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大风天,我找了个矸门边上没风相对较小的地方钓,水深2M左右。
由于前一天看到一个高手用浮标野钓,于是询问了相关的调标技巧。今天按他的方法试了。调完以后没多久,好像发现标被拖走,于是提竿,发现6、7根红虫没了。于是再上红虫继续钓。发现标又被拖走。提竿,红虫没了但还是没鱼。一气之下拿出常用的传统7星漂。没多久就发现上送,提竿,一条约5两的鲫鱼上钩。。。
后来,由于到8点要上班了,也就回来了。
很纳闷,我想肯定是因为调标没调好造成的。因为同样的水深,用标的那个线组入水只有1M多点,而用7星浮子的线组入水达2M多。。。请高手指点一二。
PS:我调标先加铅片,铅坠和标座之间距离为50-60公分。然后剪铅片。标出水一目,挂上红虫6-7根的样子。钓2-3目。单钩。
初步分析:没到底~~
第一帖鼓励,期待后续精彩
风线压入水中了吗?
可能是红虫浮力的原因。可以试试用饵先找底。。
同是新手,支持一下。可能是大线的原因。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
" PS:我调标先加铅片,铅坠和标座之间距离为50-60公分。然后剪铅片。标出水一目,挂上红虫6-7根的样子。钓2-3目。单钩。"按你上诉所说分析,你调好漂后并没有找底(必须的),而是直接挂红虫就开钓了,但至于你调1目没找底却怎么挂上饵还能钓2-3目的,俺也很纠结,实在想不明白~~
没找到底,少加一点铅。
新手确实难,找个玻璃缸试试,或者去渔具店请教
我调标先加铅片,铅坠和标座之间距离为50-60公分。然后剪铅片。标出水一目,挂上红虫6-7根的样子。钓2-3目。单钩。"这怎么可能呢,调半水一目,如果钓2~3目的话钩就到底了,怎么还会在半水呢?下次你把铅座和标座拉得更近些来看一下,到底怎么搞的,弄明白后别忘告诉大家一下。一起分享你的成功。
初步分析:没找到底。
没弄明白。。。下午那个高手又来了。于是我递了一支烟,让他帮我弄了一下。他先把我原来的铅片换了,又在子线离钩3 cm处装了个小铅片(他说防河水流动过程只把钩子带跑)。然后下水调标,没一会儿他就帮我试好了,他说这野河河底高低不平,高差不一样,所以钓的时候要把标一点一点的向上拉,把钩刚好放到水底,我说怎么知道有没有到低。他只告诉我,你的钓目出现2目-3目就差不多到底了。。。闷,还是不理解,不过标总算是调好了。。。。哎用惯了7星漂的我,对于看标很是迷茫,他说你只要看有没有送标或标被水平拖着走就行了,有这两种动作就提竿。看来要钓标还得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体会。另外,他说,这标给我调好了,以后在这条河,基本不用再调标了,带饵找下底就好了。野钓没有台钓那么严格,差不多就可以了。。闷。。。
突然现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文章。我挑我觉得重要的摘抄了一些:原文(浅谈《野钓浮标的选用和调钓》http://dbdyw.3322.net/banzhuwenzhang/zhangdali.htm)调钓的简单方法:在野钓中,调钓方法应该追求四个字:简单实用。我很欣赏一位朋友的一句话:“差不多就行了”。用不着太讲究、太认真,不必过分去追求高灵敏度。实践证明,野钓最适宜钓迟钝而不是钓灵敏。当然,钓迟钝是在悬坠钓法的前提下来衡量的,这种迟钝要比传统钓法灵敏的多了。 我为什么要说野钓要钓的迟钝一些好呢?原因有几个:2、自然水域里的鱼有大有小,比较大的鱼,见多识广、老奸巨滑,尤其需要钓钝。“迟钝钓大鱼”已经在很多钓友中形成了共识。(这点深有体会,我用传统7星漂钓起的最大的鲫鱼1.1斤,其它能上来的基本都是4-8两的鱼,而昨天那个高手用浮标的,上来鱼是多,但都是2-3两左右的小鱼,可能是那个高手钓得灵的原因吧,这就不太知道了)4、调钓就按照我国著名的制漂专家何蔚蓝先生的新调标法是最好不过了。“空钩,半水悬浮状态,调平水钓一目,调一目钓两目,调两目钓三目”随你的习惯。水底不平,多钓、少钓一两目何尝不可,还是那句话“差不多就行了”。宽松的钓法,轻松的心情,才是可取的 。这样的调标方法十分简单,容易掌握,不必在家中调标筒中进行,也不需要反复精确找底。因为,钓目大与调目,已经说明钓饵受到地面的支撑,钓饵肯定已经到底了,任何事情都不宜强调整齐划一。
原帖由 溪钓1 于 2010-12-30 20:20 发表 [attach]558368[/attach]“铅坠和标座之间距离为50-60公分”,漂太大,或坠太小。没有找到底。 嗯,说得很对,是铅小了。谢谢
没有到底啊 加铅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