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追求的是灵敏,抓的是第一信号,而对于传统钓来说,习惯于送标、黑标,十拿九稳。最近我把钓组改进一下,第一信号有鱼,送标、黑标也有鱼。具体是:
空钩调标2目,然后把一部分铅皮剪下,成无钩7—8目,剪下的铅皮,均匀分在钩上1—2cm的子线上。这样的钓组,一顿有鱼,台标有鱼,十分有用。我称之谓传统钓与台钓结合。
我是玩传统钓的,现在总有了台钓远胜于传统钓之说,所以我想在把自己的技法说出,帮大家升级钓技。(信阳是河南的水乡,钓技在本省是一流的。)
由于是升级,所以一般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先说钩吧。
大家都知道调水平钓一目,但却不知道钩在水中的状态,也有很多有知道钩在水中钩尖要向上,许多钓鱼书中也说了这一点,但,无论是谁都没说明如何让钩尖在水中无论漂怎么样调,都向上的方法。
试验可知道,漂水平或半目时,钩会是钩尖向上,但漂出1目或更多时,钩就睡在水里了!这时,可以钩柄上的几圈线活动着转一下,然所,把铅皮以下的线向钩尖的方向弯,并使它变型,慢慢的试,慢慢的调,于是,无论是几目,钩尖在之中都会向上了,如果你没这样做,也许你的钩在水中是倒扣着的,你还不知道呢!
子线。别以为子线只是台钓的专用,现在传统钓也用子线,用的是一种多股的防咬线,它像棉线一样软,接在主线上,长6公分,,这样,鱼吃钩时,阻力就很小很小。只是这样,钩尖很难向上(钓一目时)。但,两者你只能取其一,没法子!
杀手。现在我们钓鱼,多用一种叫职业杀手的东东,类似的东西有空钩伴侣。它是一种粉,用法是空钩粘水,粘粉,再粘水,再粘粉,再粘水,再粘小米,于是就成了一团小米团,此法对付小鱼有一定效果,对付滑鱼很有效,对付大鱼十分有效,是包食的升级技法!(小鱼太多时,先在钩上挂粒泡沫再粘。)
漂,我们用的都是立漂,好处我就不多说了,现在从河南北方来的朋友还在用7星漂,真是让我不好说什么(我们的竿都12米一上)。有时钓鱼你会见到有人用一个尖子黑黑的,只有一目的漂,好像几毛钱一个,又用了几十年的,你千万不要小视他们这种人,他们是高手中的高手!至于漂头上为何是黑的,而不是红色,那是因为他们一般钓水平,或几分之一目,钓反光!为了更视线清,特意把尖涂的黑漆!
最后说一下,我也玩台钓,所以见到玩台钓的总上去聊一会,我常会问一个问题:哪种钓好?说台钓胜于传统钓的多为一些初学者!因为,有些塘,有些野塘,台钓是注定玩不过老钓法!当然,你要用十年前的传统钓法于现在的台钓比,我也没辙!
仅以此文,给传统钓者打气!
毫无疑问,传统的手竿法也有灵敏与迟钝之分。间选用灵敏钓法还是迟钝=钓法完全要依当时的水情和鱼情而定,固执地采用一种钓法不善于应变,对钓技的提高是没有益处的。钓者运用灵与钝的钓法得当与否,是衡量钓者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怎样做到调灵敏:1、脑线要箴短,可调为3厘米左右;或者更短,如朝天钩法,坠子焊在钩柄上。2、用硬脑线,只要鱼触动钓饵,坠子便有所动作,牵动浮反应。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尼龙单丝都是硬脑线。3、校漂方法:总的来说,传统钓法的灵敏度最高时是不装钩的情况下,坠不落底时调多少目,垂钓时漂尾露出多少目。实际垂钓时一般都装有鱼钩,以风漂为例,调2目半,垂钓时钓2目,两个鱼钩的重量大约相当于半目漂的浮力。此时坠子对水底的压力趋近于零,其重量几乎全部为浮漂承担,坠子稍一受力,便会迅速反应在漂尖上,灵敏度是最高的。
调灵敏可以钓灵敏,也可以钓迟钝。钓灵敏是调目等于钓目,钓饵的选用要合适,用蚯蚓作钓饵的话,钩尖外拖出的蚯蚓不要超过0.5厘米。这种钓法钓小鱼效果较好,草窝时因钓点面积小,长竿短线落点准确,调目等于钓目很容易实现。在风浪大、有缓慢水流的情况下要钓迟钝,垂钓时只要上捋漂加长水线,钓目大于调目越多就越迟钝(当然不能倒漂)。
与调灵敏相反,调迟钝或是坠重大于漂的浮力过多,或是漂的浮力大于坠重过多。坠重大于漂的浮力时,实际上和调灵钓钝是一样的原理,只不过是坠子对水底的压力更大,更显得迟钝,这样的漂坠配比抗流水能力更强。调迟钝还可以通过使用软而长的脑线来实现。这种钓法因钩距坠、距主线距离长,脑线软而且接近水底色,鱼摄食少受干拢,大鱼更容易上钩。冬季里用多股尼龙线作脑线,因不会弯曲,很有可取之处。
