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五月,我首次游钓竹山港,鱼乐双收,倍感惬意。竹山港位于中国海域的最西端,有两处大海堤,堤内为海水钓场,堤外为淡水钓场,可谓海钓淡钓两相宜;陆岸棕榈挺拔,海滩红树林摇曳,还可邂逅“海中鸳鸯”,实为垂钓天堂,《海峡钓鱼》杂志也有相关介绍。竹山港是祖国万里海疆西端起点处,港湾位于中越两国界河北仑河之入海口,距南疆重镇东兴市13公里,从东兴乘6路公交车只需25分钟即可到达竹山镇。车费2.5元/人,交通非常方便。再西行500米,即到海港码头。竹山港西接河口,东连京族三岛的万尾金滩(与著名的北海银滩到为姊妹滩),港湾西部、中部两处大海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好钓场:堤内为海水钓场,堤外为淡水钓场。前者位于边防军营地至北仑河口一段千米长堤;后者从大岭村过二十九涵至东堤处的长堤有3500米,堤坝为水泥建筑,堤道宽平而成为行车要道。竹山港风景绮丽,陆岸草木葱茏、棕榈挺拔、榕桉婆娑、荆竹摇翠。海边浅滩一簇簇一片片的红树海榄茂盛,随着潮水的起落时隐时现,正所谓:潮涨一片海、潮落一片林。红树林面积达1200多公顷,系海鱼的游弋乐园,海鸟的栖飞天堂。红树林在风浪中履行着“海底森林”的职责,也成了海钓的好去处。河口手竿钓黄鱼5月12日,多云,西南风2~3级,气温23~30℃,涨潮:8:10,平潮:12:40,钓友何世昌、高志和我于7时半就到了北仑河口钓早。此时已有两位老年钓友正在挥竿钓鱼。我们来到老者身边询问鱼情,一老人说还行,并提起鱼护让我们看,护中已有5~6尾黄丝、黄尾和小香鱼,尾重多在一斤左右。另一位老者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再过半个多钟头就该涨潮了,鱼就更好钓,大黄鱼、马头鱼都会来抢食上钩。你们就在竹林铧尖钓吧!”我将钓点选在一处草丛边缘,取出4.5米手竿,拴线、插标、挂饵调试,水深约2米。我的线组是3号防咬主线,长于竿30厘米,2号防咬脑线两条,各长18cm、22cm,结伊势尼10号锐钩,分别穿泥虫一尾和赤虫一段(3cm长),这些浅海泥沙中的软虫味浓腥,营养丰富,为各种海鱼喜食之饵,加之入水后蠕蠕而动,诱鱼效果颇佳。我将钩饵投到两簇水草之间的夹空,长尾立标稳稳地立着。何、高二人用的是5.4米竿,标点一左一右地定在了草丛边上。我们都是卧坠钓法,钩前铅弹5克重,距下钩20cm左右,起卧底定位、防风抗浪作用。20分钟后有了鱼讯:浮标先是点动几下,继而徐徐入水黑标。我急忙扬竿收线,一条斤许黄丝鱼被擒获。黄丝体形侧扁,银灰色,最亮丽的是眼圈、鳍尾、侧线皆为黄色,非常漂亮,此鱼肉厚味鲜,颇受欢迎,尾重多为1~2斤,大者有3~4斤。此时潮水已慢慢涨上来,浮标虽有小幅晃动,但仍可传达鱼讯。老何老高也相继上鱼:黄尾、黄丝和小香鱼。在我钓得二尾黄丝后,也得尾较大黄尾,约重2.5斤。绿茵上,鱼儿跃动不已,黄尾体形侧扁宽厚,体色上部蓝灰,下部雪白,最好看是金黄的尾鳍摇摆不已,阳光下金尾银鳞闪闪,惹人喜爱。不久,老高又上了一尾3斤左右的大黄尾,他高兴道:这家伙力大,要线猛,三个回合的周旋才牵到岸边。此后,我们又钓得几尾黄鱼和马头鱼。鱼护中已有19尾鱼:老何8尾、老高6尾、我5尾。潮水上涨了2米多,草丛已被淹没。老高说:不行了,撤吧!