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关于调漂的一点感想!

武汉许先生2017-04-05 00:20:50

刚刚看小崔的调漂视频,也看到论坛中很多钓友在咨询调漂的问题,有感而发,写下一点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假设一套线组在水中向上的浮力值为A,这个A主要是浮漂的浮力以及太空豆的浮力。

向下的下拉力为B,这个B就主要是由铅坠的重量以及线、八字环、子线、鱼钩的重量产生的下拉力。

在整套线组中线、浮漂、太空豆、铅皮座、八字环、鱼钩 这些组成部分的作用力,不论是向下,还是向上,基本上(为什么说基本上,因为浮漂吃水那么就会改变力的大小)都是固定值,我们能改变的就是铅坠的重量,通过减少或者增加铅皮来达到A和B的一种平衡,从而实现我们的垂钓要求,最常见的也是大家问的最多的调四钓二。

第一种情况 A = B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平水,因为A=B,就是整套线组在水中都是处于一种悬浮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上拉浮漂,加长浮漂和铅皮之间的主线的长度,因为水面的深度不变,但是线的长度在增加,那么子线带饵料会下降,浮漂会上升。如果一根子线钩和颗饵料接触水底地面,那么浮漂自然就上升出水面了(具体上升多少,看钩的重量以及饵料的重量,我们假设一钩带一饵上升1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调平水调一目\二目。

第二种情况 A>B

跟上面一样,当浮漂调整为平水以后,我们继续减轻铅坠的重量,达到A>B。那么浮漂因为上升的浮力大于下坠拉力会露出水面,A和B的差值越大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也就越多,这里我用最常用的调四来举例。我们通过精准的修剪铅皮,达到浮漂露出水面四目。这个时候整套线组也是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A的值稍微大于B的值,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铅坠与子线悬浮在水面以下,但是还没有接触水底地面。

这个时候调的过程我们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找底!

找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双钩挂搓饵、下钩挂铅皮、下钩挂橡皮... 等等!

不管怎么样的方式,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钩上增加重量,破环上浮力A和下拉力B之间的平衡,达到一种A<B的效果,至于为什么是在钩上增加而不是在铅皮座上增加,因为我们挂饵是挂在钩上,我们只需要钩到底,而且通常是下钩到底。

当A<B以后,拉力大于浮力浮漂就自然会下沉,只有当钩接触地面以后,水底地面承担了钩上物体的重量,让A=B 重新让整个线组处于了一种平衡状态,这时浮漂稳定在水中,这个时候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应该是 挂了东西的钩是落在地面的,没有挂东西的钩是悬浮在水中,我们通过上拉浮漂,让浮漂露出水面两目或者三目(还是调四钓二举例)。

拿掉挂在钩上的物体,挂上饵料,重新入水,通过微调达到你想要的钓目。这就是咱们常说的调四钓二。

第三种情况 A<B

我们还是从平水开始说,当平水的时候A=B,这个时候我们在铅皮坐上稍微的加上一点铅皮,可能只需要0.2克,那么就成了A<B了。由于下拉力的作用浮漂就会沉入水里。A<B 当差值越大的时候浮漂就沉入的越深,一直到铅皮座接触到水底地面。

这样的情况现在也越来越多了,最直观的就是流水里走漂的时候我们钓滑铅。如同船和锚的关系,船停在水面,放下锚,锚的作用就是固定船不随水流走。这里船就是浮漂,锚就是铅皮座。为了增加整个线组的稳定性,我们会让A<B,让整个铅皮座接触水底地面,然后上拉浮漂,露出水面(你要多少目就露出多少目)。如果这个时候鱼儿吃饵,鱼儿需要拉动整铅皮座的重量才能让浮漂有信号,为了减少鱼儿的负担,我们需要将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拉开一小段距离,让主线能在铅皮座里面滑动,这样当鱼儿吃饵时,它不需要拉动整个铅皮座浮漂也会有信号出现。

以上三种状态就是我们在垂钓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使用最多的。

下面我在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几个

1.调几钓几 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调四钓二并非万能, 调几的过程就是通过修剪铅皮让B的值减小的过程,咱们比如A=1 那么当B=0.9的时候可能浮漂只有1目露出水面,B=0.8的时候浮漂可能露出了2目,那么A和B的差值其实相当小,只有0.1或者0.2,这个时候鱼儿吃饵,稍微的触碰饵料,施加一点作用力,A与B之间的作用力就出现了变化,浮漂就会出现信号。这就是咱们说的钓灵。

A和B之间的相差值越小,破坏平衡需要的外力就小,整套线组就处于一种相当灵敏的状态,鱼儿的一点点动作都会在浮漂上反应出来。

那么我们继续加大这个差值,A=1 让B=0.5 或者B=0.3 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浮漂就会露出6目甚至8目,A和B的差值就相当大了,想要让浮漂有动作,鱼儿施加在饵料上的作用力就需要更大,这也就是咱们说的钓顿。

