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上钩后的特点及其对策。用海竿钓鲤鱼时,首先
要根据拉力线的强度,把绕线轮上的拽力头调到最适宜的松
紧度——拽线时绕线盘倒转又不断线。一般要稍松点,不要
过紧。这一点十分重要,不可掉以轻心。有的钓者往往在大
鱼上钩后,把逆止阀打开,用摇把的手柄来控制收或放线的
速度。但手控远不如自动放线来得快,特别是鲤鱼外窜时,初
次要线速度跟不上,就有断线、折钩或拉豁鱼嘴的危险。自
动控制的核心是拽力头的松紧度。
(1)鱼外窜。当鱼咬钩后,竿梢低头,竿身弯腰,把竿
拉成满月弓状不再复起,这是鱼要线外窜的表现,也是多数
大鲤鱼初上钩后进入拉线区或移线区的常见现象。这时要抓
住竿,用猝劲抖动,使渔钩深刺。当绕线盘停止倒转,并能
将竿抬起来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竿身固有弹性,把竿往背后
方向提拉。如能不失时机地完成上述操作,就不会跑鱼。当
抬不起竿时,切莫生拉硬拽,要把海竿保持一定弓状稳住,用
手指弹动绷紧的主线,使鱼脑震荡,或双手持竿用猝劲抖动,
逼鱼漂游,不给它喘息的机会。扬竿后提拉过程中,大致可
估量出鱼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或进行"持久战"收
放线遛鱼,或"速决战"一气呵成,提鱼上岸。但无论何种
对策,都要切忌精神紧张、手忙脚乱。由于拽力头早已调好,
鱼要线时绕线盘倒转可自动放线,不用担心断线或折钩跑鱼。
但要始终把竿绷住,并保持一定的弯曲度。鱼一般窜到30~
40米,由于拉着绕线盘倒转,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必然停下
来喘息。这时就用抖动渔竿的办法,加剧刺痛,逼它漂游,或
摇轮收线,不给它喘息机会。必须注意应付其反复挣扎,当
鱼外窜消耗一定体力后,可能暂听指挥,当摇轮收线时,能
顺从地跟着向岸边游来,但当它能看见人影晃动时,又会猛
然调头外窜。所以,待鱼靠近岸边而尚未调头外逃之时,必
须扬竿收线,借用竿身的固有弹性,把竿绷住,让它自由地
拉着绕线盘倒好了。第二次逃窜,其劲头要比初次小,逃窜
距离也会相应缩短。窜到一定程度后,体力又消耗了一些,必
然要停下来喘息。此刻,必须再次抖竿加剧刺痛,逼它漂游,
收线遛鱼。整个过程要注意两点:第一,鱼向深水或无障碍
物水域逃窜,由其随便;当向草丛或有其他障碍物水域逃遁,
那就必须扬竿收线或再次弹线造成它脑震荡,特别是后者的
措施较前者有效。还可绷住竿向鱼逃遁的反方向退拉,或在
无障碍物的岸边左右遛鱼,或双手擎竿左右大幅度地晃动,从
而加剧其体力消耗,使它逃遁无法得逞。第二,在摇轮收线
时,由于鱼的自身重量(特别是大鱼)或鱼抗拒收线的挣力,
都可出现摇线轮空转,摇速越快,主线拧劲就越大,特别是
在主线末端没拴转环的情况下,主线的拉力会伴随拧劲的增
加而降低,即有断线的危险。当摇转阻力大,出现空转时,暂
停摇动,在绷竿的同时,左右大幅度地晃竿,以此消耗其抗
争力。如果外窜二次以上,鱼力大损,可适度地把拽力头稍
拧紧点。在主线已有拧劲的情况下,一定不要与大鱼"拔
河"。拧紧后的拽力头,摇轮收线时虽不会出现空转,但不能
自动放线了,这时要充分利用竿身的固有弹力,进一步消耗
鱼的体力。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买个转环拴上。总之,鱼
要线可自动放线,不要线,就摇轮收线,是应付上钩鱼外窜
的基本方法。当票挣扎力已大为减弱时,可提竿将鱼头露出
水面,呛它几口水,便会很快出现鱼肚朝天的现象。假如提
不起来,说明鱼还不甚疲乏,就继续遛,决不可生拉硬提,以
防断竿。最后遛到鱼筋疲力尽,鱼肚朝天,再将其牵引到近
岸,用抄网提上来。若是1000~1500克重的小鱼,可一气呵
成,适时提竿,争取时间多钓鱼。
(2)鱼原地打转。鲤鱼上钩后若拉力不大,竿梢弯曲度
也较小,抖竿深刺时鱼转动的距离很小,近似原地打转。此
时,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弹动主线,造成它轻度脑震荡,有
利进一步降伏。二是用抖竿办法加剧刺痛,逼它起游。无论
它如何挣扎,都要把竿绷住,并保持足够的弯曲度,借以消
耗鱼的体力,绝不给它任何自由和喘息的机会。被刺痛的鱼
