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钓场也差不多九点,难得這么早就到這边,可是今天早上阴天,风真的很大,大到水面上的浪花阵阵拍打在岸边,可是都已经來到水边,叫我放弃,还真的做不到。因为最近的钓友们常常说出現大物來欺负他们,所以今天就专门来找大物出气..........我的钓位选择在一较背风处,十三尺雷波2#竿,刚下竿时,我选择了母线2.0# 子线1.0#新关东0.5#钩,4#硬尾漂 饵:化绍新366鲫二份 王永贵阿贵鲫一份 台湾大哥大鲠鱼一份 老鬼纯小麦蛋白一份,饵:水1:1拉饵钓.......钓了一阵子尽上一些三指左右的兰色精灵,而且浮漂出的信号又不是很好,后更换母线0.8#子线0.4#欧娜4#鲫钩2#软尾漂钩,起鱼不少.........
收获不错 学习了
楼主你每次都这么好的收获,有没有试过空军啊
这种鱼我真没见过
楼主估计是不知道什么叫空军的
呵呵,这次蓝精灵没有打败格格巫~
强,用的是啥饵料啊
原帖由 hqihua007 于 2010-3-20 23:37 发表 [attach]648716[/attach]楼主你每次都这么好的收获,有没有试过空军啊 空军肯定是有的,喜欢把开心的事,快乐的事,与众人分享......
鱼获不错,风景漂亮!
楼主 就是那传说中的高高手啊每次看帖 都被毒倒啊!
感叹请问楼主,鱼塘在甚么地方?
这是台湾品种吗?
风景不错。收获丰富。好正的土鲮啊。
收获不错 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原帖由 xiongman168 于 2010-3-21 14:13 发表 [attach]648718[/attach]这是台湾品种吗? 这种鱼是我们广西特产.......... 鲮鱼俗称土鲮、鲮公、雪鲮,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鲮鱼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已有好几百年的养殖历史。 鲮鱼是杂食性,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小型枝角类。孵出后10天,体长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动物外,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以后,吃浮游植物越来越多,直到孵出后40天左右,体长4厘米以上时,便以吃浮游植物为主。同时,鲮鱼喜欢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长的藻类。此外,还吞食少量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花生麸等饲料。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5℃至30℃时,食欲旺盛。当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而水温低于14℃时,就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鲮鱼为底层鱼类,对溶氧的要求不高,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在20℃至28℃时,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还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时还没出现窒息。因此,它可高密度放养,一般可亩放1000尾左右。 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家鱼慢,特别是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长得更慢,1龄鱼体重约70克,2龄鱼体重约250克,3龄鱼体重约350克,4龄鱼体重约500克。但是,鲮鱼的群体产量高,鲮鱼的食用规格要求又不大,体重200克左右就可上市,放养鲮鱼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夏季繁殖的鱼苗,当年份两阶段在鱼苗、鱼种塘培育成体重5至10克的鱼种,年底或翌年放入成鱼塘套养,养成50到100克的中等规格的鱼种,第三年在放入成鱼塘混养,养成200克的商品规格上市。夏季上市的是2周年鱼;秋季上市的,则经历三个秋季,叫"三秋鲮",一般体重在250克左右。 由于鲮鱼的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池塘养殖的必养品种。
这鱼没有钓过。 不过恭喜好收获。
文章很好,很实用,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