至于钓灵还是钓顿,这个就需要钓友在垂钓的过程中自己把握了。

2.当你钓滑铅的时候,通过观察水流,可以选择吃铅量不同的浮漂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就如同大船用大锚、小船用小锚一样,目的就是当你的线组入水以后,饵料的落点不会随着水流的变化而变化。

3.找底,野钓环境复杂,水底地面坑洼凹凸不平这是很正常的,很有可能找底的时候第一杆下去是2目第二杆下去就变成3目了,那么一个就是多练习抛竿的技巧,尽量让饵料的落点变化不要太大,在一个相对平整的范围内,二个就是钓离地,让饵料离开水底地面2~3公分的距离,保持双饵悬浮,因为饵料没有落地,所以不管水底平整与否对浮漂的目数就不会有影响了,这也是一种钓浮。

以上纯属个人说法!

希望大家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写的很清楚,具体到应用中,用漂的大小,吃铅的大小,线组的大小,鱼饵的大小。即使同样的调4钓2或者调平水钓一目,最后效果都不同。不能生搬。往往看到钓友用1.5以上的主线,17目的大漂调平水来钓小奶鲫,问为何出口不明显。

很久以前武汉

写的不错,很好的答疑解惑贴。

很久以前烟台

点赞加油

很久以前武汉

很详细

很久以前南阳

调平水就是最灵敏的状态了是吗?

很久以前渭南

调平水钓两目是调灵钓顿,此时是一饵躺底一饵落地状态!

重置昵称_BQiEkj3u

调平水就是最灵敏的状态了是吗?

很久以前武汉

CAD不错

很久以前开封

字好多,眼花了,个人理解,调目对应饵重,钓目对应吃口,都可以慢慢来调整的。

很久以前黔南

@楼主 如果一根子线钩和颗饵料接触水底地面,那么浮漂自然就上升出水面了(具体上升多少,看钩的重量以及饵料的重量,我们假设一钩带一饵上升1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调平水调一目\二目。 这句话有问题吧?平水太上饵料怎么浮漂上升?

很久以前成都

@楼主 。当A<B以后,拉力大于浮力浮漂就自然会下沉,只有当钩接触地面以后,水底地面承担了钩上物体的重量,让A=B 重新让整个线组处于了一种平衡状态,这时浮漂稳定在水中,这个时候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应该是 挂了东西的钩是落在地面的,没有挂东西的钩是悬浮在水中,我们通过上拉浮漂,让浮漂露出水面两目或者三目(还是调四钓二举例) 这个为什么是上拉浮漂使其漏出两目?

很久以前成都

这里我们设定水底地面平整,那么水深是不变的,当我们上拉浮漂的时候,实际上是增加了浮漂到铅皮座之间的主线长度!

再也不d宝

@楼主 如果一根子线钩和颗饵料接触水底地面,那么浮漂自然就上升出水面了(具体上升多少,看钩的重量以及饵料的重量,我们假设一钩带一饵上升1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调平水调一目\二目。 这句话有问题吧?平水太上饵料怎么浮漂上升?

很久以前武汉

主线长度增加,水深不变,那么子线向下,浮漂向上!当主线长度大于了水深,那么浮漂不在变化,铅皮座躺底,中间主线弯曲

再也不d宝

@楼主 。当A<B以后,拉力大于浮力浮漂就自然会下沉,只有当钩接触地面以后,水底地面承担了钩上物体的重量,让A=B 重新让整个线组处于了一种平衡状态,这时浮漂稳定在水中,这个时候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应该是 挂了东西的钩是落在地面的,没有挂东西的钩是悬浮在水中,我们通过上拉浮漂,让浮漂露出水面两目或者三目(还是调四钓二举例) 这个为什么是上拉浮漂使其漏出两目?

很久以前武汉

受教了!那么调四钓二蚯蚓怎么才能钓底呀?

武汉许先生

调平水钓两目是调灵钓顿,此时是一饵躺底一饵落地状态!

很久以前渭南

比如说你下钩用橡皮,或者小铅皮找到底以后是2目,你挂蚯蚓以后入水是2目或者3目,只要大于2目了,就说明你的下钩已经到底了!

重置昵称_BQiEkj3u

受教了!那么调四钓二蚯蚓怎么才能钓底呀?

很久以前武汉

明白了!谢谢大师!

武汉许先生

比如说你下钩用橡皮,或者小铅皮找到底以后是2目,你挂蚯蚓以后入水是2目或者3目,只要大于2目了,就说明你的下钩已经到底了!

很久以前渭南

学几何算数啊,有些教条了吧,不过看着很专业……

很久以前日照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