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蚯蚓或红虫试试,如果钓不到就是密度太低
最近鱼产子,很多时候边上有鱼就是不开口
改用蚯蚓
气候原因
第一,水太浅,第二,线组太大,竿太硬,鲫鱼用0.8+0.4就可以,第三,钓太顿了,有水草,钓太顿,饵料落入水草里鱼吃不到饵,应该调高目钓目,第四,饵料味型,饵料单开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适当加些辅助饵在里面
用红虫钓
钓浅不行钓深,饵料单一雾化不够。天气变化也有影响,但我们钓鱼人是活的,各种情况都会遇到的,只看你会不会变通。
春季钓鱼早中晚不同时间钓点,水层离岸远近不同,从早上水温升高从上层开始 到底层,因此,早上钓底层鱼,中午前后钓离底,傍晚时间钓底,离底宜采用拉饵,底钓宜采用搓饵。
红虫蚯蚓,野钓不要死守
水库钓鱼还是用天然饵料
拉红虫
现在温差太大
钓无定律,这是钓鱼界最适用的一句话了。其次就是钓鱼的基本功。其它任和大师说的经验和技巧都不是万能的。什么春钓滩,冬钓潭,那个季节吃素,那个季节吃荤 等等,都是指一般情况下。有些特殊情况下那些真理却是错的,如去年八月份 ,我们家乡发大水了,河堤都破了好几段,许多养鱼池都淹了,鱼都跑到河里去了,平常在这野河钓,都是用蚯蚓,红虫,荤饵的。但那个时候这些平常用的饵都不管用了,只能用原塘颗粒 ,因为此时野河里都是池塘养的鱼,是吃原塘颗粒长大的。而且还有一个怪现象 ,一到天黑鱼就停口,因为我们这里养鱼晚上从不喂鱼。这就很好解释我们在作钓时经常会碰到一些违反钓鱼定律的事出现。所以你的情况很正常,要结合你当时的具体因素去分析原因,如当天的天气,前两天和后两天的天气,地形,位置,饵料,线组,钓法等等等等
过来学习了
建议支两根杆,深浅各一个,灵活应变。饵用红虫或蚯蚓,口好的地方又会有小鱼闹窝。
换钓位
走水是一方面,饵料味型不够也是,还有也可能是水草太多导致鱼进不了窝
多打几个窝,饵料用得不对位,建议用老版本的蓝鲫(香腥)再加点虾粉和一小袋装的来得快鲫(粉末状的,放一小点足够)。主要是要灵活多变,个人觉得台钓有很多人怕麻烦,一个钓位守到死,没有传统的多变化
里面有鱼吗?一`条观赏鱼都上了
钓点做窝子有鱼泡么?我估计偏少,一米不到的水大白天很浅水温太好也不会来鱼,建议换个钓钓点试试水深一米五到二米五的深度,线组可以偏小1+0.6,调5钓3,窝子必须少打勤补窝,少用玉米粒跟麝香米,多加点麸皮之类的做窝子,虚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