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竿不能插在水边的淤泥里或流沙里固定,而应该在支架上固定。
(2)手竿尖子如果折断,可以用一根粗细合适的钢丝代替。可用自行车辐条代替手竿的竹尖子,尖端处做个小环系线,不但得心应手,而且久用不坏,是件简单实用的代替品。
(3)钓位不但要根据垂钓现场的水情、鱼情而定,还要考虑垂钓者长时间蹲、坐的舒适。最好选择在不潮湿、周围野草也不多的地点。
(4)在炎夏酷热的时候,静水坑塘、水库特别缺氧,水中的鱼儿纷纷游到水面直接吞咽空气,见到渔人也不惊逃。这种天气垂钓,就是把鲜美的饵送到鱼儿的嘴边,他们也无心吃食。所以,在鱼儿“浮头”的闷热天不宜垂钓。
手竿钓法是渔人手持鱼竿垂钓于水面,静等鱼儿吞饵上钩;也可以把几副手竿固定在支架上同时垂钓;还可以手持钓竿边走边钓,这叫拖钓。渔人要根据当时的水情、地势、鱼情,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
首先要接起钓竿,放开鱼线,再检查一下鱼线上的鱼钩,再把单浮插在鱼线上的小胶管里,扔到垂钓水下试探水深,根据水深调整浮漂。钓底层的鱼儿,鱼钩要贴近水底泥沙10厘米左右。调上层的鱼儿,饵钩要悬在水面以下70厘米左右的水层。一副手竿一般同时栓两把鱼钩,挂上一浑一素不同的钓饵,以适应不同种类鱼儿的口味。
做好以上准备后,就可撒布诱饵,制作人工诱鱼的“窝点”,把鱼群诱集到“窝点”里,在鱼群翻浪的“窝点”里下钩垂钓,丰收是必然的。这种人工设下的临时“窝点”越集中越好,因此,所占的水面不宜太大,以不超过1平方米为宜。为了提高钓鱼效果,渔人可以根据水情、地势,同时多选几个钓点,多布设几个“窝点”,以便轮番适用。
鱼儿被香饵诱来,开始吃饵的常是小鱼小虾,大鱼进了“窝”后,小鱼小虾远逃。这时,渔人要判断鱼儿是逗食,还是鱼儿吞钩,在鱼儿把狗饵吞进的瞬间提竿,才是最佳时机,才能百发百中。许多鱼儿咬钩吞饵,一般都有一个观饵、试探、品尝、吞饵、拖走的吃食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反应在水面上的浮漂变化是不同的,只有在鱼儿把钩饵吞进拖走的瞬间,才是最佳的提竿时机。但不是所有的鱼类都有这样一个完整吃饵过程,如鲶鱼、梭鱼、黑鱼、鳡鱼等,这些鱼类吃饵猛,吞饵就跑,水面上的浮漂猝然下沉,有时甚至把钓竿的尖子拉弯,这时起竿,必有一条大鱼上钩。鳖一旦吞饵,水面上的浮漂往下一扽,随之全部或者部分沉没水下,就静静地呆在那里不动了。如果浮漂在水面上一上一下地点动,沉浮的深度小,频率快,这是水下的鱼儿在尝饵,或小鱼小虾逗饵,这时渔人不能盲目提竿,否则,会把正想吃饵的大鱼或鱼群惊走。
跟帖学习,楼主辛苦。
楼主辛苦了,跟着学习。
学了.好方法啊,谢谢
跟帖学习,楼主辛苦。
dingxia zai看
说得很好。楼主辛苦。
学了.好方法啊,谢谢
学习了,楼主辛苦了!
很形象,学习了!
说得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