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原创】识鱼相·辨鱼星·知鱼情·择钓径

yinqwdong2014-10-07 08:23:00

—— 钓 魂 —— (一)出钓择场观天象,动河静塘察水况,临渊近水知鱼情,施手悉先识鱼相。(二)领悟入化懂渔道,随机应法凭招妙。天水鱼人四要素,洒脱灵验遂心钓。 以拙赋小诗《钓魂》为证,这就是真正钓鱼人的 “钓经”。展现了“渔人钓者、鱼翁垂客、乐钓族人、野钓术士”们的“钓道修为”业已练晋到境界更高层次的悟真之写照,彰显出大师高手们的“钓技精湛”之一斑。这并非是“信口胡诌瞎咧,顺嘴溜说忽悠”!非都是文字游戏与词语修饰及刻意雕琢。这纯粹属于“钓技高超见真之功,经验积淀蕴厚之谈”!是垂钓者历练凝聚之精华绝论!正是钓鱼人智慧与素质的综合体现!本文悉“实践总结研究与参考借鉴文献”之综述简谈,调侃以“抛砖引玉、借典取经、切磋钓技、共享渔趣”!并诚谢同道者勘误指正!欢迎钓友们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交流互惠,携谐共勉。(一) 识鱼相何谓鱼相!即鱼的活动反应表相。鱼相观察与分辨,是一个深奥而复杂、多重而庞大的系统,非少日之见功。 钓鱼的“天水鱼人”四大要素。是指钓鱼人们(主要因素)对于与钓鱼息息相关地并有着直接影响的三大自然因素。像天象——季相时令、节气候温、空湿气压、风力风向、阴晴雨雾、……等等……略。像水况——静活、深浅、草光、清浊、肥瘦、色质、污物、染源、……等等因素……略。像鱼相——包括有:鱼花、鱼态与鱼星等等。一、鱼花——即鱼在水表面上活动的所见现象。像:纹波(浮游),水花(逐食),探头(吸氧),泛花(趋氧),撇击(蹿跃),浮头(泛塘)等。 如水面不断有大鱼花出现,说明水底缺氧。“大鱼时泛花,水中溶氧差。浮头呱唧嘴,阴天低气压”。像鲤鲫等不时撇击跳跃,无非是一下几种原因(条件):充氧进行时、涨水头来到、大风骤雨前、憋闷久趋氧、除虫拍净身……等等。二、鱼态——即鱼在水里能见的活动形态。像:溜边(觅食),靠浅(趋温),追鱼(交配产卵)顶流(逐氧戏水),游弋(觅场迁徙),静浮(晒鳞吸暖),集群上朔(洄游繁殖),黑鱼守望(护卵护仔),噘嘴结团(栖息防御),…等等。三、鱼星——所谓的鱼星,即鱼在水底活动时的气泡反映。也有的叫鱼泡、鱼沫等。其实,鱼星其中还应包括有鱼泡,为方便理解,故亦通称谓鱼星。鱼星鱼泡却都是观察鱼情和“人找鱼”的一项辅助“标示”。学会掌握识别鱼星、鱼泡的知识,对垂钓者来说是“绝有裨益”的。 (二) 辨鱼星一、鱼星与气泡的区别鱼星、鱼泡与地气泡、草气泡是不同的四个概念。但是,鱼星、鱼泡往往容易与地气泡、草气泡等混淆难辨,因此要将各类气泡加以识别区分:1、鱼星鱼星,是鱼拱食时的地泡反应。一般是有区域性和移动性特点的。水下地面里原储存有一些气体,以气泡的形式聚集在泥土表层里,没有外力的作用基本上是不会释放出来的。鱼儿在地表拱食,包括虾蟹等在水底活动,都会触动地表释放出气体而形成了鱼星。鱼星的特点是:气泡大小不等,时有方向性位移,易受干扰,闻声而停。鱼星,是观察鱼类在水下摄食情况的凭据。不同的鱼类都有其不同的触发方式,鱼体的大小和数量多少的不同,其触动程度与面积反应在鱼星上也会有所区别。2、鱼泡鱼泡,是鱼体的吐泡现象。鱼张嘴闭腮时挤压出气泡,呈现无规律的单泡与组泡。凡是鱼泡则粘而不易散,在水面上滞留时间较长。3、地气泡地气泡,包括:地气、地星(沼气泡)。是地下自然释放出的气体,有规律地大小相同的串泡连发;大簇气饱间歇性的阵发与爆发。水泡到顶遇到空气即破逝,有时并伴有响声。且多伴有混浆水上泛。① 地气,在一定的地壳运动及其外界压力作用下,会从地下释放出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上泛。形状也是大小不等,并断断续续阵发,且位置固定不移。② 地星,多产生于春夏秋季的高温天气。在多淤泥、多腐殖质的静水池塘中(流水中也有),水下腐烂物质遇高温发酵,经过霉菌的分解作用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沼气。沼气不断泛到水面上来,此即是沼气泡——地星。地星有两个特征:一为散乱,到处乱泛,大小不等,而不会停止;二为固定在同一地点不移位。一般有地星之处,水中缺氧,鱼不摄食,无可钓获。