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戏说粗放与精细施钓只为寻乐子

zhaolongcn2014-10-10 08:18:15

前几天,发了一篇帖子,心想,先惑悠惑悠新钓友吧。今天,又想调侃调侃自己,顺车能搭上几个老钓友,岂不美哉!

为了对比两次调侃的内容,以便自己得相信自己,才能多钓上几个钓鱼者,先将上次的内容拷贝于下,以备查对:

“钓鱼论坛中,涉及的什么内容最多?

调漂。

都写些什么?

神乎其神,玄乎其玄,天花乱坠,故弄玄虚。

什么阿基米德,牛顿,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全用上了。

好心的,想介绍得全面些。

半壶水的,以偏概全。

虚荣的,卖弄炫耀。

自鸣得意的,想得个“高手”尊称。

新钓友,别信邪!

把漂移近铅坠,挂上饵,抛到水中,

钓底:

挂饵调目+1=钓目(加2甚至加3也可以)

钓浮:

挂饵调目=钓目(钓深钓浅随你便)

就这么简单,没那么玄乎。

不上鱼,别老在调漂上琢磨,别老在调漂上折腾。

相信最简单的调法,就是让你建立起信心的方法。

想想季节、气候、深浅、钓位、窝饵、钓饵。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旁边的高手也就不过于此,

有时他比你钓得多,有时你比他钓得多”

然后我要开始调侃我自己了。希望喜欢精细的钓友,不要嫌我烦。假如喜欢精细的钓友都嫌我烦,那些喜欢简单的人,就绝对看不下去了。

以后我出门钓鱼,除了大家公认必须带上的渔具外,一定要带上以下渔具,下面先做分析,再一一揭开我的宝贝。谬误和遗漏,敬请各位高手指正。

1、调漂要精准,才能正确判断鱼情,准确把握提杆时机。无钩调几目、栓上钩能压下几目,拉饵能压下几目,挂搓饵能压下几目,浅水细线能压几目,深水粗线能压几目,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对饵在水下的状况: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浮;还是一饵躺底,一饵轻触底等等,做到了如指掌。施钓时,饵的密度和大小一定要恒定,否则压下的目数将会或多或少,使饵在水下的状况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我采用了第一套渔具予以解决,见下列宝贝一。

2、水的密度越大,产生的浮力也就越大。而每一个钓场,由于水质,矿物质含量,水生物等等因素,水的密度是不同的。同一支漂,在不同水中,就会有不同的承载力,因此,每次钓鱼,必须到钓点现场调漂。当然,由于热胀冷缩,温度对水的密度也有较大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我的第二套渔具宝贝见二。

3、各种材质的膨胀系数是不同的,因此,买漂,线等时,要尽量买膨胀系数小的。就说漂吧,膨胀或收缩了,水对它的浮力就会发生变化,漂的承载力也就要变化。当然可以通过现场调漂的方法减少误差,但是全天的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或收缩,也是不可忽视的。对此我有宝贝三来对付。

4、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于物体底部所受的压力与顶部所受压力不同所致,而水的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流越快,浮力会越小。在流水中,还有坠到漂的线产生的拉力,和漂被水冲击向水流方向的力,两个力产生的合力是一个斜向向下的力。浮力的减小和合力的向下,都会使漂下沉,假如合力太大,还会拉动坠位移。这个其实是钓鱼人的常识,只是少数钓友没去细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得使用我的宝贝四了。

宝贝一:天平。最好是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才能保证有较高的精确度。每次取饵,一定要称称饵的重量,否则,本想钓一饵触底,一饵悬浮,饵重了,岂不两饵都躺底了。就说拉饵吧,本以为拉出的饵可以基本一样重,可是拉丝粉或小麦蛋白加得多与少,水加得多与少,拉出的饵大小就不同,还是用天平称称比较放心,用杯量不准确,因为物体要热胀冷缩,不同的温度,量出的拉丝粉和水就不一样多。

宝贝二:密度计、温度计、手表。就算到了钓场根据水质才调的漂,而全天的温度又在变化,温度越高,水的密度会越小,于是对漂、对线、对坠、对饵的浮力都会减小,因此,每隔一小时,要测测水温,若水温变化超过一度,要量量水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变化,计算出浮力变化的数值,再及时加减铅坠,并用天平称出加减的量是否符合浮力变化的数值,重新精确调漂。

