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4日 10:00
江河,黑坑,鱼塘
其它
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罗非鱼、鲮鱼、其它鱼
80后,生于丘陵地带的农村,山山水水孕育了天地,也孕育了天地间的我。算不上鱼米之乡也总算是个物产丰富的岭南之乡,山头上有漫山遍野的荔枝树,平地上有成片的稻田和柑橘林,几条小河纵横,鱼塘密布,水库不乏,以致于从小野趣十足,掏鸟窝,钓塘鱼,抓螃蟹,偷水果.……样样精通,但始终令我最忘不掉的快乐往事是钓鱼。 然而,1990后,改革开放春风开始席卷这个临深农业地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着年龄增长,青山绿水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工厂楼房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繁华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不去打量,我只知道农村的玩意如今也只能成为了回忆。旧时年纪尚幼学习时间限制加之条件艰苦,生活仅仅满足于温饱,河流水库野塘水质清澈,鱼资源丰富,却未能尽情享用,从读初中后我基本就没怎么钓鱼了,对钓鱼的热爱一直深埋心底,面对回不去的农村,常常黯然神伤。直至参加工作后四五年,也就是2014年彻底的爆发了,生活中的千篇一律和种种压力,城市的浮躁与喧嚣使我总想逃离,用野钓这种方式去放飞心情,去亲近自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最近的黄牛埔水库到相隔五十公里的观洞水库,不断的开发野外钓点,而装备却一直停留在一杆一线上,渔获也更不用说了,这段时间其实很感谢我的媳妇儿,唯一是她陪伴我走过了这么多路,翻山涉水,日晒雨淋,是她成全了我钓鱼,让我坚持了这一不务正业。万事总有开头,自从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常在博罗东江段钓鱼的老师傅,一个常年呆在江边心态开朗为钓鱼而生的五十岁大叔,是他真正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心,带我从此走上了台钓这条不归路,我开始疯狂购置装备,鱼竿鱼线全部换了一遍,钓箱鱼包一样不漏,应用老师傅的话,钓鱼本是一件舒适快乐的事,装备不齐何谈舒适?从这起,我成了东江的常客,我最神往的钓点,每次驱车来回一百五十公里,半夜归来在所不惜。之后碾转水库,山塘,甚至黑坑,承载了我钓鱼路上的点点滴滴,总之每次出钓前都是满满的期待,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就下竿,干个天昏地暗,但结果总不能预测,而也曾狂拉过空军过,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赋予了我们钓鱼的惊喜。
随着鱼毒的日益加深,出钓的次数也随之增多,东江博罗段,潼湖段,龙溪大桥段,潼湖湿地,沥林砖场等等都遍布我的足迹,但渔获一年不如一年,有时空的我失去自信一度怀疑人生。虽说钓鱼是为了寄情山水,放松身心,当然有点渔获才更加完美。几年来,爆护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感觉挺后悔的,想想现在多次参军,当年有机会爆护的时候却因怕累等等原因而没坚持,且钓且珍惜呀。今晚思绪一时兴起,没太多整理语言,啰啰嗦嗦一堆,随性而发。深夜了,听说文字图片多上首页概率大,俺就粗略发些这几年来钓点和渔获的图片,大家不喜勿喷,有兴趣的钓友可以咨询,希望大家也可以向我推荐附近钓点哦,毕竟找个理想野钓点比找媳妇还折腾呀。
增江顾屋村附近河段,主钓翘嘴蓝刀。
增江画廊段,都是些小非在闹,江边野餐,人造沙滩游泳一流,还可到附近顾屋村吃驰名烧肉等
朋友的一个山塘,不乏大草,喂养充足,至今未能如愿钓获,求方法ing
潼湖湿地,两次差点爆护的地方,今年收获惨淡,开始怀疑人生,不过这种环境坐着没鱼也舒服。
东江龙溪大桥段,据说是挺理想的地方,红眼土鲮鲤鱼罗飞都有。
由于刚换新手机,新手机上照片就这么多了。夜深人静,明早还要一早爬起来搬砖,在此祝各位好梦,大鲫大鲤,渔乐无穷,幸福安康。
塘里钓草鱼,用玉米最好之
推你上首页
第三张图地方非常熟悉
顶你上首页
楼主你好,请问楼主在哪里
玉米试过了,效果不怎么好
谢谢支持
图三是潼湖
谢谢支持
黄江
好车钓鱼利器呀
凤岗找不到野塘 全是黑坑 不好玩了
东莞的野塘几乎绝迹
文笔不错,经历相似,不过我爆护的机率比你高,出去基本不空军,有没有环境水质相对好点的地方,有时间可以一起去放松,一天一夜没问题。心情
沥林砖场,潼湖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