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浮钓术不同于钓浮(转)

210342ty2014-10-09 19:27:08

浮钓与钓浮一样么?答案是肯定的——不同!为什么我会有此一问,原因就是许多钓友把这两个钓法混为一谈了。浮钓是一种动态钓法,它钓的是钩饵入水后,在下落过程中任意点的鱼的接口——钓点是不固定的。钓浮是一种静态糗钓,它钓的是钩饵下降到位以后出现的鱼口——钓点固定。我就从六个方面来聊聊这两种钓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不当处请给予斧正。 一、机理不同。 浮钓术要求的是“动中取静”和“动中取动”,也就是说:需要我们“端着”竿子不停的挂饵、抛杆、伺机捕捉浮标在下降过程中的“异变”——鱼的接口讯息。若浮标在下降到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鱼讯,我们应在浮标到位时立即起竿,重新来过。它适用于全水层的漫钓。钓浮与传统的台钓机理一样 ——“静中取动”,它要求我们捕获的是浮标到位后的鱼口讯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浮标到位后“静等”来犯之鱼。钓浮,可近似的看成是利用浮标的浮力把钓点“提高了”。多用于浆层底和某固定水层的垂钓。 二、线组不同。 浮钓要求子线与主线型号接近、相同或略大。这样是为了保证钩饵、子线、铅坠、部分主线(或称“水线”)在钩饵入水后,能更加接近于“钟摆”(“╰”)式下落—— 便于及时地传递鱼的接口讯息。钓浮的线组与台钓相同,子线型号一般小于主线。钩饵、子线、铅坠、部分主线(水线)在入水后是呈“∨”型下落的(铅坠位于底尖位置)。也就是说:铅坠的下落速度比钩饵要快许多,在鱼“接”饵时,讯息不能快速有效的直线传递,所以“∨”字型下落是不利于“打接口”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在钓浮的过程中主动放弃截口,而主抓浮标到位后所出鱼讯的原因所在。 三、浮标不同。 浮钓所使用的浮标重心低(靠近标脚;翻身快捷),钓友们常常使用竹(或粗碳)脚、中短身、滑肩、细长硬尾标进行浮钓。若主攻水皮(50公分水深),甚至还用到了“枣核”标(类似于冬钓标,视目杆要细一些)。原因是这样的浮标出口快、讯息明显。钓浮所使用的浮标重心居中,几乎所有的台钓标都可以用来钓浮,比较而言,长碳脚的软尾浮标会更好用一些(能有效的滤除杂讯;出口沉稳)。 四、饵料状态不同。 用于浮钓的饵料要相对的松散些,颗粒粗并逐层剥落,追求动态效果。而钓浮的饵料要求细腻、质轻、附钩性强、雾化好。 五、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不同。 浮钓的适用条件很苛刻,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进行浮钓,比如:1、气温适宜,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鱼的觅食欲望强烈,或在气压低,鱼被迫上浮觅食的情况2、在鱼的密度比较大,鱼的种类及大小不均,小体型鱼被迫上浮觅食,稍加引诱就会就范的鱼塘。3、由于我们不断的抛杆引诱,鱼接口频繁,并有一定的上鱼率时。4、浮鱼很多的池塘、生口鱼塘、练竿池等地方。浮钓的对象鱼多为鳌条、马口、罗非、鲫鱼。钓浮的适用面就广泛多了,也没有特殊的条件限制,它适用全鱼种、全天候。只要钓者认为可以钓浮,就尽管使用。 六、调目与钓目。 我们在使用浮钓术时往往会先确定一个调目,一般鱼层离水底近——调目就底(小);鱼层离水底远 ——调目就高(大)。这是因为鱼层愈接近水底,调目小些,铅坠就重 —— 利于钩饵尽快的下降到鱼群所在的水层。反之,鱼上浮的明显,调目高些,铅坠就轻,钩饵在鱼层水域停留的时间就长,且浮标站立、下降到调目所用时间就少,反应鱼讯也会相对快捷——实践证明,浮标下降到调目之后出现的鱼讯要更真实、准确。但是,从理论上来讲,浮钓是不固定调目和钓目的,它会根据鱼情来变化。1、说它不固定调目是指,在实际的浮钓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讯口杂乱、中鱼率不高、跑鱼频繁,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铅重来过滤小动作,让鱼口来得更真实些。反之,鱼口轻微、不明显或总是在没到调目时就出现鱼讯,我们就要通过减小铅重来应对了。所以,我们的初始调目只是一个“试验调目”,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浮钓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加以“精调”,可能会多次改变以适应鱼情。2、说它不固定钓目是指,浮标的整个视目杆都可能是钓目,即视目杆上的每一个目格都有可能反映鱼讯。