4、草气泡草气泡,顾名思义,是光合作用下的草星气泡。一般会在艳阳热天出现。气泡体量较细小(1—2毫米)而成片均匀分布,并且会有规律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冒泛。可直观的反映出水底有成片的水草(苲草等),还可以按草气泡的范围及疏密程度来判断出水草的面积、厚薄与空隙处。二、诸鱼与鱼星的反映 1、鲤鱼:鱼泡,一般吐出的较少,且多为单炮,也时为双泡。在三级风左右的天气里,一般是持续性单泡出现。鱼星,多20来个气泡成团泛现,而且是大小不等且混合不匀,还连续不停断的似开锅;通常在无风无浪时,成团成片或带状泛起气泡,时而缓缓向前移动;拱泥时形成的泡多为簇团,还伴有植物碎屑和污浊泥水上泛。单个气泡体量越大,鱼体就越大;鱼星气泡成簇团的面积越大,鱼就越大(如超过半平方,至少是2000克以上的大鲤鱼),乃至形成气泡群连成片,说明水下鲤鱼集中成群。2、鲫鱼:鱼泡较小而数量少,多为游动单泡,有时也呈一大一小的双泡出现;位置不固定;吞食时鱼泡则不同,数量较多且集中在小范围内移动,并夹杂着密集细小的鱼星。3、草鱼:多双泡,个别单泡,数量不多,泡较大,如算盘珠;并成串冒出,大小夹杂,比鲫鱼的泡大而多;但不及鲤鱼多而不成簇团。4、青鱼:先冒单个蚕豆般大小的泡,然后连续冒数个泡。位置变换没有规律。有时出现沫糊状鱼星团,团中除有小碎星外,总有数个大泡搀杂植物碎屑同时浮起,一般泛起一两片后就消失了。雄鱼单泡较多,雌鱼连续泡较多。5、翘嘴:单个小泡,多为绿豆粒大小。6、鳊鱼:鱼星多为几个,或东一个西一个松散的黄豆大小的气泡,并且是陆陆续续冒出。因鳊鱼习性多单个游戈,不摄食时很少吐泡,吞食前容易吐气泡,吞食中也很少吐泡。7、鲢鳙:鱼泡与鲤鱼相近,但是大小泡更加不均匀,数量更多簇状成团连片而起密密麻麻,也似开锅,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消散。鲢、鳙鱼一般情况下不会冒泡,只有在窝内吞食饵料时出现。 8、黑鱼:长条形团状气泡小而密,唰的一声上升的快,消失也较快。多带有水底黑污泥物。 9、鲶鱼:成团状或条状,冒泡细细密密又多多,鱼越大,这种细泡的团状越明显,且不断移动。10、黄颡:嘎鱼,吐小组团泡,二两嘎鱼的鱼泡如玉米粒大小。11、泥鳅:细密,泡沫状成串上升。12、黄鳝:它的鱼星是头伸出水面呼吸后产生的,每个泡如豌豆大小,3-5个不等。13、甲鱼:是其在水底爬行产生的,鱼星颗粒不大,密集,成并列的双行带状排着或有圈状,因鱼大小而形成了带泡、圈泡的宽窄大小不等。且移动缓慢。·其它等等………略。 ·注:因地域、水况、天象等不同,而鱼星的表相特点有别,故不可一概如是而定论。(三) 知鱼情观察有无鱼星来判断有鱼无鱼,也并非绝对。如无鱼星而判断无鱼,那就是形而上学了,也是片面和不客观的。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而一般性则又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有时就会出现有鱼而无鱼星的现象。像在冰冷阴雨和温高酷闷以及南风无风等天里,也能钓上鱼来!那是由于趋温逐氧等原因鱼已离底了,但还摄食,应取适钓泳层之鱼法,只是相对的摄食强度较小而已;像江、河、湖、库、溪流或较大较深的野生冷水水域的鱼,就很少泛鱼星,可若在这种条件下施钓,如钓法得当,也照常会有很好的渔获。因而,从表面现象上来进行鱼星的识别,只是判断水域鱼情的方法之一。还有,区域地点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造成了鱼类的生活习性亦有所不同,故而难免有鱼星不同状的现象发生。因为是“鱼随遇适,时有变迁”,所以是“昨天的境遇今非同,现看析定不盲从”。只能是“临场随机而抉择,方能尽兴之渔乐”了。对其鱼星的研究解析有如:首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钓域内水中反映出有鱼花鱼星,则直观地证明了有鱼活动或正在摄食中,凡此时就是施钓佳机。至少在鱼类的自然摄食旺期是如此;并且大体上可以判定鱼品及大小,所以也是择钓的参选标示;如见窝子里冒出了鱼星就证明已经有鱼进窝正在觅食了,鱼群越集中,争食诱饵的现象愈激烈,摄食速度愈快,鱼泛星的现象也就愈盛。而不同的鱼类和水里的动物,包括龟、鳖、虾、蟹,都能泛出代表它们特征的鱼星上来。