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伴随我三十多年一直是我的一大嗜好,只要空闲,必去河边,已经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八十年代,物资奇缺,钓鱼就是为了改善生活。那时上学不像现在,空余时间较多,作业很少,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必钓一两个小时。鹅毛梗作漂,尼龙线作线,缝纫针用火烧成弯钩,再到邻居家砍一根竹子。一套钓组就这样成形了。现在想来快乐无限。饵料就是米糠加点菜籽饼拌点菜油,打上三五个窝,挖几条红蚯蚓,黑的也行。那时鱼资源也很丰富,每天钓鱼,三五碗鱼汤还是能钓到的,况且没污染,鱼都是金黄金黄的。想想都很幸福。
九十年代,考入大学后,钓鱼时间急剧减少,但每年寒暑假必去钓鱼,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每个乡镇企业多了,但鱼资源少了,污染越来越严重,只能不断寻找新的河流作钓。此时的钓组也改进了不少。尼龙线、节竿、朝天钩、简易浮漂构成了九十年代钓组的特色。此时也知道用丁香山奈泡酒拌饵作钓,钓获总比他人多了很多。(当时这就是秘方,一般不外传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台钓在大陆流行开来。钓箱、炮台、调漂、商品饵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也顺应潮流玩起了台钓,每次出钓大包小包长枪短炮一大堆,一玩就是一整天,累并快乐着。每天看很多文章和视频,学着大师们调饵调漂,和钓友们讨论切磋钓技并分享着快乐。鱼钓得一大堆,很多送人,少部分几条留着烧汤。
而今已是不惑之年的我,钓鱼更加理性。不再长枪短炮一大堆了,就是一竿一包一鱼护。钓时不再超过三小时,坚持择天而钓,钓大放小,以不影响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为原则。
钓鱼以娱而渔,适可就行。不强求鱼获,不牺牲健康,作为一种兴趣,可终身相伴。
2017年2月18日”雨水”之季,爱钓欧巴巳时执笔于办公室。
抢个沙发,心态最重要!
感悟人生真谛
言之有理
年龄越大,钓鱼越简单。
顶上首页
谢兄弟抬举
南通那里啊大师
赞一个
质疑你的钓龄?你才三十岁小伙子一个!
不错,你的钓鱼人生与我一样。年龄相仿,钓龄差不多。鱼获多少无所谓,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结交了朋友。
深有同感!
80后的小伙,有了人生感悟!很值得赞!我也是80后的,真的很喜欢坐在河边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
我是70后的,和80后的经历大体相当
,听勇儿大师说你经常和他一起钓,再次有空一起钓
三十几没过了,四十了
如东
漂亮的感悟 顶上首页
膜拜
看来看去总觉得少了一样,原来是 车!
好的,有好地方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