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鱼饵和坠子在同一垂直线上——台钓的弊端之二(转)

stone00522014-10-06 01:42:01

.

  大家都知道,野外的所有动物为了生存,时时刻刻在警惕着,特别表现在动物的进食上。在它们感觉到没有丝毫的危险时,才小心的吃进食物。

  在坠子、鱼饵和浮漂的搭配上,台钓的要求是:鱼饵 坠子 太空豆 连接环等的重量,要等于浮漂的浮力。其结果是,当鱼饵刚刚接触水底,坠子始终在鱼饵上面的某一位置,并且鱼饵和坠子永远在同一垂直线上。

  这样的话,问题就随之产生了,1,鱼在吃饵时,在饵料的上面始终有一个晃晃悠悠的坠子,坠子在鱼饵的上面并且一直不停的晃动,是很容易把鱼吓跑的;2,鱼饵连接坠子、浮漂的鱼线在同一垂直线上,就造成了鱼在吞饵时,连接鱼钩的子线碰到鱼的上嘴唇,子线对鱼的吃饵产生了阻碍的作用,鱼会因为子线的阻碍而警觉的弃饵游走。

  再看看传统钓法,坠子的重量略微大于浮漂的浮力,{子线用的是非常柔软的、区别于主线的多股尼龙软线,子线的长度根据垂钓鱼的大小而定(或6厘米或5厘米或4厘米)},其在水中的状态是:坠子刚好沉地落地,子线和鱼饵都躺卧在水底,也就是说,子线始终和主线是垂直的,鱼在吃饵是,主线和坠子离鱼饵较远,并且子线也非常的柔软,鱼在吞饵是不会感觉到子线、坠子以及主线的存在,大大的提高了咬钩率和第哦啊获量。

  当然,不少的钓友也许会问,在鱼塘里,用台钓的方法也钓的很多呀,提醒钓友不要忘记,野鸡、野兔、野猪、野鸽子的警觉性与家鸡、家兔、家猪、家鸽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鱼饵和坠子在同一垂直线上,坠子的晃动和鱼线碰鱼的上嘴唇影响了鱼的吃饵,乃台钓的弊端之二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所以要长字线,细子线嘛,目的都是一样的!理解不同罢了!

很久以前

现在传统钓也学习台钓的线组调法,目的是灵敏灵活的控制线组,传统钓铅坠到底灵敏度很差也不好灵活的控制,你说子线问题,其实台钓的子线比传统钓的更讲究都会选用比主线小很多的子线而且更柔软不存在吃口问题,台钓的线组调标基本上调的非常灵敏的鱼一吸基本同时提杆中鱼不会让鱼有吐出的机会,而传统的线组钓的比较钝有很多不足。

很久以前

讲的很有道理,但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用台钓的方法

很久以前

原帖由 流泪的鳄鱼 于 2008-11-15 09:53 发表 所以要长字线,细子线嘛,目的都是一样的!理解不同罢了! 同意

很久以前

铅坠沉底,缺点是太迟钝了。不能即使了解鱼进食的状况,只能钓贪心,迟钝的鱼。个人觉得,空心铅坠沉底,确保鱼线可以适当滑动,似乎更好一些。

很久以前

如果钓底或是调平水,饵和坠就不在垂线上了。

很久以前

讲得很有道理,前次我就用台钓不理想后改用传统钓,效果确实比台钓好!

很久以前

原帖由 ooolove77 于 2008-11-15 21:37 发表 [attach]474546[/attach]现在传统钓也学习台钓的线组调法,目的是灵敏灵活的控制线组,传统钓铅坠到底灵敏度很差也不好灵活的控制,你说子线问题,其实台钓的子线比传统钓的更讲究都会选用比主线小很多的子线而且更柔软不存在吃口问题,台钓 ... 快点再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不懂乱评论台钓双钩正常情况下下钩躺水底 离上沟6公分左右

很久以前

钓无定法,能上鱼就是好方法。

很久以前

要根据不同水情 不同人群而论 传统钓与台钓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谁也不能独霸一方

很久以前

用长、软子线就可以,现在子线有的长达80公分。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