起游后,按前述方法进行遛鱼。这种原地打转的鱼,绝大多
数是妊娠后期尚未甩子的雌鱼。这种鱼虽个体较大,但其挣
扎力与体重不成正比,显得比较笨拙,挣扎力较小,只要操
作得法,很少跑鱼。
(3)回线。这是上钩鱼向钓者方向游来的现象。表现为
主线松弛或出现程度不同的弯曲。如在海竿的第一、二导线
环之间的主线上,串入一个大号钥匙环,就容易发现回线现
象。当近在咫尺的钥匙环下降时,肯定是回线所致。此刻应
果断而迅速地大幅度提竿,将渔钩深刺挂牢。当有手感时,大
致可估计出鱼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见机行事。
(4)鱼不动。鱼上钩后躺着装死,一动不动,使钓者感
到好像把渔钩挂在了树桩上,抖不掉拽不脱。对这种"挂
钩"假象,要善于判断,只要出现竿梢低头或连连点头、渔
铃作响等信号,就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此刻,要当机立断,
做好它外窜的准备,双手扬竿,绷紧主线。当大鱼醒悟后会
突然向深水逃窜。此时降伏它的一套办法见前所述。
(5)鲤鱼跳龙门。这是在浅滩、水深不足2米的情况下
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上钩后的鲤鱼,在刚提竿或在摇轮收线
时,突然跃出水面,往往弄得钓者措手不及。跳龙门的鱼,一
般不大,通常为1000~2000克重。此时,钓者要保持镇定,
稳操钓竿。在浅滩水域,常有杂草等障碍物,在鱼起跳的瞬
间,迅速将前牵落至无杂草等障碍物的明水区,防止鱼窜草
丛,造成挂钩跑鱼。只要掌握了这两点——调好拽力头,防
止窜草丛,再大的鱼也能降伏。
5.手操线遛鱼。用抛砣法,配合自动化多功能海竿插座,
或用绷子竿钓住大鱼怎么办?其关键是必须掌握好双手操线
的遛鱼技巧。凡是用上述钓具上钩的鱼,在竿被弹起的同时,
渔钩已深刺入鱼,故不须再抖线赘刺。抓住主线后,经手腕、
掌面(掌心向上)到拇、食、中三指之间,轻轻捏住主线。鱼
要线时,可从指间费点劲抽出——相当于调好绕线轮拽力头
的松紧度。鱼不要线时,双手轮流一小段一小段地往岸边倒。
当快到岸边能看见人时,鱼必然调头外窜。此时持线的手可
稍加捏紧,但又不能捏死与鱼形成"拔河"状态,让鱼消耗
一定的体力,使点劲才能将线抽出。这时,双手或一手持线
的三指,轻轻捏线不离手,加力捏又不形成"拔河"。当在倒
手来不及、突然要线外窜时,由于线始终不离掌心,可立即
满把握线,让鱼费点劲仍可拉出,形成自动放线。唯鱼的个
体大、冲拉劲大时,手有可能被主线拉伤。所以,用手操线
遛鱼,一定要戴上细线手套,既能保护双手不受伤,遛起鱼
来又能得心应手。
6.手竿遛鱼。当渔漂下沉——闷平时,立刻用腕力的猝
劲抖竿,使渔钩深刺,待钩穿牢后,再估计鱼的大小,采取
相应措施。大鱼用"持久战"将鱼的体力消耗殆尽;小鱼用
"速决战"将鱼直提上岸。手竿遛鱼比抛砣法手操线容易掌握,
操作较为灵活。基本方法是:自始至终要把竿绷住,并保持
一定弯曲度。鱼大,必须根据岸边的地形地物,或左右牵遛,
跟着鱼游方向左右大幅度晃竿,借此消耗鱼的体力。此外,要
充分利用竿身固有的弹力,让其随便外窜。由于无法放线,不
怕渔竿拉折,鱼挣扎力可能被竿的弹力所抵消。重3000克左
右的鲤鱼,用绷竿法,历经约40分钟即可翻白上岸。手竿很
少能钓到大鱼,在秋天,于陡坡下或大坝下的深水区打立体
窝时,可偶尔遇到大鱼。一般情况下都是钓500~1000克重
的小鱼。偶遇上钩大鱼,多数会因钩小或线细,造成脱钩或
断线而跑鱼。所以,在深水区或大鱼所在的水域垂钓时,应
换上大钩、粗线。
无论是用海竿、抛砣或手竿施钓,在遛鱼的全过程中,都
要千方百计地防止鱼往草丛或其他障碍物中窜,并力求避免
和大鱼"拔河"。在这方面,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才能把
鱼遛起降伏。决不可为了抢时间,特别是在比赛时,把没有
遛翻白的大鱼抄跑了,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应坚持的原
则是,宁肯把大鱼遛死,也决不把没有遛起的鱼抄跑
我除了跑过一回不知道多大的一条外,基本没跑过
最近跑了四条,郁闷,学习了
谢谢分享!学习了!多谢楼主!
最近跑了N条,郁闷,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