但我们在实际的浮钓过程中,鱼的接口讯息很多、很乱且真假混杂。若把每个目格上出现的讯息都逐一分辨清楚,恐怕“吐血”是免不了了。呵呵。。。为此,钓友们总是人为的“设定”一个“钓目”,并让这个“钓目”随鱼情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弃其它目数上的讯息,而只专注、区分这个“钓目”上的鱼口讯息就简单多了。 举个例子:如果在实际的浮钓过程中,鱼讯频繁的出现在6~5目之间,我通过下移浮标来让鱼讯“移动”到4~3目之间后,便可专注于浮标下落到4~3这段目数上出现的讯息,伺机扬竿中鱼,主动放弃浮标下落到4~3目段之前的讯口。如果发现讯口又频繁的出现在6~5目段或更高的目数上,我就再下移浮标使之继续对应到4~3目段上。。。。再假设,若浮标连续多次从入水到降至4~3目段没出现鱼讯,那么,我就上移浮标“找口”,并及时地把讯口“对应”到4~3目段上来。。。。 由此大家不难看出:其实这个“钓目”也只是一个“虚目”,一个区间段,它跟“浮钓无钓目”一点儿也不冲突。我们只是从整个视目杆上“截取”了一小段来作为讯息的载体,用于观察和区分真假鱼讯。自始至终都是在这个“虚目”的范围内“动中取静”和“动中取动”的。这与钓浮技法中的固定调目、钓目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恐怕就是许多钓友把浮钓与钓浮混淆的根源所在。 钓浮技法的调目与钓目一旦调好,在线组不改变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因为钓点深浅的变化而改变(先声明:线组的自重、吃水等固有的特性对浮标产生的影响在此不予考虑)。如果说浮钓钓的是一个范围的话,钓浮钓的就是一个点。因此,钓浮的浮标调整较之浮钓要精确、细致的多,鱼口讯息往往是在钓目的基础上,浮标由静止变化为上送(或下顿)0.5~1目。而且钩上饵料的大小、比重也会对垂钓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它的上移浮标可打底、下移浮标可钓任意水层的灵活多变;休闲、竞技、全鱼种、全天候的超强适用性;况且是“静中取动”的“基础”标讯,而被广大钓鱼爱好者所青睐。尤其是现在的许多竞技高手,通过实践和摸索,把它与浮钓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针对离底滑口鱼的“竞技钓浮术”。说简单点就是用浮钓法边抽窝边找鱼层,再用钓浮法定点(层)钓获浮鱼的一种方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正确、清晰的理解这两种钓法的本质,才能很好融合运用,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 —— 诱到了鱼却只能与之失之交臂,甚至还不知就里、原因何在。 综上所述,浮钓术与钓浮技术虽然存在用法上的差异,一动一静。但它们的对象鱼都是浮鱼,目的也都是要把鱼钓上来。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弊端。决定钓法的是鱼而不是钓手,钓手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钓法,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对各种钓法的认知。只有做到明其根本,才能在垂钓的过程中把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技法自如运用,努力做到“鱼变我变,鱼不变我求变”!也只有汲众法之所长,补己法之弊短;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与鱼博弈的乐趣所在!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好文章,好经验,大家共享。

很久以前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还是山东人厚道啊!

很久以前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很久以前

相当的有研究,我赞同里面的很多道理,我也正在学习钓浮。

很久以前

当回帖成为了一种习惯

很久以前

留个脚印证明自己还活着

很久以前

感谢楼主的分享,谢谢

很久以前

看贴回帖是一种美德

很久以前

虽然我这简单的回复属于灌水,但也是对楼主莫大的支持

很久以前

看贴回帖是一种美德

很久以前

当回帖成为了一种习惯

很久以前

留个脚印证明自己还活着

很久以前

默默等等楼下的回复

很久以前

好帖,顶一下,支持楼主

很久以前

楼主,我可是冒着被删帖的危险给您回复的,您一定要帮我求情啊

很久以前

当回帖成为了一种习惯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