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鱼路有鲤 于 2014-4-17 21:25 编辑
①.钓场位置: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群岭村 ②.出钓日期:2014-04-13 ③.天气形态:多云,18℃~27℃;南风,微风 ④.钓位选择:坐西朝东,水深0.7m± ⑤.出钓人员:鱼路有鲤 ⑥.用竿竿型:4.5m超硬调 ⑦.线漂钩型:主1.2# 子0.6#,3#浮漂,4#无倒刺钩 ⑧.用饵配比:商品饵,饵水比1:1 ⑨.拍摄参数:RX100
明天是周日,娃娃在中江耍了一周,该接回来了。本打算先在德中路上的寿丰水库耍半天,再赶往中江吃午饭。结果晚上在群里聊天时,才知道最近寿丰又下了肥,今天去的三位全军覆灭,总共才钓获一尾对象鱼。
早上出门时,都还有去寿丰的打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想想还是算了。正好距离中江7公里的郊外有个小水库,算算时间,估摸着都有近一年没有去过,正好顺路再去探探情况。 到达中江后,经一环路往集凤方向行进。进入山区,漫山遍野的山花竞相绽放,惹人驻足留念:
今天天气晴朗,村民们早早就将挂面架在院坝晾晒。看看具有一千多年历史,驰名中外的中江挂面,到底有多长:
沿“九高路”一路前行,不多久,群岭人民欢迎的横幅映入眼帘:
进入村道后一路前行,不多久来到水库大坝。村委会就位于水库大坝的边上,里面可以停放不少车辆:
背上背包,沿库边一路而上,往浅水区而去。 花开花落,人来人往:
一大早,辛勤劳作的不只有咱钓鱼人:
山边,宁静的村庄炊烟袅袅,又是新的一天来到:
去年的这个时节,水位要高许多,今天就连库腰段的铧尖也露了出来。走近一看,岸边有不少垂钓过的痕迹,这草丛中的钓点应该不错:
岸边有块竹席,正好用来堆放装备,先在草洞中打了个窝子。右前方还有几个明显的钓位,又分别选了两个钓点打下窝料。
开饵,取几滴蜂蜜状小药用水化开:
去年钓过几次,这水库还真没什么杂鱼闹。今天主钓鲫鱼,开上一款鲫鱼拉饵,并添加适量麝香米:
饵水比1:1,五指张开,和匀后铺开装备找底调漂。 这钩虽然取名鲤钩,其实钓鲫鱼还是不错的:
一探水深,NND,不足半米,漂尖跟子线还打架。没有准备专门的草洞漂,幸好多打了几个窝子,换位置又试,第二个钓点有0.7米以上,抛竿时,漂尾刚好错过8字环。
调完漂,钓饵已充分吸水,成团扳开一看,已出了不少细丝:
直接试试拉饵,饵团篷松而饱满:
十几竿抛下来,感觉到漂有异常动作。浮漂到位后,将停留时间延长,在出水脱钩一尾小鲫后,终于还是开了张——正中下怀!
拔云见日,直上三杆:
终于看到对岸来了两位钓友,不至于让我太过寂寞:
很快迎来第二尾鲫鱼,这次正口:
接下来就是一阵连竿,可惜连尾像样点的都没有:
连续抛了个把小时,钓点周边水面出现大片涟漪,看来是越聚越多了:
不一留神,就搞个深口:
至此出现最大的一尾鲫鱼:
看来还是有参条,不过数量极少:
时间一久,拉的饵团也规则了许多:
奇怪的是,将近11点,都还没来人收费。以前一天十块,钓位都未铺开,人就过来了。今天还是周日,全场都只有三人,看来这儿真没法钓,人家都懒得收费了。眼看全是奶鲫,估计也不会有奇迹出现。准备收拾启程,中午村委会要锁大门,到时想走都走不脱。 一桶的奶鲫:
从哪来还是回哪去:
最大的一尾都没上两:
收拾装备过程中,奶鲫慢慢退回水中:
出村的路口,幸好背面的横幅不是“欢迎再次光临”!
结束语: 去年在此垂钓几次,也没什么收获,普遍都是小鲫。今天正好有机会顺路过来看看,满以为经过一年时间,鲫鱼应该普遍达到二三两了,哪晓得却越来越小。看来这水库也没啥钓头了,还是得另寻钓场。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文完,感谢观赏!!!
四川省, 中江县, 德阳市, 南风, 天气
本主题由 朱其生 于 2014-4-18 05:24 设置高亮
小鲫鱼太多,拿走也不能吃啊。下次换深水再试试看情况怎么样。。
图文精美,谢谢分享。沙发我占了。
钓小鲫练练手也不错啊
耐心点,会长大的。
不知这些鱼儿能否长大
有钓就开心,过瘾了,谢谢!
跟我这里的鲫鱼差不多大
谢谢楼主的分享!
开心就好,感谢分享精彩钓事。
钓小鲫练练手也不错啊
图文并茂,小鱼放生好,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