根据这些特征和鱼泡的形状和大小,就能判断出它是什么鱼、有多大等。其次,水域的不同、水质的差异、水体的深浅、土质肥瘦的不同等等,其地表所存气体的量也有所不同。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鱼的活动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这在鱼星的产生与反应上亦有所不同。要正确的判断鱼情,需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肥水塘水中浮游生物多,水下溶氧少,鱼的呼吸增加,水面鱼星多,但鱼摄食并不积极,水质瘦鱼星少,但鱼摄食积极。一般规律是:浅水塘鱼星多,深水塘鱼星少。肥水塘鱼星多,瘦水塘鱼星少。光面水域鱼星多而地气泡也多,杂草丛生水域鱼星少而草气泡多。再就是,这还要与季候时令、天相时段、气象变化等因素条件,都影响鱼的生活习性,应相对应地进行综合分析、观察。显而易见,像暖季晴空北风气压高爽的一天当中或有几次:卯、晨、午、酉、亥时(既5---9点、11—13点、17—19点、21—23点)的鱼星均会大量泛现的,而在冷天雾霾无风低压气闷的天气里,就只见鱼翻腾而不见了鱼星鱼泡了。以上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很复杂的“鱼星”现象。如能准确的根据鱼星来判断鱼群与鱼体的大小、多少以及鱼种等绝非易事,是需要相当的经验的,这就要看你的判断功力了。(四) 择钓径据星定点——也就是“人觅鱼踪找钓点,有的放矢选钓位”。通过鱼星的分布区域和群量多少而确定钓位的定选。观泡找鱼选点,靠的是娴熟的施钓技术。选用线组——就是据鱼星鱼泡大小与形状,而判断鱼品与大小来选择适宜的线组。“因遇制宜,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免留遗憾”。关键是如想钓大则须粗线大钩素饵钓慢而靠,若要钓多则取细线小钩荤饵钓快而小。随己意愿抉择。追星施钓——也属于是“人找鱼钓”及“逗钓”的另一种“断钓”(截钓)方法。因为鱼星常常时隐时现,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一旦发现鱼星的方位在施钓允许的范围以内,及时准确地判定鱼星移动的方向,须迅速操作递饵于鱼群移动方向之前30—50厘米处,或直接钓群内,以不失获鱼的有利时机。但要注意轻静操作,尽量减少声震惊动。下钩后,鱼群经过如无反应,亦即循续追星操作,必要时,在群中要稍微提拉引逗,以引起鱼对移动目标的注意力和诱惑力。以提高上钩率。 追星钓,一般具有有时间段性的特点。早晨和傍晚、涨水与雨后、水头及停流、时值仲春夏伏晚秋等,其钓效高是尤为明显的。像特别是下晚黄昏时段,是追星钓鲫鱼鲤鱼的契机。见鱼成群觅食移动,形成一片一片的移动鱼星团,此时,看星体量大小,须选用相应的粗线钩组挂适饵截星施钓,上钩率极高,必有大获。

钓鱼, 原创, 海阔天空, 天下, 欲望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认真的学习了一遍!!

很久以前

好贴,正在研究钓点的选择.对我非常有用.先收藏再留记号.以后要经常来看.

很久以前

好文章!!!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路过

很久以前

真不错,谢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再学习,好好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路过

很久以前

好贴,正在研究钓点的选择.对我非常有用.先收藏再留记号.以后要经常来看.

很久以前

楼主写得很好啊,学习了

很久以前

认真的学习了一遍

很久以前

正在研究钓点的选择.对我非常有用.先收藏

很久以前

好文章!!!学习了!!

很久以前

认真学习。。。。。。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认真的学习了一遍!!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