2016对我而言是幸运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以第二名的成绩代表中国赛区以主钓手的身份参加了美国FLW COSTA 的赛场,没有朋友们默默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走这么远,认识你们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韶关狂人路亚基地的比赛中,大伙的成绩都很接近,并不像早几年大伙的成绩可以大幅度的拉开,这证明这些年路亚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当我拿着路亚杆坐高铁时也不像从前会有老先生问-----这个海竿多少钱?在今天更多的遇到的朋友会说-----你钓路亚的?
经历了十几个个小时的旅程在布兰森机场上空盘旋时就能看见几天后我们的赛场----卓岩湖,湖边和道路上随处可见BASS艇和拖车,候机大厅的地面居然也是湖的地图作为装饰,当地路亚钓的文化深入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
在机场偶遇了过几天将一起比赛的墨西哥钓手,愉快的合影留念,随后赶往我们入住的乡村酒店。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试钓,在试钓之前去沃尔玛超市办理了当地的钓鱼证,42美元全年可钓,不办理钓鱼证据说是很严重的行为,而我们比赛的湖区面积为174平方公里,跨越了3个州,要在整个湖区做钓需要办理三个州的钓鱼证。
比赛前的试钓,目的很简单--------寻找到可以复制的重复钓到大体型鱼的方法和位置,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先和我们的导钓交流,向他请教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和帮助,额~!导钓告之,由于这次有八组国际部的选手参加,所以所有的选择将由我们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能给出任何建议和参考~!这相当于要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区适应一个陌生而巨大的钓场。
给我来选择钓法和范围的时间只有两天,必须在两天里找到相对确定的方法以及位置,由于我无法在短时间内仅平经验去确定,第二天的试钓我选择到处转转看看那些美国的钓手都在做什么,依葫芦画瓢总是会的。--------我发现大部分钓手选择了尖角位置和主航道的中间,小部分钓手选择了河道的支流, 他们在尖角位置做钓离岸大约70---200米。(当一个人做他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总是会缺乏信心,离岸如此距离做钓超出了我的思维范围)。
第二天试钓还是没有有效的收获,能够钓到的鱼在我看来依旧充满了随机性,晚上李总发来几个链接告知,谷歌地图上有这个湖区出鱼的点,仔细看了觉得会有很大帮助,准备比赛用这个位置标注出鱼比较密集的区域做钓,但问题出来了-----比赛期间禁止使用手机,也就是说我没有办法将手机上的位置确定!于是连夜赶往沃尔玛准备买一份地图将网络上的有效标点标注出来以便在比赛中去确定大致的区域。当工作人员拿出一本大开本的书告诉我们由于水域太大,所以这个地图有一大本,要看的话得一块块拼接起来,这个在比赛中也是完全不现实的。
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留给我的时间越来越少,问及美国的钓手会如何在这样的水域找鱼,得知在陌生的水域往往是要看等深线这样去判断水域的大致结构,之后再使用探鱼器进行搜索,最后用GPS确定地点和路线~!
在一天的时间里,要同时学会这三样东西,还得捎带学会英语这样的任务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尽了最大努力,最终我还算幸运的钓获一尾有效的大鱼,成绩定格在166名。
比赛结束后充满疑惑的我请FLW组委会的李总安排了当地丰田的签约钓手,陪我们钓了4小时,去理解他们找鱼的方法和模式。他们会用上面说的等深线去确定河流航道的位置,鱼探也得到普遍的使用,360度环扫,左右36米的侧扫,以及水下结构。有的船配备了4个以上的鱼探,在这点上我们被远远的拉开了距离。当找到鱼群后他们用浮标球定位,试钓时在出鱼的位置GPS精确定位,在4小时的交流过程中我钓的鱼并不少,但说实话我无法去那样的位置找鱼,这个找鱼的方式是脱离了我的逻辑推导结构。
那么在我的眼中,中美钓手的差异在哪儿呢?
首先从气候上来看,当地的温差很大,(晚间7度,白天23--28度,这样的气候在国内是不常见)。温差的巨大差异是我找不到鱼位置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相较于国内的天气变动比较剧烈的情况下,鱼的习性和位置是和国内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美国的十天时间只我甚至不能确切的确定我所在的季节~!
第二个问题在于卓岩湖是湖泊的结构和我们国内做钓多以山体水库居多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说山体水库的斜率是我相对容易推导水下情况的,而湖泊则以很平缓的地形变化来呈现,她的结构会离岸边很远,就像离岸70---200米这么远,初次面对这样陌生的水体我基本蒙圈了,在不使用鱼探帮助下去锁定这样的位置的可能性接近零,除非你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去钓,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三点,在当地的水域鲈鱼并非顶级生物链条的存在,在试钓期间我看到了很多次湖面很大范围的追逐小鱼的情况出现,问及当地的朋友告知那是狗鱼,也就是说当地的湖区生态环境更具备多样性,生态系统比之国内更复杂,鱼的位置在复杂的环境里为了求生也具备了和国内相比更为复杂的特点。而这种复杂的表现在这样的湖区却实实在在的是一种常态,在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做钓的钓手来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但对我来说,这样的季节(时间),环境(空间),生态结构(生存方式),在每一个环节破坏了我可以依赖的推导模型,当第一天试钓结束时我是挺紧张的,我清楚的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明白问题的所在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但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在这些点上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在导钓和我们的交流过程中得知,在这样的秋季大鱼会因为需要能量补充为越冬做准备,所以会随着饵鱼的移动而移动,(这点和国内的鱼习性是相同的,无论如何鱼的规律是接近的。)区别之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复制的模型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根本原则终究是一样的。
这次的经历感触非常的多,灵活的使用鱼探和等深线这样的工具来判断鱼的位置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熟练的使用以上两个工具会大大提高做钓的效率,更会给予判断上的指引和依据,而这些依据都是可以复制和推导的,是符合逻辑的。比之我从前依赖的经验和判断更加的准确,加上gps的定位可以精确到点,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点出鱼的季节,天气,温度,时间,用饵,水层。。。。都确定下来------------无论个体经验多么强大,面对大数据都会是苍白和无力的。
我相信在将来,走向世界舞台的钓手,一定需要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否则不大可能有机会胜出,随机性会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被平均,从而将意外的可能性降的非常非常低。
技巧上的差异在我看来是经过努力比较容易接近的,理念上的差异和落后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分享才能更快的提高,因为那样的差异在于,你根本没往哪个方向上去想过,假如没有想过也就无从去探讨知道或者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领域对我而言是空白的。感谢FLW CN的组织和努力,让我们有机会去打开新的一扇门,去感受更多的钓鱼理念和文化的差异。而每当遇到差异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冲突,而这些冲突和不同会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牛B闪闪的沙发!
打这么多字手很酸吧
不错嘛
关注
好羡慕这样的经历
能学到很多知识
感谢
继续努力
咱速度快
大师兄,多拍点美女的图片,就一张.
支持排骨老虎上首页
哈哈,感谢兄弟
韶关?
美国
这堆海杆多少钱?
二百多吧
走,上水怪钓鲢鳙
还不贵。。
这够狠
充分认识国与国的差异,不断的学习求知,这也是狂人路亚的精神所在,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