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梦非生 于 2013-11-14 16:23 编辑
连续回复了30个话题,终于可以发帖了!去过好多个钓鱼论坛,很难有那么多传统钓高手聚集的地方,这里传统钓专区貌似还挺热闹啊。一直以来,传统钓都没人推广,没人总结,让很多喜欢传统钓或是想入手传统钓的钓友都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而望而却步。所以一直想给传统钓给做番总结,奈何,钓技有限,文字功底也不佳。这里转一个我在钓鱼吧回应别人的帖子,算是抛砖引玉,欢迎更多高手来补充、纠正,以正传统钓之名,以释传统钓存在的价值。本人历来反对过分区分台钓与传统钓,更厌恶极力鼓吹某种钓法要取代某种钓法的莫名之论!两者不过都是钓鱼的一种不同技法而已。传统钓,重依水情,鱼情,气候等条件寻找鱼窝,辅之以窝饵留鱼,定点施钓,抓死口;台钓重窝饵,钓饵,打频率聚鱼留鱼,抓鱼吃食第一口。如此而已
首先我也要对自己这两天激烈的言词向你表示诚挚地道歉!
别人说你的原因我不做评论,我说你这么多年白钓了,原因是你既然学了8年的台钓都不敢说精通,那你又何来的资格去给根本就不熟悉的传统钓下结论?虽然你号称拜某某传统钓大师为师,却对传统钓的认识仅限于铅坠到底,这不是很可笑!更妄下结论传统钓必将消亡,无视依然坚持传统钓的广大爱好者的存在?看到某地台钓者多,就认为全国各地年轻人都是只学台钓,是不是以偏概全?我在别人的帖子里回复过,一位钓者从传统钓入手,往往对垂钓的理解更深刻,天时,地利,饵料,线组等等无一不需去深究。而且传统钓的包容性决定了从传统钓入手,往往还会去借鉴台钓的技法。反之,从台钓入手的,一来受装备限制,二来常抱以我为尊的姿态,不屑于去接触传统钓,于是台钓的那些限制永远都成了制约他们进一步提高的羁绊。
对于台钓,实话实说,我只是个流于理论认识和初步实践的半个入门人。平时一直坚持传统钓,那么不妨把我对于传统钓的一些认知告知于你,也借此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高手以做补充。
首先纠正你对于传统钓仅限于铅坠到底的认识。什么是传统钓?这个很难像台钓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很难将传统钓的技法总结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传统钓的部分原因。想想看,一个初学者,面对台钓与传统钓,一个告诉你怎么搞线组,怎么开饵,怎么调标,怎么抛竿,怎么看标信号,怎么提竿,而且竿组又轻便,钓姿又舒适,简单来说就是高端,奢华,上档次。另一个竿组又重又多变,环境、钓姿也变幻不定,向别人请教技法、饵料吧,人家告诉你这个很难讲得清楚,要自己体会,总结来说,就是不上档次,找罪受,还神神叨叨。年轻人本就没有多少休闲时间,懒得费脑筋,又要不让钓鱼显得丢身份,自然更愿意去直接学台钓。
然而对于某些爱好垂钓的人来说,那些表面的浮华都可以忽视,再冗杂的技法也愿意去探索,这时传统钓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传统钓发展至今,线组早已不局限于铅坠钓底。可以有七星漂单睡钩铅丝坠到底;七星漂双睡钩铅丝坠到底;七星漂单睡钩钓浮;七星漂单朝天钩钓底;七星漂单朝天钩钓浮。而在借鉴台钓线组以后,除可用台钓的线组外,又可以用立漂单钩等等。
而在鱼竿的选择上,传统认为8米以上,而到了冬天钓边草,4.5米,5.4米也可以,总之随鱼情和环境而定,可无限短,也可到极限长。鱼线长度亦然。
你以钓黑鱼为例来说明传统钓的一成不变,那么我就以钓黑鱼为例来说明传统钓的变化。下暗钩之类暂不在此讨论之列。黑鱼一般春初,春末夏初,秋初季为最佳垂钓时机,春末夏初钓黑鱼最简单,看到有鱼乌,下钩挑逗,基本就有收获,但是黑鱼产籽的两个小时以内是不吃食,不护籽的,这时候你怎么挑逗都没用。重点来说秋初,这时候黑鱼一般会埋伏在杂草间等待觅食。传统钓以前是用毛竹绑粗线,大钩,挂青蛙在浮萍上点动,黑鱼出击后动作很大,所以不需浮漂,过几秒钟,直接将黑鱼突然飞上来,所以又叫抽黑鱼。这是因为黑鱼动作凶猛,且头骨较硬,如果用钓其他鱼的方法去溜,要么脱钩,要么断竿断线。于是问题就来了,现在钓点往往较远,扛根毛竹不现实。用传统钓长竿吧,明显强度不够啊,不用长竿吧,没法用青蛙挑逗。怎么办?日本人用的是雷强竿,我们传统钓也可以借鉴啊。黑鱼有一个特点,被刺痛后第一时间冲击力很大,但是第一波冲完,要有个几分钟像死鱼一样无力。于是,解决的办法就很简单了,在传统长竿的3,4节上配一个2,3元的小线轮,绕上8,9米的双股3号大力马,配上16号以上的丸世。钩子从青蛙肛门进入,从嘴里出来,用长竿像毛竹一样在浮萍上点动。黑鱼攻击后,等几秒,大力挥竿,确保刺牢。8,9米已足够化解黑鱼猛窜的蛮力。然后就是收竿,直接拉线,像拖死鱼一样把黑鱼拖上来。如果觉得不保险,还可以把1,2节去掉。