宝贝三:大量筒。材质的膨胀系数,问渔具店老板,肯定是一问三不知。于是我有一个补救措施,就是使用量筒。当温度变化超过一度时,把漂彻底压入水中,量量漂的体积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计算出排开水的体积对应的质量,也就是浮力变化的量,以增减铅坠,并用天平称称增减的质量是否符合计算的数值。

但是,这里有一对矛盾,即是:当使用第二批宝贝测量时,温度升高,水的浮力会减小,漂会下沉;而温度升高,又使漂线等膨胀,使之上浮。那么,究竟该加铅还是减铅呢,为了更精确,应该绘两根曲线。一根是温度变化对应水浮力变化的曲线,一根是温度变化对应漂线等的膨胀带来的承载力变化曲线。可以肯定地说,两根曲线绝不会平行更不会重叠,也不会轴对称。于是在不同温度下,可以绘出并测定两根线离起始温度线的距离差,从而确定增减铅坠的量。

宝贝四:流速计、流体力学相关手册。测定钓点的流速。根据流速和漂体积的大小,查找相关手册,获得浮力变化数据和线的拉力数据,再根据数据,用天平准确称量铅皮,加到铅坠上。再测定在此流速下,需要加长的主线,将漂做对应的上调。

宝贝五:笔记本电脑。上面所谈几点,涉及的参数较多,靠人脑计算,费时费力,耽误钓鱼时间。带上电脑,并在电脑中设计好相关程序,钓鱼时,只需根据变化,输入相关参数,马上就能得到数据,真是畅快。

说实在的,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先择几点谈谈,假如大家不烦我,以后再说。

最后检阅一下我的宝贝,提醒自己,以后钓鱼时千万别忘了带:⑴天平,⑵密度计,⑶温度计,⑷手表,⑸大量筒,⑹流速计,⑺流体力学相关手册,⑻笔记本电脑。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天花乱坠,故弄玄虚

很久以前

虽然占了地板,可我像掉到了深井里了。

很久以前

纯粹是戏说 “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于物体底部所受的压力与顶部所受压力不同所致,而水的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流越快,浮力会越小。”—可谓“杜安威子定律”

很久以前

“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于物体底部所受的压力与顶部所受压力不同所致,而水的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流越快,浮力会越小。”—可谓“杜安威子定律”这是干什么!!来讲物理啊!!

很久以前

楼主好象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钓鱼调漂只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再加上个人经验,都会弄个八九不离十,何必死钻牛角尖。关于对调漂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属于专业领域,并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学术交流了,可以学习,也可以借鉴,但还是以从理论付诸实践得出自已的方法为好。

很久以前

内容太大,面太多了

很久以前

兼答误解钓友: 论坛也可以轻松轻松,来点小品吧?小品就没必要一本正经地搞学术讨论了。标题中“戏说只为寻乐子”,已经说明看完后只需哈哈哈就完事。

很久以前

看样子不从霍金那里出师,很难钓好鱼啊,嘎嘎

很久以前

呵呵,自己参考思考

很久以前

调标调标,调戏我们用标的。我调标不超过三十秒。不是我技术好,就是简单而已。

很久以前

原帖由 cao64 于 2010-12-28 16:38 发表 [attach]558313[/attach]纯粹是戏说 “浮力的产生,主要由于物体底部所受的压力与顶部所受压力不同所致,而水的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流越快,浮力会越小。”—可谓“杜安威子定律” 纯粹是胡说八道,我学了这么多年物理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杜安威子定律”!

很久以前

钓鱼为了放松开心了,搞得这么繁琐还不如不钓

很久以前

钓鱼要先拜霍金为师,他不收你当徒弟你钓不了鱼,哈哈 _7562985678776910971[1].jpg(12.56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0-12-29 09:46 上传[attach]558314[/attach][attach]558315[/attach]

很久以前

楼主研究的挺深入精神可嘉,不管浮力咋产生的上鱼是硬道理

很久以前

天才的物理学家,可以座宇宙飞船到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钓鱼了。

很久以前

是吊口味。还是侃大山。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