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也不知道是运气比较北,还是天气的原因,反正总是出师不利,不是一二一,就是空军,回来后,总结几次,都找不到原因,明明池子有鱼,就是不进窝子,不吃钩,有时也能看见鱼在窝子前不远处翻泡子,但是不管有什么饵或是打窝子,就是没办法把鱼引过来,近窝子吃饵~!饵料换了4-5种,窝子也打了好几次,竿子越伸越向前,但是还是不行(中间拉断铁丝,限竿长4.5米),都是小鲫鱼的口,车祸几次挂上都是鲫鱼,回来后,左思右想,总结了几条也不知道对不对,大家给看看,指点一下迷津~!
总结几点如下:
1、天气的问题,最近天气不好,有下了几次雨,天不能放晴,气压太低,鱼不进食~!
2、天气突然转冷,温度下降10°左右,天冷,鱼不活动,都在中间深水聚窝子了~!
3、饵料香型不对,不和鱼的胃口~!
4、线组(大线2.5,子线2.0)太粗或是浮标(调七钓二)没调好~!
5、也可能是最大的原因,老板捣鬼,撒尿素了~!!!
6、也是最不可能的原因,哥们的人品问题?这不可能,哥们人品一向很好~!
【战斗】
基础参数:
时 间:2013年9月25日
天 气:多云转阴 11°~23°
人 员:我和钓友小王,文龙
场 地:老吴鱼池
收 费:30元
竿 子:4.5米台钓竿
线 组:还是2.5大线,2.0子线,0.8新关东
窝 子: 颗粒料十几把!
饵 料:老G基础饵+老G小酒
水 质:差,最多中下
水 深:1.2米左右
这是我上班的地方,每天面对电脑操控数据,人在这里心早跑鱼池去了,一会一看时间,你越急,越感到时间过的慢啊~!!
天气不好,多云转阴~!!希望有个好收获~!!
下班后和钓友直接杀向鱼池,这是到了去鱼池的路口了~!
两边全是农民晒的玉米,警告~!!各位钓友,开车一定要小心啊,像这种地方,速度一高,最容易出事~!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要因为一时大意而后悔啊~!!
这是老吴的招牌,就在路边上~!!
抱着再试试的态度,和钓友商量好,下夜班出发,8:00下班后,为节约时间早饭都没吃,直接杀到鱼池,在池子的西边找了个钓位,开始钓鱼,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4-5个钓友在玩了,他们早上不到7:00开始,到现在快9点只出了2条鱼,按照惯例早上应该是出鱼的高峰期,但是明显效果不好~!
我的装备,平时都在车上,随时可以出发~!
先来个鱼池的全景,大家看看~!
我的钓位,我的武器,看水面反射的天气,不好啊~!
我的开饵盆
一杯饵,一杯水,比列是1:1
开好后,天气凉了,多放一会,最少10分钟左右,让饵料充分吸足水~!
不管了,先开饵,支家具在说,窝子用最简单的颗粒料,饵料用老G的基础饵和药酒,反源本味,也是拍招小鲫鱼,真是对那些奶鲫怕了,希望不要引起它们的食欲啊~!
如果是那样就是我的噩梦啊~!
我的左面是钓友小王
我的右边是来的早的钓友
我的旁边是钓友文龙
我的浮标,天道2号11目浮标,平时都是用的1号标,今天用2号标,因为小鱼多,用大标,吃铅重,下水快,希望能避开小鱼的骚扰~!!
来个浮标的全貌和我开好的饵料~!
噩梦终于还是开始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它怎么什么都吃啊~!
又是一个车祸~!!
在抛竿三五下后,浮标就开始有动作,看标像,不用说就是小鲫鱼,饵团刚到底就被顶起来,要不就是小顿口,下去半目,就上来了,要不就是浮标阴下去1-2目不动,过一会没饵料了,浮标就全起来了~!!
钓鱼小常识:各种鱼吃口的标像~!