传统钓区别于台钓的诱鱼原理在于,传统钓首先要求钓者根据环境,气候,水情对于鱼窝要有基本的认识,要比较准确地掌握鱼群的聚集点,然后在自己认为有鱼群聚集的地方打上多个窝,并通过施钓和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从而确定主攻方向。传统钓与台钓,一攻一守,一静一动,各有特色,但也殊途同归。而对于很多台钓的真正高手来说,掌握鱼情也是一项基本能力,可是受到台钓技法与装备的限制,明知有鱼的地方,却一般不能施钓。传统钓则通常可以打破这样的环境限制。传统钓的灵活、应变,是台钓至少目前难以打破的桎梏,也是传统钓存在的核心价值。
七星漂,我更倾向于使用鹅毛漂,而不是商品漂。鹅毛漂动作轻灵,顺畅,并且在增加鹅毛漂数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钓浮,乃至打行程的技法。和台钓一样,作为传统钓爱好者也必须掌握看漂(特指七星漂)。很多人以为,七星漂的漂相无非就是上浮和下送嘛。其实不然,尤其是在用单朝天钩钓底的情况下,由于七星漂不是整体,不会像立漂那样主要局限于上下运动(立漂的水平移动,一般是被鱼拖动游走,或是双钩到底有鱼吸食而造成),鱼从不同方向进食,浮漂在水下的部分就会向不同方向进行轻微的摆动,而水面浮漂则会给水面击出细微的水纹。可以说,你如果能读懂七星漂,它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给你以不同的鱼讯,就看你愿不愿意去了解它,读懂它。
最后说说七星漂钓流水的问题。曾经有位吧友介绍过一个方法,是将七星漂完全调入水中,或只留一颗与水面平齐。这个方法我曾经也试过,虽然是可以抗流水了,但是观察浮漂的动作变困难了,甚至只能被动地等待浮漂上浮和下沉,无法得到更多的鱼讯。我的方法是将竿稍置于流水的上游方向,以至水面的浮漂和风线被拉直,如此,水下的浮漂及水线部分依然是竖直的,且浮漂在没有鱼讯的状态下是完全静止的。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根据流速调整铅丝的重量。
因本人水平有限,且限于钓龄较短,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处。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钓友不吝赐教,斧正。
传统钓的精髓就是:人随鱼动。点评[attach]581016[/attach]piaoyizba说的精辟啊,虽然我不懂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15 10:38[attach]581017[/attach]梦非生对头,还是斑竹了解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14 15:23
澍爸爸 发表于 2013-11-14 15:20传统钓的精髓就是:人随鱼动。对头,还是斑竹了解
我就住在扬子江中点评[attach]581018[/attach]梦非生我在扬子江畔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14 15:57
枯井 发表于 2013-11-14 15:46我就住在扬子江中我在扬子江畔
看过之后,对传统钓有了一点了解了,谢谢啊
阐述得不错,传统钓与台钓不冲突,可以互补而取长补短,谢谢分享
这个必须得深入的学习
谢谢分享,神马都是浮云。上鱼才是硬道理。
感谢分享 谢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