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水中的含氧量对鱼儿觅食影响很大

a10458626172013-10-04 20:15:52

垂钓与环境的关系

垂钓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气象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特别是环境的好坏,库塘水体含氧量的变化对垂钓成效的变数很多。垂钓者必须要有应对的能力,要认真掌握环境条件,针对天时、地利、水情、鱼情,加以调查、研究、分析、判断,采取应对的方法施钓。可是如今有些钓鱼爱好者,却偏重于自身条件,选购得心应手的钓具、装配灵敏度高的钓组、调制鱼儿喜欢摄食的饵料,钻研钓技等,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环境条件,特别是氧对垂钓的影响,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库塘水体含氧的来源

鱼儿在库塘水中呼吸,首先离不开氧。这种氧不是空气中的气态氧,而是空气中的气态氧溶解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这种溶解氧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库塘水面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氧;另一种是来自空气中气态氧溶解在库塘水体的溶解氧。由于空气中气态氧的比重比水轻,不能直接沉入水体内部溶解,只能在与水面接触时,通过扩散、混合、对流等方式,输送到水体的各个水层,形成鱼儿喜欢呼吸的溶解氧。所以,库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和空气中含氧量的密度,会直接影响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进而对鱼儿的供氧量产生影响和变化。掌握库塘溶解氧的来源和含量的变化,对垂钓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气温、气压与氧的关系

一般来说,空气中的氧分子越多,与库塘水面接触越广,被水溶解的氧分子就越多。在一口水塘里,溶解氧含量的多少,就环境而言,取决于空气密度的大小。空气密度大,氧气的比例就会增大;空气密度小,氧气的分量就会减少。而影响空气密度和含氧量的主要因素,则是气温和气压。

气温升高或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变小或溶解度下降,在同一单位时间,同一单位水体溶解氧的分量也会随之减少;气温降低或气压升高,空气密度大或溶解度增大,水体溶解氧的分量就会相应增加。所以,出钓时最好根据气温、气压与氧发生的变化去施钓,否则就可能钓不到鱼。

今年四月初旬的一天上午,本学院老年钓协组织一次钓鱼活动,报名参加垂钓者有50多人,在市郊一口养鱼塘中钓草鱼。那天气温36度,红日高照,没有一丝风吹草动,天气闷热,气压低,草鱼不愿开口摄食,直到午后一点钟收竿时,绝大多数会员未钓到鱼,大家纷纷议论说:“今天缺氧。”

过了几天,钓协又组织大家在这口养鱼塘中钓草鱼。因为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是个雨转阴的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了,又在刮东北风,塘中氧气充足,草鱼在水底游动很活跃,争着摄食,参加垂钓的50多人,在上午11点钟收竿时,每人都钓到了鱼。最多的钓了5条,最少的钓2条,皆大欢喜。事实证明:钓鱼跟氧走,就能“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垂钓与水温的关系 据资料显示:水温在8摄氏度以上,鲫鱼会自由摄食。水温在15摄氏度以上,草鱼会自由摄食。水温在15~30摄氏度之间连续几天保持水温稳定最适合鱼儿摄食,有利垂钓。但昼夜温差大的天气则不利于垂钓。因为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它的体温跟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只有气温达到相对稳定时,水温才会跟着稳定,鱼的体温也会跟着稳定下来,此时才会自由摄食。所以在温差大的天气或时段鱼儿不愿摄食,自然不利于垂钓。

一般说来,昼夜温差春秋两季在4~6摄氏度,夏季6~8摄氏度,冬季2~3摄氏度之内最适合垂钓。在盛夏初秋库塘水体会出现上暖下凉;寒冬季节,气温低,地温高,水体下暖上凉,由于水体氧气不匀,也不适宜垂钓。只有水体温度保持正常,气温超过了鱼儿摄食的温度线(一般为15度),溶解氧在水体实现上下对流,供氧较好的状态时,才有利于垂钓。

多年来,我针对气温、气压与溶解氧量的变化,在垂钓中采取如下几项应对措施:

(一)在有利的季节或时段进行垂钓

每年从春分到霜降,凡是风和日丽,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水温稳定的天气或时段,我都会和钓友结伴外出钓鱼。因为这种天气,库塘水体含氧量较高,鱼儿在水里较活跃,摄食力强,有利垂钓;在气温高,气压低的季节或时段,一般不外出垂钓。因为这种天气库塘水体含氧量少,鱼儿在水里不大会游动觅食,不利于垂钓。我常常和本学院的老付、老王二位老钓友,到郊外垂钓。出钓前,我们都有看天气的习惯。三个人互相商量,约定出钓的时间。若遇天气突变,就会改变出钓的时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样看准天气外出垂钓,每次都能钓到很多鱼。

(二)刮东北风的天气好钓鱼

空气中的氧只是在库塘水面进行溶解。由于氧的比重比水轻,大量的溶解氧停留在水体上层,因此水体上层有氧,下层少氧或缺氧。而东北风受东北冷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却会偏低,气压便会偏高增加氧量。同时,风吹浪打,搅动上、中、下层水的混合。把上层水体的溶解氧,带到中、下层,改善中下层水体的含氧量,供鱼吸氧所需。因此,有利于垂钓。

(二) 深浅水位交界处,进、出水口好钓鱼

库塘深浅水交界处,光线较强,溶解氧的含量较多。同时,塘主喂鱼饲料,一般都是在岸边。浅水域漂浮的食物较多。鱼儿觅食的习惯和路线,是从深水处到浅水处。这样就能满足鱼儿一要呼吸,二要摄食的需要。所以深浅水位交界处好钓鱼。

再说进水口流入的新鲜水含氧量较多。出水口由于水的流动,使库塘水体交流,改变了含氧不均的状态。当鱼儿在进水口或出水口游动时,享受的是氧,所以摄食频繁,上钩率高。

有一次我和老付、老王两位老钓友,同在郊区一口混养鱼塘中垂钓。此塘鱼的密度大,时值春末夏初,气温28~34摄氏度,是个钓鱼的好天气。我在进水口垂钓,老付在出水口垂钓,我俩人频频上鱼。考王用长竿钓塘中深水域却没有钓到一条鱼。事实证明:在春末夏初季节,浅水域比深水域好钓鱼。

(四)库塘水质差不好钓鱼

库塘水质的好与坏,对含氧量产生直接影响。好的水质是:1.清洁,无含磷量高的水注入;2.浮游生物适量,有利于溶解氧;3.水体含氧量充足。但是,农村许多养鱼塘,塘主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往往大量放养鳙鲢鱼,培植满塘的藻类、浮游生物、放入人畜粪便喂鱼,把塘搞得又肥又脏。这些物质与水体的氧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水质变差,水体缺氧。鱼儿因缺氧容易在水面上浮头,难以开口摄食,所以不好钓鱼。

(五)钓鱼跟氧走,有科学道理

综合上述,库塘水体溶解氧的输送方式,气温(水温)、气压的变化,形成水体含氧量的变化以及水质、温差、刮风、下雨的天气与水体氧的含量对指导垂钓所起的作用,说明因氧施钓,很有实用意义,因此,钓鱼跟氧走有科学道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沙发咯。。。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沙发

很久以前

板凳咯。。。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啊

很久以前

必须支持,板凳

很久以前

收藏之。地板。

很久以前

渔夫教授,您来迟了

匿名用户

必须支持,板凳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啊

很久以前

说的很有道理

很久以前

值得大家学习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有道理,学习了,有用哦。

很久以前

是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上了几堂课。

很久以前

自我增值。

很久以前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