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性
1、调性的三定义
其一、最早接触理解并沿用至今的手竿单纯调性定义为:软调、硬调(基本55—46调),超硬调(37—28范围),极硬调(19调以上,基本抖动不弯,其中又有:1—9H硬度区分)等;
其二、对并继竿分
本调子———大概雷同于软调硬调的55中性调子;
胴调子———46调;
先调子———大概与超硬调相同;
战斗竿———极硬调罗非竿的另一种称呼;也有人说:是指非竿中的精品。
其三、钓竿的调性应包含:自重、钓力、弹性、韧度、手感及恢复性等子内容;并提出长、细、轻、挺、强、灵、定等七种钓竿性能综合评定的术语。
2、硬度
同样28调性的竿子,鲫竿与鲤竿应该具有截然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之一就是用手轻晃竿子时,软硬不同。虽然主弯曲部位都出现在竿子前往后的28区域,但随晃竿力量的增大就能发现,扩展延伸的“随晃部分”之反弹力不同。也预示着钓竿的竿壁薄厚不同等。应用到实战当中的表现自然就是:允许范围内同样大小的鱼儿上钩,软硬不同的竿子弓展程度不同,韧度不同,钓力不同等。(有些老牌鲤竿,比如:嘎玛嘎鲤,虽然也叫28调,但轻晃却是不易弯曲的。它的 “28调性”是在指定标准控鱼时反映出的弯度,这与咱国内一般认识不同,但主要也是硬度方面的差别。之所以单独提到硬度,仅是凭感觉的一种基本判断经验。拿到手里一根竿子,初步轻抖一下,便可判断大概适用范围。
3、各种调性的竿子基本适钓鱼种
目前生产的长节鲫竿鲤竿大部分属于超硬调的;长竿属于极硬调;短节竿原名应该叫溪流竿,现在各种调性的都有生产等。
老说法有:硬竿钓小鱼(求快),中硬竿钓中型鱼,软竿钓大鱼等。
新说法有:求稳和休闲目的则鲫竿钓鲫,鲤竿钓鲤草鲢鲂通杀等等。
另一新钓法有:鲤竿钓鲫鱼,非竿钓鲤鱼,甚至非竿飞鲫鱼、漂鲤鱼等等(突出一个快字)。
4、调性的内在含义
高质量的超硬钓竿,不论竿子多长,都应该达到最初设计的28或37等调性要求,这应该是由多套生产模具、设计水平及厂家的负责精神来作保证的。市面上不少款的手竿可以发现:3.6米的28调挺好,再看同款4.5米的竿子就不是一个调性了。这是用一套模具生产全部尺寸竿子的弊端。调性的其它内在含义很多。调性定义包含:自重、钓力、弹性、韧度、手感及恢复性等子内容”的说法并不为过。
(二)自重
3.6米竿自重手感并不突出,市面上的鲤竿,自重从80来克到130多克的都有,一般体力的人基本还能承受。但4.5米鲤竿,自重和手感的问题就出来了,随着竿体加长,前沉坠手现象明显突出,哪怕上下仅有10克的重量差距,对于“台钓”这种抛竿频率很高的战法而言,也够您受的。
(三)钓力
钓力值大小一般与竿种、壁厚、用材、手感等因素相关。 其实,如果不考虑其它性能指标,单纯把竿子做得很结实是容易办到的!
举个简单对比例子:
某款鲤竿4.5米———净钓力值≥1500克———自重130克;
另款鲤竿4.5米———净钓力值≥1500克———自重190克。
该两款竿子都是被钓友公认的强度一流的竿子,两款竿子净钓力值相当,但竿体自重却相差50克。
竿体自重的大小基本决定于选材,较高吨位的碳布:织法科学紧密,受力强度高。竿层不必卷得很厚,强度已经能够达到要求。同时,碳布纤丝之间的“缝隙”紧密,在竿体成型过程中,不会“掺入”过多的树脂等等。低吨位(或质量差)的碳布竿材,本身强度系数不足,只能靠多卷几层弥补,自重必然增加。
(四)手感
同样自重的两款竿子,会因厂家的生产技术,用材设计分配等不同,产生大不相同的手感。手竿整体重心应该靠后,在不影响其它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手感轻灵。有的手竿单独体验手感还行,但假如有更好的手竿在旁,上手一比,立见分晓。
(五)韧性(弯曲强度)
渔具老板经常会推荐或允许一种试验钓竿强度和韧度的卖家“方法”,就是抓着竿梢软绳,握着竿把向上挑竿体验“强度”。
(六)弹性
竿子弹性与调性是相辅相成的,也与硬度相关。好调性好弹性的手竿,能自觉对鱼施与恰到好处的反弹力。鱼逃竿进,鱼静竿收;钓小鱼不硬,钓大鱼不软;腰力充足,张弛有度;可无形中节省很多“人力”的。同样的鲤竿,有的较“软”,控鱼艰难,擒鱼费时。 过硬或“楞硬”的鲤竿:无异于人和鱼之间一对一的直接较阵,虽控鱼得力,但力在人体。此等硬竿,技法生硬线弱的话,很容易挣断。还有一点:全竿整体硬度、弹性的良性分布非常重要,这对钓竿生产厂家来说,应该又是一项技术成败的检验。某款名声不错的鲤竿,一二节过软(尤其以3.6米竿明显),基本表现为:小鱼28,大鱼来了还是28?此即所称:点头不哈腰式的假2-8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即是,全竿弹性、硬度分配不均!前边软,后边硬。前后节之间传力脱节,整竿受力完全集中到了前面,大鱼上钩,已全凭前部一二节的局部 “顽强韧性”在与鱼抗衡。
(七)恢复性
钓竿控鱼受力不可避免,随使用时间延长,也必有疲劳年限(会有越使越软的感觉)。钓竿过度受力后(甚至多年后)仍能保持很好的调性弹性———即恢复性和抗疲劳特性,当为好竿。
认真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起早贪黑 于 2012-9-10 14:47 编辑 杆子调性的区分要依靠起钓重量,有资料称当施加单位重量时,杆子弧线与水平线切点(弯曲最高点),作为调性区分点。不同重量,杆子的最高弯曲点不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是搜遍网络,也没有找到这“单位重量”到底是多少。所以,调性还是个概念。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肉”一下。
学习了。对杆又有了新的认识!
谢谢分享!..........
楼主很专业,写得很好!
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财产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顺便帮LZ把贴子顶上去。而且好多时候我在这段回复之后,也会再回复一个有内容的帖子,请不要鄙视我:-)
收藏了,多谢分享,明年钓鱼实践一下。我是个爱学习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