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晚上研究出浮漂调钓公式。瞬间感觉原来当初应该去清华。是时候狠狠表扬自己一波了。公式几个数据如下 分界线=调目?下钩重?上钩饵重。
?是±,给个表情自己琢磨下~
还有温度影响 不是完全数学物理的问题
温度重新验漂撒~
了不得的“才华”,我们水平低,还没看懂这“公式”。
钓目在分界线以上是一触一悬。在下是一躺一触
这个公式可以的,但最后面的(上钩饵重)改成(饵重)最好,要不容易让人理解为钩饵重(钩+饵)的总重
看来有识货的。。不小心打错了。见谅
调4钓2是一个生板的公式。浮漂就是秤杆。真正需要做的是自己调节饵料状态,掌控饵料重量,雾化或者脱落时间。到底状态就不难破解了。我是菜鸟,但我自信这个理论
能把调漂理解到这不容易了,虽然只是理论但没有理论我们又如何去实践,名字很喜欢(纸上谈浮漂)后面可以加上大师俩字了
传统调4钓2本质就是一饵触一饵悬。木有多大意义~
真正大师说话就是不一样。听着贼舒坦。谢谢大师支持。另外我还有两个公式上钩拉力跟水底承受力~
说的也没错,但也得是在理解调漂的前提下,不理解调漂再加上饵料雾化就更加晕头转向了,你提到的饵料雾化脱落时间比这调漂更深奥了
别乱叫啊我还在学习中,后面说的没太看懂,上钩拉力指的是?
不用后悔,你完全不用去。
调2钓1 调4钓2 调8钓2 这只是一个漂下降翻身的速度和灵敏度。调的目数越高,漂的浮力越大,下降缓沉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饵产生的拉力越大。通常是试探鱼层找接口。最后铅皮少了,会产生饵料悬浮。正常调4钓2还是调6钓2,饵都是会触底,只是下降的速度变慢。鱼一吸饵,漂的反应也会扩大,太灵有口抓不住,也是这个问题,轻微的搅动,产生信号。
还有漂的型号。 慢慢研究
上钩拉力就是上钩子线承受的力。刨去剩余浮力不谈,上钩拉力大比拉力小的位移相同距离浮漂产生变化大还是小。
我感觉我还能去进修下~。不考虑你的钩重,你的上钩单饵重量如果拉不下去你浮漂的2目。你调4调2上钩永远到不了底
对,形状启动有快有慢
我的理解能力有限,你这可累坏我了,看了N遍貌似明白了,个人感觉拉力小(钩饵被地面承载多的)的会大些,但如果子线都是垂直的应该差距不大吧,也不是道我理解的是你说的吗
呵呵你的观点和我一样,但不知道对错
我只鼓捣出公式来,没验证明白~比如同样线组,同样饵。根据公式调3调3拉力是2 调3调5拉力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