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coast 于 2012-7-13 12:15 编辑
学钓鱼两个月来,经过或者旁观很多次窝里有鱼不就饵的现象,现一一举例并分析,求高手指教对错。
实例1:钓友大嘴在狂上鲮鱼,并邀请久不上鱼的老赵同钓一窝,用完全相同的饵,但怪事出现了,大嘴还在继续上鱼,老赵的漂还是定海神针,换位置也不行。归途中拿出来探讨,我认为是子线的粗细影响,大嘴好像是用1.0的子线,老赵用2.0的子线,子线太粗,引起鱼的警觉不就饵。可惜当时没有换子线来验证。
实例2:前一天吃口很好的饵,第二天继续钓时,还用一样的配方,但发现漂稍为动了几下,然后再也不动了,可以明确的是饵还在,换饵等很久还是出现这个问题。
分析:鱼涮饵后觉得味道不合,不愿继续吃。换饵,果然在试探后的漂相后有死口,开始上鱼。两天相同钓点,相同钓饵,但结果却差别很大,果然饵无万能。
实例3:打窝后,从鱼星以及小鱼的蹦跳感觉窝里有鱼,钓上来的几条鱼都不是正口,挂肚子或者脑门上来的。 分析:饵不对口,果断换饵,找个合适口味后,果然开始正口。
实例4:鱼口一直很好,但突然起风有大浪后,鱼停口。取下漂采取崩竿尖钓法,马上继续上鱼。
分析:浪太大,漂上下起伏导致水底鱼饵在动,引起鱼警觉,不就饵。采取崩竿尖时饵静止不动了,鱼继续就饵,我想野钓时该问题值得重视。
实例5:第一次去一个水库钓鱼,旁边的钓友告诉我们,这里鱼密度大,一天钓个30斤鲮鱼问题不大,他们连续四个周末来钓,收获都很大。钓点是库尾的浅滩,以前长了很多草,最近连续几个月下雨,水长起来了才形成的好钓点。但这次很邪门,四个人4.5m的都不上鱼,明显感觉窝里有鱼。那个钓友在一个多小时后换了跟5.4m的竿子,结果狂上鱼。他同伴仍然用4.5m的竿子,相同的鱼饵,零星几条鱼。这次经历让我们开了眼界。 分析:这个水库我们第一次来,既然开始那个收获很多的钓友用4.5m钓,那么他之前大有收获的都是用4.5m钓的,为什么这次不行呢?他偶然换了5.4m的,结果大不相同,原因应该是涨水形成的钓点这次水位有些回落(推测,我们第一次来),记得一句俗语水退一尺,鱼退一丈,应该是水位的少量回落让鱼不敢近岸。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亲身验证,也给自己拓宽思路,以后要注意鱼窝形成时离岸的远近。
实例6 某次在水库野钓,4.5m打满竿,都是白条,搞得不胜其烦,某次竿没抛好,抛得很近,结果马上上了鲮鱼,于是有意识抛近,连续上鲮鱼,干脆换3.6m,效果非常好,这次鱼窝离岸近了。和实例5一验证,看来以后要很注意这个问题。
我是沙发吗???静等楼下的高人指点...
非常精彩,谢谢分享
真是有心人,帮顶!
钓无定法,多尝试,多改变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菜鸟一个,觉得有理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非常精彩,谢谢分享
实例1:钓友大嘴在狂上鲮鱼,并邀请久不上鱼的老赵同钓一窝,用完全相同的饵,但怪事出现了,大嘴还在继续上鱼,老赵的漂还是定海神针,换位置也不行。归途中拿出来探讨,我认为是子线的粗细影响,大嘴好像是用1.0的子线,老赵用2.0的子线,子线太粗,引起鱼的警觉不就饵。可惜当时没有换子线来验证。
我是看贴回贴学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