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最近是蜱虫叮咬高发期,各位野钓钓友注意防范!

深水炸弹炸大鱼2017-06-13 18:05:57

2009年5月,大河报首次报道信阳出现蜱虫咬人致病的事件。此后,信阳每年都有新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患者多为在丘陵、山区生活、劳作的农民。

自此,大人孩子都谈蜱色变

好像这种虫子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新魔鬼

虽然蜱虫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

但不幸被蜱虫咬了

如果处理不及时,确实会有致命风险

蜱虫这种吸血的虫子

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毒性

但它身上携带的病菌却容易引起疾病

据了解

截止今年5月31日

解放军154医院已收治228名“蜱虫病”患者

154医院感染科主任、蜱媒传染病防治中心主任崔宁介绍,今年该院感染科收治的患者与往年相比,病情又具有新的特点:一是今年被咬人数较多,患病人数较少,说明老百姓的防治意识有所提高。二是危重病人及死亡率较去年同比下降。三是因雨水关系,今年发病高峰期推迟。崔宁还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放松警惕,在草地、树林等地仍需提前做好相关防护工作。

据省卫计委网站介绍,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且容易发现附着的蜱。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含DEET的驱蚊水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

被蜱虫咬伤后,用尖头镊子将其拔出的示意图

注意不要左右摇动

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钓鱼的好惨,封竿

很久以前信阳

注意防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钓鱼!

没事来玩plus

钓鱼的好惨,封竿

很久以前信阳

天热了,我都不敢出去钓鱼了,

很久以前信阳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