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调几钓几——容易操作的基础调漂方法

随言2014-10-09 13:20:41

调漂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优点。有没有最简单、最容易操作而且适用的方法呢?反复比较,我还是觉得,调几钓几是一种最简单的基础调漂方法。又好操作,又很适用,还可以灵活变化。

最简单的两步操作:

1,空钩确定调目;

2,挂饵、放长水线、调几钓几〔例如调3钓3〕。OK,可以钓鱼了。

几点说明与分析:

1,确定调目应该在坠子和空钩悬浮情况下进行〔一般叫做半水调漂〕。如果水浅,估计空钩离底就行;如果水深或者不明深浅,可以在钩上挂重物找底,然后,把浮漂向下移动大约20几厘米,在空钩离底而又接近水底的情况下确定调目,尽量减小水线长度、重量对调漂的影响。调目一般可以确定在3目左右。

2,调几钓几钩饵子线的状态是底钓的基本状态,也是适用范围最广的状态。从钓灵、钓钝来看,是不灵不钝的状态。这种状态,短子线直立、长子线斜立,所以叫做跨立式,或者叫做一触一拖。下钩饵完全卧底,上钩饵部分触底部分受到浮力的向上牵引。触底多少、向上牵引多少与饵团大小有关。虽然有差别,但基本状态差不多。钩饵悬浮部分的重量等于两个空钩的重量。钩饵触底的重量等于钩饵重量减去两个空钩重量。所以,饵团大则触底程度大、饵团小触底程度小。只要饵重大于钩重,上钩饵就一定触底,仅管触底程度不同。这种状态,灵敏度比较高,又比较适合鱼儿吞饵。

3,这种调漂方法受到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影响最小,或者说,适用范围最广泛。其他一些方法受到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影响就大得多,例如,调4钓2,饵团大、漂尾细,钩饵可能是跨立式;而饵团小、漂尾粗,钩饵可能完全悬浮。换个说法,要想明白钩饵子线状态,调几钓几是首选,它可以排除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重要影响。

4,特别适用于拉饵、小饵。拉饵、小饵很轻,轻轻触底对浮漂的升降影响微小,很难准确调漂。尤其是钓小鱼,用的钩线饵都很轻小,找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以通常的饵料找底,往往因为饵料的雾化而难以确定,而且子线的细软,没有支撑力,更使得找底困难。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很精确,钩饵大体在水底就可以了。最简单的解决方法:用普通搓饵调几钓几例如调2钓2。这时,钩饵子线呈现跨立式,下钩饵卧底长子线斜立、上钩饵触底短子线直立。当然,已经确定找到水底了。然后,把搓饵更换成拉饵或者小饵,就可以垂钓了。这时,由于水线长度没有变化,虽然饵团大小、重量变小,钓目变大一点,钩饵状态稍有变化,但是,“钩饵在水底”的基本事实不变。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向上向下微调钓目,找到适合鱼口的最佳状态。

5,调几钓几已经明确了钩饵状态,已经肯定下钩饵完全卧底、上钩饵触底,所以,不必担心没有到底的问题。

6,把调几钓几作为一个基础、一个基本点。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也应该灵活应变。鱼情水情的变化,要求钓组钓灵钓钝的变化。需要钓灵敏一点,漂座向下移动一点、钓目减小一点。例如,调4钓4可以改成调4钓2〔注意,调4钓4改成调4钓2钩饵触底,与直接调4钓2有区别。如果饵团很小、漂尾又粗,直接调4钓2就可能钩饵不着底〕,再灵敏一点,调4钓1,直到钓目不能够再小〔双饵已经悬浮〕。反之,要钓迟钝一点,漂座向上移动一点、钓目增大一点。例如,调4钓4可以改成调4钓5等等。

7,克服缺点的应变。调几钓几有一个缺点:饵料溶散脱落在浮漂上没有明显的反映。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也可以稍微调整一下,钓得稍微灵敏一点,例如把调3钓3改成调3钓2或者钓1。这样的调整或者改变,是在一个简单的、基础的调漂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简便容易。

8,调几钓几不是新鲜花样,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好像是蒙灰的玉器,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只不过是把它擦拭擦拭,又增加点灵活应变,让它面貌一新。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其实调漂难学不是坏事,难学技术含量才高才更有玩头呀

很久以前

坐了楼主的沙发,还胡说八道楼主不要生气啊

很久以前

調已釣已無定律.不能死記.各人所好.只能調到能上魚為好.

很久以前

谢楼主分享 慢慢学 慢慢调 慢慢总结 慢慢增长

很久以前

楼主的方法感觉有点初级哦~~~~~~~~~~~~~不过简单

很久以前

很有道理,从调几钓几开始领悟灵与顿,这样就找到一个基准点

很久以前

一直纠结着,这次很清楚,楼主辛苦了!

很久以前

最近我对这个也深有体会 看完文章更加明了了

很久以前

我也用的是这种办法。好处是不用管空钩、饵的具体重量(即能把漂下拉几目),只要保证饵重大于空钩重就能保证一钩触底一钩卧底,而保证这个条件是很容易的:饵都比钩重吧。而当上面钩上饵食没有后,漂上也能反映出来。

很久以前

路过帮忙顶顶 嘿

很久以前

good 顶,是一种感谢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