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流遛钓法你今年夏天用过吗

纸上谈兵A2017-06-14 21:23:34

我们在河流小溪等流水中垂钓,一般会采用加重坠子的方法把钩饵固定在窝中,这种方式比较被动,如果遇到水质或是气压发生变化,鱼也不会在底层觅食,这样就很难钓有鱼吃钩。鱼的嗅觉听觉和视觉都很灵敏,但视觉是对运动着的东西特别灵敏,对静止的东西常视而不见。钓友们垂钓时可以利用这点,不时缓缓提竿,将钩饵向上拉动来引起中底层水域的鱼的注意。但是在窝中鱼多彼此抢食的时候来提竿拉动鱼饵效果还不错,那如果窝中鱼少呢?这个动作只会适得其反引起鱼的警惕。那该如何做到又能引起鱼的注意而又不吓到鱼,这个问题我们在垂钓中多次实验发现了,让钩饵在流水中自由的随水流动,就像的水草在水中流动般自然,这样既能吸引到鱼的注意,又不至于引起鱼的警觉。当钩饵随流水流出窝的范围,再提出水面放到窝的上游处继续让钩饵流动。一旦咬钩立即提竿。这么循环操作在我们这边称为“流遛钓法”。

一.布窝。由于钓法的活动性,对于窝点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布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流水必须是缓流,底部不能有太多沉淀物或是大石块,沉淀物太多钩饵不易显露吸引到鱼的注意,大石块容易卡钩。底部最好是粗砂或细石。

2.水深半米至一米。要以水的清浊程度而定,水清可以再深点。

3.河深的叫沱,浅的叫滩,沱尾与滩头的连接处,是鱼相对活跃的地方。如出现轻微的“米锅水”,那效果更好。

打窝的饵料,一要符合时令季节的变化,水情和鱼情的变化,不要搞一贯制。二要味道浓度大,随水扩散,增强引诱力。三要能固定,不被水冲走,却又能缓慢雾化,或者不能雾化,但气味可以缓慢扩散,诱鱼效果持久。

二.钓具。钓具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当地环境和鱼情来定。选竿不宜过长,3.6~5.4米,既轻且硬最好,配0.6〜1号线,七星漂,海汐、溪流3〜5号钩。线和钩要根据鱼情来决定,及时更换钓组。这是我们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钓具,钓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对应的水域的了解,适当做出调整。钓组的匹配也不复杂,关键在于要使钩坠的重力略小于浮漂的浮力。比如,七星漂最上面的一个漂或半个漂沉不下,然后把深度调到让钩轻触底,挂上饵料,使钩饵随水缓缓流动而移位,形同“遛跶”。总之调配线组时,做到坠子悬浮,钩弯触底就行了。操作时,将钩饵抛在窝点的上游方,等钩饵“遛跶”完了2〜4米的窝点段,无鱼上钩,再将钩提到上游方,继续遛。

三.优劣势。“流遛钓法”是把静态钓法变为动态钓法,在某些环境下效果极佳,但也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在于1.动态钓法能很好的吸引到鱼的注意力,上钩率较高。2. 流遛钓法的坠子悬浮,钩弯轻触底,所以不容易挂底。3. 流遛钓有间歇停留时间,人停歇时,钩饵仍保持流动状态,工作量较小。

劣势在于1.对于窝点的要求较高,不容易找到适合的窝点。2.此法在夏季或初秋鱼类活跃的季节使用较好,晚秋、冬季、初春效果就没这么显著了。3.换了位置,水的深度和流速变了,就得重新调整漂和坠,比较麻烦。4.浮漂一有信息就得马上起竿,漂讯稍纵即逝。

如果钓友身边具备有这些条件类似的钓场,不妨可以尝试一下,权衡利弊,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