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的三个调漂技巧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传递给我们鱼儿吃食的信号。如果漂调得不好,我们往往看到信号,提竿却没有鱼。不同的季节,鱼儿的活性不一样,要根据当前季节鱼儿的活性来进行调漂。举例子给大家分析一下如鲫鱼和鲤鱼。
有钓友们谈话聊天的时候,特别在聊到调漂时,总能听到其说:调几目钓几目。新手钓友肯定听不明白,老三解释一下调目和钓目。在野钓的时候,调漂其实并不是很难。漂的几目几目,指的是漂头彩色的一格就是一目,当然,黑色格子不算。调目就是调漂的时候,剪了合适的铅皮丢到水中,空钩没到底的情况下露出的目数就是调目。而钓目则是装好饵丢水中,饵到底之后,浮漂露出的目数。
野钓调漂过程
1、找平衡
选择钓位时的水域,水深一定得超过你的浮漂的高度,像我一般野钓的时候水深最起码也要80公分才行,太浅的地方根本就不用下竿。另外不知道水深的时候,把浮漂往铅皮坠的方向拉,拉到铅皮坠到浮漂的距离比浮漂长一点就好了。
然后加铅皮,因为每支漂的吃铅量不一样,首先先多加一点铅皮。然后往水里扔,如果丢下水后我们的漂直接沉下水,那就说明铅皮太重,反之铅皮太轻。
接下来铅皮多就减,少就加。对于我来说宁愿多加也别少加,因为多了可以剪掉,少了的话另外加的铅皮会比较容易掉。野钓我都是调四目钓两目,这个看你自己的鱼情。
若是野钓时,小鱼闹窝的话,我就在调漂的时候,钓高点的目数。或者直接弃窝,因为大鱼一直生活在深水处,钓者可以在此时就近选择深水区重新抛投诱饵窝料下钩垂钓。因为小鱼一般都惧怕大鱼,所以在深水处小鱼干扰较少。
2、精确找底
这个很简单,下面那个钩挂上铅皮就行了。上面的钩不用挂,铅皮不用太多,长度一厘米叠起来挂在下面的钩就可以了。
野钓调漂时水底不平找底不好找的话,多扔几次竿,或者反复调漂。原理很简单,就是我们的铅皮加上鱼钩的铅皮重量又大于漂的 浮力了,漂自然是往下沉的。接下来把漂往上拉,使漂露出两目,就好了。漂和挂铅钩子的距离就是水深。所以拿掉铅皮挂鱼饵就行了。
挂鱼饵时,下钩鱼饵的分量要比上钩的多,不然上钩也会到底的。漂就会下沉的多。
钓鲫鱼调漂跟节季有一定的关系,温度不一样,鱼儿活性不一样,灵与钝自然不一样。当然与鱼口的情况有很大关系,如浮漂调的灵敏度高了,出现浮漂提竿却是空竿,这时候就要调顿一些;如果钓底没有信号,浮漂下降这就是鱼上浮了,就要钓浮。调灵敏是一钩触底,另一钩悬浮,调的顿就是双钩都躺底子线弯曲,8字环快触底。比如调三钓三就是顿,调四钓二就是灵敏,如果给口不见上鱼,可以调钝一些,直到给口就中鱼为止。推荐大家将单饵调漂做为首选,即:半水挂单饵调平水。钓二目。
钓鲫鱼调漂完成后,挂稍重一点的饵,在你所选取的钓点上前后左右多抛几竿。这样可以做窝诱鱼,也可以通过打竿,摸清 钓点水底的基本情况。找到最适合的停钩的位置。
鲤鱼吃食口型是从上向下吸入的,饵料悬空常吃不到正口,且鲤鱼中鱼后多是黑漂,浮标标象明显,采用 “调几钓几”(如“调4钓4”,“调5钓5”)或调少钓多,如果要兼顾鲫鱼就用“调几钓几”最好。
夜钓水,有时候钓一目,有时候钓三目,都没问题。但在小杂鱼多的情况下,调平水钓两目也不错。
野钓鲤鱼调平水或者一两目钓都行,因为用30厘米以上的,不怕铅坠底,可以有效过滤一些杂乱信号。
3、钓灵的情况
调在5~9目。原因是:现在用的基本都是细尾漂,一颗搓饵就能压下去8、9目;即使调9钓2~3目或 3~4目,下钩饵仍然处于较钝的状态。这与钩重、饵重、漂的大小甚至子线的重量有关。
但在水底淤泥比较厚的水域,采用调高钓低时,正好饵刚着到水底。比如“调4钓2”挂小饵时,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有的钓友甚至“调十钓二”,而钓钝了则容易让饵陷进泥层里,让鱼无法发现。
鲤鱼密度大或者开口好的时候,也可采用调高钓低,而如果在野钓鲤鱼滑头时使用,则可能鲤鱼还在旁边转悠,饵就已经脱落了。
透彻
应该根据水深,才能决定调几钓几,后来再根据鱼情决定调钓,你这是误人子弟
额,这样是不是没有考虑上钩饵料重量,我不太懂,新手
谢谢分享
楼主威武,必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