1.鲫鱼:
有力一钝,是生口鱼, 慢慢一滑,是滑口鱼,漂顶起后停顿,饵正含在嘴里,漂斜者不动,饵也正含在嘴里。此时扬杆必中。
2.鲤鱼:
黑标,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反映。
送标,浮标不断的跳动,此时容易被钓友们忽略其实鲤鱼的嘴唇有灵巧的捡拾能力,口腔有极强的分辨能力,所以当鲤鱼进窝后我们投下的钓饵一般多被它品偿过,只是由于我们的线组问题或别的原因(如水太深、视线远、风大或水流等)掩盖了微弱的漂象,鲤鱼的视力并不理会钩有多大、线有多粗,只有进了口腔后才能感觉的到,粗大的线钩异物感越强,吐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越长。因此鲤鱼在努力留住饵料吐出线钩的同时,其嘴在张合,如果我们的线组足够灵敏的话,其张合动作能清楚地反映在浮漂上,如果水浅漂近更加明显。鲤鱼越大其张合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慢。一般情况下鲤鱼嘴有规律的张合次数不会超过4次,用时不超过6秒,在这期间漂的反映为有力的上浮下顿各约1.5公分,这就是最易被误认为小鱼闹钩、鲜为人知的鲤鱼咬钩漂象。垂钓者在实践中发现鲤鱼被诱进窝后,应当握竿在手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发现漂象有规律的上浮下顿正进行时扬竿,十拿九稳中钩的必定是鲤鱼。
3.草鱼:
送标,浮标缓慢上松,此时不要急于抬杆,切记钓草鱼时要晚些抬杆因为草鱼吃饵的时候一般会先吃的很浅,这和它本事长期吃草的习性有关,急于抬杆必跑。
移漂,鱼漂既不上浮也不没入水中,而是呈倾斜状态,同时向有水草或某个方向移动,除大青虾闹漂之外,大草鱼吃食时也会出现。黑标或小顿一般表现为小草鱼吃饵。
4.鲶鱼:
这个有不用说了,黑标,什么时候杆被扯到水里什么时候提杆准中,呵呵,肉食性鱼类一般吃饵都比较凶猛,记得带上摘钩器。
5.鲢鳙:
中上层水域活动的鲢鳙其进食方式是靠腮滤食浮游生物和雾态的饵料,鲢和鳙共同的特征都是长了一张大嘴,尤其鳙鱼更是明显,所以在我们也把鳙鱼称为“胖头”。那么想钓到这种靠大嘴过滤饵料的鱼类,出了饵料和钓法外漂象也是很关键的一条。不断的连续颤动,是鱼在涮饵连续的涮饵,有力的下顿,此时提杆一般十拿九稳,黑标多数出现与小鱼身上。
在做了有将近一个小时左右,始终都是小鲫鱼口,噩梦已经开始,抛竿下去,顶多就是几十秒,饵料就叫拱完了,没有办法,只好提起竿子,随手抓了一把饵料,另想办法吧,围着池子转了一圈,发现东边离岸边不是很远的地方,有泡泡,像是鲤鱼泡,也不管是不是抛竿下去试试吧,搓好饵料,随手就在泡泡的地方打了下去,漂刚停稳,没几秒就是一个黑标,有戏,扬竿中鱼,哈哈~!终于上鱼了~!
看弯弓,来个连拍,鱼好像不小,劲好挺大的~!!
出水了,还在挣扎~!
上岸,个头不小,有2斤多~!
来个正面给各位大叔,大姐,哥哥姐姐们看看~!!
吼一下~!哥们要退伍了~!!!
过了一会在旁边又发现有鱼泡,赶紧抛竿下去,等了一会,又是一个黑标,扬竿中鱼~!!!
来几个连拍,大家看着过瘾~!!
一高兴忘拍起鱼了,呵呵~!这是鱼池水面被风吹到一起,浮在水面发绿的东西,像是饲料里的油,水质很差,离的近都能闻到腥味~!
又中鱼了,在来个连拍,旁边的钓友看我上鱼,都跑我跟前来找泡子,不时的有人上鱼,但是也有人不上鱼,关键可能是不认识地气,和鲫鱼,鲤鱼泡子的区别吧~!!
