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为啥干了几年的坑有水后慢慢又有鱼了?

纸上谈兵A2017-05-11 21:11:56

古语说:水停百日要生鱼。

很多钓友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没水了还能生鱼,如果是在人工湖或者养鱼塘的话,鱼儿一般都是由人工放养的,这些鱼儿的来源是有踪迹可寻的,但是在野钓水域,没有人工放养,鱼儿是哪来的呢?

各位心细的钓友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情况,许多农村地区一般都会有废弃的工厂,在那里留下的坑、沟里面的水有时候会越积越多,之后便开始有鱼,然后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很不错的野钓场所。

各位钓友有没有想过这些鱼儿是哪来的呢?

老一辈的都有一个说法“千年草籽,百年鱼子”。这句话指的就是鱼卵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就算是没有水分的话,也是可以存活的。之前中央电视台在动物世界这个栏目中也曾经提到过,鲫鱼的卵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仍然是可以存活一年左右的,而风和鸟都是鱼卵的传递者,都能够顺利的将鱼卵带入水中。

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野钓中有鱼的话也是可以合理的解释了。首先需要有坑,然后慢慢的积水,因为有了水和风的存在,刮风带来了草籽,草籽在水中生长成水草,便会有了蚊虫的产卵,然后通过鸟儿到处飞,或许能够在羽毛上携带了鱼卵,鱼卵在遇水之后便能够顽强的生活下来。

这个便是野钓中鱼儿从天而降的顺序,有的钓友还说野钓水域中的鱼儿都是从天上来的,好像还很有道理,毕竟需要鸟儿传递鱼卵的一个过程。

生命的力量啊,让人钦佩不已。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水无百日寡

很久以前南阳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