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调目,钓目,钩重,饵重之计算,纯理论请指点

danyynad2014-10-06 18:56:01

调目 单钩重目数 无钩调目 单饵重目数 双饵下压目数 剩余目数 上饵触底临界点

4 1 6 1 2 2 大于4

4 1 6 2 4 0 大于3

4 1 6 3 6 -2 大于2

4 1 6 4 8 -4 大于1

4 2 8 1 2 2 大于5

4 2 8 2 4 0 大于4

4 2 8 3 6 -2 大于3

4 2 8 4 8 -4 大于2

4 2 8 5 10 -6 大于1

4 3 10 1 2 2 大于6

4 3 10 2 4 0 大于5

4 3 10 3 6 -2 大于4

4 3 10 4 8 -4 大于3

4 3 10 5 10 -6 大于2

4 3 10 6 12 -8 大于1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这个清楚些ZAL4M(0)G6_R$SCT0WAFE.jpg(58.48 KB, 下载次数: 25)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3-11-20 14:33 上传[attach]482449[/attach][attach]482450[/attach]这个明了[attach]482451[/attach]点评[attach]482452[/attach]去冲浪这些理论上也许是成立的,在实际中还蛮难做到的。呵呵有更简单的方法;通过钩、饵的测重做到。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21 07:00[attach]482453[/attach]bingqig谢谢分享!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20 17:38

很久以前

进来学习的,理论终究还需要实践验证

很久以前

本帖最后由 草脚司令 于 2013-11-20 17:39 编辑 上饵触底目数=剩余目数+单钩目数+单饵目数对吧?简单一点上饵触底目数=无勾目数-单钩目数-单饵目数点评[attach]482454[/attach]66哈哈笑同意您的看法:“上饵触底临界目数=无勾目数-单钩目数-单饵目数”。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21 10:11

很久以前

liuxueyong 发表于 2013-11-20 14:33这个清楚些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我觉得网上的帖子很少提到钩重问题,上面的数据可以帮助了解,双饵在水下的状况,有些人认为钓到四目双饵就到底了,请仔细看看上面表格的数据就会发现,有些情况甚至超过调目都有可能上饵没触底。看了李老师的无钩调漂视频确实有用,很科学,就是测钩重太麻烦,我想到另一个办法也可以近似测出钩重,比如我们空钩调漂为4目,拿一个同型号的鱼钩轻轻挂在铅皮上或卷在铅皮里,这时我们在放到水里时,如果4目变成2目,那说明无钩调目的位置应该在8目。这样不是还要简单,不用剪钓子线再装付新的,回家还要绑。点评[attach]482455[/attach]dxmjb谢谢分享。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1-20 21:41

很久以前

liuxueyong 发表于 2013-11-20 20:40我觉得网上的帖子很少提到钩重问题,上面的数据可以帮助了解,双饵在水下的状况,有些人认为钓到四目双饵就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新手上路,还不能发帖咨询一大堆问题呢~

很久以前

liuxueyong 发表于 2013-11-20 14:33这个清楚些这些理论上也许是成立的,在实际中还蛮难做到的。呵呵有更简单的方法;通过钩、饵的测重做到。

很久以前

看了就头痛,我是这样调的,单饵压几目+钓目就行了。

很久以前

草脚司令 发表于 2013-11-20 16:48上饵触底目数=剩余目数+单钩目数+单饵目数对吧?同意您的看法:“上饵触底临界目数=无勾目数-单钩目数-单饵目数”。

很久以前

写得太好了,顶一个。

很久以前

休闲野钓,不用太注重饵重,钩重,看得是子线的弯曲度,如果子线是直的,就会很灵敏,子线弯曲的就迟钝,大概就可以啦

很久以前

感谢发表.学习了.

很久以前

饵重调目高,饵轻调目低;搓饵调目高,拉饵调目低;重饵信号大,轻饵信号小;搓饵信号大,拉饵信号小。所谓调高一目也叫高,低一目也叫低。钓也是这样,在应用中,鱼情决定运用。我们不要老在一句话,一条应用中去唠唠叨叨,钓鱼,是一项非常全部

很久以前

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财产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顺便帮LZ把贴子顶上去。而且好多时候我在这段回复之后,也会再回复一个有内容的帖子,请不要鄙视我:-)

很久以前

收藏了,多谢分享,明年钓鱼实践一下。我是个爱学习的小孩子:-)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