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大陆,之后迅速风靡全国,随之而来的是饵料的更新换代。从万能神饵蚯蚓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商品饵料,从传统的面饵、黄豆粉到如今种类繁多的小药,饵料正在不断地蜕变,也繁生出众多的饵料厂家,包装味型也各不一样,看似神奇的商品饵,其实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除了原材料的用料选材以外各个厂家不同的只是各类材料的配比而已,也就是所谓的的换汤不换药。
商品饵基本组成
基础料;各种粗粮(玉米面,红薯粉,豆类,豆粕),各种枯类(花生枯粉,芝麻枯粉),用粮食先烘干,然后膨化,再成型(比如片状、粉状、粒状),即植物蛋白。
状态料:主要是为了改善饵的状态上的不足。主要是状态粉。比如;膨胀剂、雪花粉(雾化)拉丝粉、粘粉、轻麸及各种状态粉
味型料;主要是为了改变味型,例如鱼粉、虾粉、鱼骨粉,香料,糖精,草粉(草鱼),海藻粉等。
诱食剂;是饵的核心,也就是主攻饵。以前普遍是用氨基酸类,促食剂,现在的各种小药香精也属于这一范畴
大家顺着这个思路追究下去,深入了解,也就看透了饵。也就能随意配出自己需要的饵了!
单品特性:
红薯粉:
很多增粘剂 红薯粉是主要成分 此类成分的特点是 香甜 粘而不死 另外鲤鱼最好这口
所以大多数鲤鱼饵 这个成分是基料 不过商品饵中用的红薯皮比较多 为了降低成本 不过效果没区别
麦胚:
很多价格稍贵的饵料有这个成分 小麦最精华的成分就是麦胚 本身麦胚就有非常浓的麦香味 经过膨化处理味道更浓
麦麸 一般商品饵中所含的麦麸都是处理过的纯麸 有减轻比重增加适口性的作用
鱼粉 ,虾粉,鱼骨粉:动物蛋白主要来源,做味型添加剂
花生枯粉,芝麻枯粉,豆粕:高油脂,高蛋白,为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雪花粉 :其实就是膨化过的马铃薯粉 因为是片状并且雪白所以取名雪花粉
效果是减轻比重 适口性 粘性以及对象鱼,现在商品饵料中基本都有添加,
草粉 这个常见于 草鱼商品饵中 因为草粉本身有一种天然草类特有的香味
经过处理后这个种香味显得更加突出 有些鲫鱼饵中也有添加
藻类 其实就是常见于海洋中的海草 海藻(海带,紫菜等)经过去杂质粉碎 膨化以后的产品
有种独特的香味 一般垂钓野生水域效果好 很多用于野钓的商品饵添加量比较大
奶油类香源 ; 鲫鱼商品饵中最多
增腥剂 ; 可以说是腥味香精 用于增腥
草莓香源; 野属于广谱类 香味添加剂 主要用于垂钓鲫鱼 鲢鱼 草鱼也吃
特殊香味;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 成分很难说 每家鱼饵厂商也都有自己的一套
主要工艺概述:
膨化,一种加工方法。让原料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突然减压而使之膨胀。含淀粉物料加热加压后,突然卸除外力和热源,使其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还有烘干,脱水等工艺,再此不详述.
以加工工艺和饵料状态我把以上多款饵料分为3个大类。
第一类发酵膨化类:主要有荒食,螺鲤,天下鲤,三合一鲤
第二类不发酵膨化类:主要有无双,大无双,天下鲫
第三类基础自然类:超诱,速攻,918
发酵膨化类主要成分为淀粉,然后才是海藻粉,贝壳粉,螺肉等。
先以淀粉和藻类用酵母发酵后加入氨基酸然后在加海贝,螺肉,沙蚕粉等进行膨化
不发酵膨化类,是以鱼粉为主(或者蚕蛹粉,乌鱼粉,沙蚕粉),淀粉为辅进行膨化。
丸九的无双,化氏的大无双,老鬼的天下鲫都是这个东东。
老鬼天下鲤和三合一鲤是第1类膨化物(螺肉等)加上第2类的一种混合物而已,说穿了就是换汤不换药。
3类基础类,加工简单。主要是小麦胚芽,麸皮,豆粕,花生粕。
如化氏野钓7号主要就是小麦胚芽,而老鬼的速攻就是豆粕。
很多厂家的什么超诱基本就是小麦胚芽,还有什么香麸之类等等。
制饵思路:
主不主攻对象鱼关键是氨基酸的配比和诱食剂的区别,加如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主攻鲤鱼,加天冬氨酸主钓鲫鱼,加胱氨酸钓草鱼,
加谷胱甘肽基本通杀。有些钓友钓鲤鱼爱用鸡饲料觉得效果好,其实鸡饲料和普通饲料的区别就是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高.
我把第1类加精氨酸和其他氨基酸九可以钓鲤鱼,反之第2类同样能钓到鲤鱼,第3类也是以个道理。
但123类中12类的效果一定比3类要好原因是1~鲤鱼喜腥,腥是怎么产生的,归其原因就是特有氨基酸合氧化三甲胺的共同作用。
如果我把第3类饵加入以上物质那么第3类饵就变成第12类了。只要知其原理就可以随意搭配,例如;小麦胚芽1份做基础饵+来个0.3份2类膨化饵料,改善一下状态
1类饵来个0.7份,加点发酵海苔钓的鱼要大个点。
最后的配饵原料来源:粮油店,饲料店,或万能的淘宝搜索鱼饵原料
不错哪里搬来的
百度+自己的理解
可以好全面,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