钓鱼小常识:如何区分鲤鱼泡和鲫鱼泡
鲤鱼
鲤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它觅食很特别,常用长而略下勾又很厚韧的唇拱翻淤泥寻找食物,所以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犁地”。因为鲤鱼特别耐低氧,又喜欢在肥沃的水体中生存,故它在呈富营养的水域长势很旺,个体硕壮,群族繁茂。而这类水体又多属淤泥底,年长日久积累腐殖质多,是在静态情况下,只要遇到高温的夏秋季,都会自行释放出沼气泡,对此,我们钓鱼人并不陌生。而当鲤鱼在泥地拱找食物时,势必触动泥中蓄存的沼气体,拱动范围越宽,动作越大,升上水面的气泡就越密集,而且气泡中多半有淤泥中的杂质浮出,初看就像浑水涌现。此时这些气泡中必然混杂着鲤鱼自身排出的废气,我们留意观察,在鲤鱼“吐”出的密集气泡中,总有部分散得较慢,那就是废气经鱼腮过滤后沾上了黏液的缘故(其他鱼种也有类似现象),这也为我们辨别是否是鱼所为提供了依据。有经验的钓者还可以从泡子的大小以及密集程度上来判定吐泡之鱼的个体大小。我的体会是:像玻璃珠大小的泡可在四五斤大小;像核桃大小则能上十斤。判断个体大小还可以从气泡泛出面积来确定,像小筛子似的必是数斤到十余斤大的:而仅有巴掌大小泡子又较小粒时一般是一二斤的个体。当然有时仅有少数气泡(这与泥底薄瘦或气温偏低以及鱼觅食不旺等有关),也能从泡子大小看出鱼的个体如何。
对气泡的辨认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些时候鲤鱼并不在泥底拱行,而是底浮游动,即便不觅食也会吐出气泡,那是排出废气的需要,此时表现在水面,我们所观察到的就不会是密集型的堆状泡了,而是数个至多十余个大小不一的气泡。仔细辨看,皆呈现出晶亮且破散慢(未含有泥底的杂质),间隔十数秒后移位又新出,那可认定是鲤鱼所为。在20℃以上气温的正常条件下, 个投下二三百克诱饵的窝子发窝的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突出的表现为鲤鱼觅食拱翻的气泡不断涌出,甚至可判断出有几条鱼在窝中找食。而当投了数百克到一二千克的重饵后,发窝时间却会缓慢,许多时候是上午投,其间又补投,方能在下午发窝,有的情况是等发窝时人已收竿回家了。鉴于此,我们投饵要区别对待,如连着钓二三天可投重饵,如钓当天则少投多补,方能不错过引鱼入窝并咬钩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凡有鲤鱼进窝都会吹泡子,特别是浅水区因大鱼很谨慎,入窝无声无息,以至当咬了钩还以为是小鱼所为,往往措手不及,造成跑鱼之误。而在雨季大鲤也会窜到新涨淹没的田野,水浑仅几十厘米深,投饵后有鲤入窝却很少吹泡,投竿钓取即可。至于隆冬至早春这一时期,在南方的好天气或阴而不寒的日子中也会碰到大鲤。有一年腊月的傍晚,我曾在回龙水库一米浅水区用蚯蚓钓到六斤多的鲤,事前毫无吹泡信息;前几年的12月中旬,我在黑善水库1.2米水深处连遇6条大鲤咬钩,断了三次线,后换大线拉上了三条6斤多的大鲤,但从始至终都没见一个泡。
鲫鱼