老何说:去棕树坪海滩钓海鱼甫,更好玩!沙滩矶竿钓海鱼甫乘摩托车20分钟后,我们便来到棕树坪海滩,海滩面积达十数平方公里,为深浅海滩涂过渡带,海滩以岸畔棕树林而得名。这里风景如画:棕榈苍翠,百卉竟生,沙滩金黄,白浪拍岸。北岸是大海堤西端的29涵(由海堤29个涵洞而得名),南端不远处是越南所属北部湾的千顷红树林,渔舟泛海依稀可见。我是首次来此垂纶,倍感新奇。坐在沙滩岸边小堤上,我们取出钓具开战。老高用是的2.7米的长海竿、6号防咬主线,5号防咬脑线,4条各长10cm,结伊势尼12号钩,4枚组成串钩钓组,各钩距均为25cm,下钩前是一个20克重的锥形铅弹,距下钩30cm,如此设计是防止相邻钩饵纠缠。我和老何用的是矶竿,长度都是4.5米,钩、线与老高的一样。所不同的是钩后坠、老高铅弹8克重,我的5克重。三人获取鱼讯的方式也不同,老高听竿铃,老何看竿梢,我是凭圆柱形泡沫浮标——自动调标装置:由定位小弹簧和插标座组成,为防止收线时弹簧标座卡往前导线环,我又加了一个防卡硬塑管。钩挂方格星虫(沙虫)和泥虫后便投入大海,抛距约30~50米。老高说:潮水涨得很快,海鱼追潮而来,不必投得太远。沙滩比较平缓,无挂底之忧,主钓鱼甫鱼和沙甲,兼钓鲈、鲳、芝麻鱼。说到鱼甫鱼,老高就打开了活匣子。鱼甫鱼即海鱼工,体形平扁如龟似鳐,吻短尾长,嘴巴生在头部腹面。眼大在头部背面,眼后有喷水孔,尾巴圆长,为身体的2倍,中后部生一毒剑,为自卫武器,属底栖鱼类,多栖游于沙石质水域,主食各种软虫和小鱼虾米,尾重数斤至十数斤,最大者四十斤。鱼甫鱼肉嫩味鲜,营养丰富,为喜钓喜食之鱼。说话间,老高的竿铃哗哗地响起来,随即竿梢下压,竿体弯成弓形,老高立马扬竿收线,手感沉重。经过3~4个回合的周旋后,终将其牵至岸边。老何端着抄网下到齐腰深水中将鱼网获,道:“俩!鱼甫鱼二条!”上岸后仔细观察:中钩者是尾3斤左右的雌鱼甫,其后的是尾约2斤重的雄鱼甫,还死死地咬住雌鱼甫的尾根,雄鱼腹部有一钩已牢牢刺入腹肉。我赞叹道:高手就是不简单,开竿就得双鱼。老何说:这是鱼甫鱼的生活习性帮了老高的忙!于是老何又讲起了海中鸳鸯鱼的趣事:鱼甫鱼习性是雌雄同栖同游,相随相伴永不分离,常常是较大的雌鱼甫在前,较小的雄鱼甫在后并咬住雌鱼甫尾根,如果雌鱼被钓出,雄鱼也会跟随而来。如果有一方被钓走,另一方还会死守原地等待“爱侣”归来。倘继续原位投钩就会将另尾擒获,故而称为海中鸳鸯鱼。鸳鸯鱼的生死之恋,委实令人感动。这时,我那飘摇于波浪中的浮标瞬间静止不动,继而没入水中,老高提醒道:上鱼了!我迅猛扬竿缓慢收线,钓上来一尾2.5斤左右的雄鱼甫。不久,老何老高也相继上鱼:鱼甫鱼和沙甲鱼。海水涨得很快,潮大浪高,我的浮标已失去作用,只好取下来,凭手感获取鱼讯。还好,投出去不久,竿梢即开始抖动,我扬竿收线,将一尾约2斤重的鱼甫鱼网获。老何说:潮涨七分好钓鱼的时机到了。老高说:大潮大咬,小潮小咬,平潮不咬,抓住机会钓吧!老高的矶竿又有了鱼讯:一鱼甫一鲈被擒入护中,老何又得尾4斤多重的鱼甫鱼,就这样,我们不停地上鱼,3人共得26尾,委实过足了钓瘾。望着退去的潮水,我们收竿返程,载着沉甸甸的收获和快乐告别了竹山港。
收获不错,有图就更加好了!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文采很好,可惜没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