调迟钝的钓组无论钓多少目,都属于迟钝钓法,只不过迟钝的程度不一样。在用饵上区分一下,钩尖外拖蚯蚓少,相比之下灵敏一些,钩尖外拖的蚯蚓长,相比之下要迟钝一些。调迟钝钓迟钝时小鱼的上钩率比较低,咬钩后不容易挂中鱼嘴。钩尖略处露要好一点,能够钓到小鱼。不过,调迟钝钓迟钝的钓法并不是钓小鱼的方法,钓小鱼还是调灵钓灵法为好。江里小鱼多大鱼也多,找到好钓位后用于大青虫、船丁鱼切成条状、瘦肉条等结实耐咬的钓饵垂钓,使用这种钓法可以说是最好选择。
钓友们垂钓时不必过分拘泥于上述方法。比如说调灵钓灵,调时漂露出水面2目半,应钓2目为最灵敏。而抛钩时钩刚落在浅一点的地方,漂露出3目,此时您大可不必提竿后重新抛竿,因为此时的灵敏度仍然是比较好的,频频提竿调整水线长度,会惊散鱼儿,影响钓绩。至于调钝的方法,我一般很少用,只有在水流较快,钩坠稳不住时才加点保险丝,垂钓时少留风线,竿上游稍稍带紧垂钓。
线:普通鱼线0.6#--1.5#,最大可承受钓重1500克--2000克。也可以选用1.5#以上的线,不过对钩组的灵敏度有影响。一般长度1.5-3.0米。
漂:选用的浮子都是渔具店中有卖的最小号的鹅毛浮子,5--12粒浮子,可以适应30-60公分的水深落差。浮子太多了也不好用,既降低了灵敏度又容易被风吹跑。一般就选用7粒。也可以自己做:选最细的塑料浮子,每截剪成0.6--1.0公分长,用刀将两端修成橄榄型,穿入线中,用木牙签削条固定。
钩:朝天钩。钩的大小一般最大不超过4#伊势尼的开口大小,钩苗略细,要可装红虫。朝天钩有现成的卖,或者自己手工做。不过不管是买现成的还是自己做的,都要再自己加工一下,买两把最小号的什锦细锉刀,一把平的,一把三角的。将朝天钩的钩尖朝正上方,先用平锉将铅锉平,厚度保留在1毫米左右,然后根据钩组的状况将多余的铅修掉,用三角锉开扣线槽,用指甲和细棉线将扣线槽磨光滑。
扣钩方法:先用棉线将朝天钩的扣线槽磨光滑,然后将鱼线的末端先打一个死结,目的就是用于防滑;然后再打一个活扣,将打了死结的一端尽量抽*到活结口,然后将活结的线在扣线槽绕上3圈,注意将线的方向朝钩尖的同方向抽紧,剪去死结端多余的线头。这样的一个结实耐用的朝天钩就绑好了,经过我多次的弹簧称测试,断线的拉力基本接近或超过线的最大拉力,从没有低于80%以下的拉力就断线的。
调法:一般在绑钩前调试,便于去铅。以七星为例,调法1:留1~2粒浮子为看漂,选用朝天钩,5-6粒入水,钩平底,7粒入水,钩就离底。 调法2:7粒全入水,钩缓慢下沉,钩到底。
为什么推崇选用朝天钩呢?因为朝天钩在水中钩尖朝上,鱼吃饵时基本是一提就中,被誉为“江南一绝”,比一般的底钩钓法的中鱼效率要高出许多。
首先要调好铅坠重量,使漂能下沉6粒或者刚好7粒(包括饵重),悬坠。然后看钩是否是钩尖朝上,若不朝上,减轻重量。调好后,钓6粒比较好,最多钓5粒,不要所有浮子都在上面,或者有4,5个在上面,最好是1个在上面。浮子间距30到50毫米,静水时距离大点,效果比较好。
调好后,一般都用传统钓,即单钩,不适合用2钩,否则浮子的浮力不够大,钩柄至铅坠的距离是2-3.5厘米,长了就会有空杆,但是漂的动作比较大。短则影响不大,但是在鱼吞钩时就不会太深。我一般2.5厘米.
鲫鱼吞钩时,动作一般是上浮,而且幅度比较大:最多能上浮2个浮子的距离(100毫米)。在稳稳上浮的过程中都能中鱼,直到上浮停顿后半秒左右后鱼才会吐钩,越早提越好,最早可以在下沉1厘米左右时就可以提,也就是先下沉后上浮这段时间都可中,十拿九稳。小鲫鱼上浮比较小,在上浮三分之一个浮子间距,或者不断上下抖动幅度比较大时可以中鱼。扁鱼,草鱼动作类似。
鲤鱼咬钩动作比较特别:分2种,第一种是有力下顿,而且幅度大,一般三分之一浮子间距,即可以中。第二种也是典型动作是先下顿一下,然后紧接是一个更大下顿,一般是连续2个下顿,中间没有上浮,这个时候上提是十拿九稳,没有空钩,所以感觉到鲤鱼光临时,一般一定要等到第2次下顿,才肯上提,否则你空竿会把鲤鱼吓跑的,宁愿不提,耐心等它第2次咬钩。
转得好,学习了。
好文章,但好像没学到什么东西哦
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