同鲤鱼一样,鲫鱼也是典型的底层鱼类,适应性和耐低氧性如出一辙,而且在食性上也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鲤鱼“深居浅出”,踪影难觅,鲫鱼则喜欢在近岸浅水区扎堆嬉戏。鲫鱼吹泡也是极易辨认的,通常都是一二粒或二三粒小泡同时泛上水面,随鱼的游动而移动。在鲫鱼多的水域,特别是大片一二米深的浅滩,在风清气爽的仲春或金秋宁静少风的晨昏时分,离岸稍远些的水面,四处可见到鲫鱼吐泡的情景,甚为壮观。鲫鱼吐泡的过程较为特别,可通过鱼池和鱼缸观察(实钓情况也是如此),它们主要是在找到食物(或拟似食物)时通过触动泥底和吞吐过程中出现泡子,有时也会在寻找食物或游动过程中吐出泡子。鲫鱼吐泡最突出的要数投了诱饵的窝子里寻找食饵的阶段。并且所投诱饵越细散,吐的泡子越快捷越稠密,这就表明鲫鱼已在泥底频繁快速吸食吃饵了。
如同鲤鱼一样,鲫鱼吐的泡子越大说明鱼个体越大,吹出形如米粒的气泡,都是不足两的嫩鲫;吹出黄豆大小气泡,个体也不会超过百克;半斤以上大鲫吐的泡,通常都比花生粒大些。在实际垂钓中,只要发现窝中鲫鱼吐泡,下竿后的咬钩率几乎在八九成以上。发生光吹泡不咬钩现象,多出在老钓点上,是鱼钓滑或入窝鱼量少的显著征象;另一种情况是气象条件差,如闷热,气压低、阳光太强烈等都会使鱼吹泡而不咬,一般这种情形下鱼会离底上浮,改用浮钓常能改善钓况。鲫鱼是否吹泡或吹泡的多寡,也与地形水情有关。我地红舍克水库是个典型的山区平川水库,水面宽敞而水位偏浅,水底普遍偏瘦,我在这里钓鲫,最多一天能钓到上百尾,但这里的鲫鱼很少吹泡,我分析可能是因水底多黄泥,难形成肥沃淤泥层,导致水质偏瘦的缘故吧,这可以从鲫鱼普遍瘦削,烹食骨硬上得出结论。在垂钓鲫鱼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咬钩特紧时,偶然发生窝中脱鱼,常常立马鱼讯全消,此前满窝鱼泡也倾刻烟消云散,任你怎样调整钓法钓饵皆一事无成。这是与鲫鱼易受惊躲避分不开的。当然有的时候通过再补饵过一些时候也能再钓到鱼,但有时却一冷到底了。
这个鲤鱼也很漂亮吧~!!
在来一张让大家都看看~!!!
正面
又中鱼了,连拍效果不是很好,但是看着过瘾吧~!!!
这是溜鱼时拍的连拍,也不知道是鱼大,还是我竿子太软,半天把鱼拉不出水面~!!
上岸了,还行~!!
这个不是很大~!!
后来基本上是哪出鱼,大家都集中到一起了,有的用面饵,有的用棒棒料,看来不是饵料的问题啊~!!这边没口就去那边,拿着竿子围着池子乱跑,一会蹲下看看那里有泡子,到了快5点,天不好,天色都暗了下来,也不好看泡子了,就和钓友收杆回家了,这是我今天的渔获~!!
一共4尾鲤鱼~!
最大的和我手掌的比较~!!
让老婆帮我拍一张合影~!!!
【总结】
1、天气不好,鱼都聚团,不大活动~!
2、也可能是老板捣鬼了,鱼吃食的欲望不是很高~!
3、钓无定法,要随时改变策略,它不找食,不近窝子,我们取找它,把食放他嘴边,看它吃不吃~!!
拍摄时间:2013年9月25日
拍摄地点:老吴鱼池
拍摄工具:中兴U956
本帖为本人原创独发~!
谢绝转载~!!!
沙发。。。
板凳。。。
地板。。。
支持老猫
呵呵……这回是彻底的脱空了!
谢谢分享·
永远开除空军队伍!
大物啊,给力!
鲤鱼不错啊
鲤鱼很肥、、、、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做好了看~!!!
谢谢兄弟支持
呵呵 是啊 还行
谢谢支持~~!!
呵呵 希望如此~!谢谢
还行 不是很大~!
谢谢支持
换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