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高自己鱼获,提高钓鱼水平的方法太多了。制饵、选位、打窝、观漂……钓鱼的每一步里都有上百种经验技巧要磨练。我觉得,对于刚接触钓鱼的钓友们来说,关键并不是能做好什么,而是要明白自己别做什么。今天,我就来说说钓鱼时不该做什么。
1,钓鱼没有目标鱼。不同的鱼在栖息环境、进食偏好方面的习惯不一样,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垂钓目标,从选位、制饵、钓组搭配等各个方面去为自己的垂钓对象鱼做准备。有些钓友总是觉得多带几种钓饵和钓组就有可能多上各种不同的鱼,他们认为高手钓鱼可以随性写意。殊不知,越是经验丰富的钓友,钓鱼时的主攻目标鱼越明确。钓鲫鱼用小钓组、配腥香饵,钓鲤鱼用中钓组、配大颗粒饵……高手们都是这么做的。一旦你钓鱼前不根据目标鱼的大小定线组、根据主攻鱼的摄食搭配饵料、各种钓具搭配混乱,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无所获。
2,钓鱼不看天气。气温和气压对于钓鱼的影响太大了。老钓手几乎没有钓鱼前不看天气的。同样的饵料选位和技巧,前一天能满载而归,后一天就可能颗粒无收,这就是天气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夏秋季的雨前、春季的雾霾天很难钓到鱼,因为这些天气都有显著的特点---气压低。低气压会导致水里氧气不足,鱼没口。相反,雨后或者一些有风有浪的天气反倒很好钓鱼,因为水中含氧量高,风浪还能带来食物,鱼群很活跃。当然,如果风浪太大或者气温很低,鱼就又不好钓了。了解出钓日的气温气压可以看天气预报,如果不太相信天气预报可以在家养一缸金鱼,早晨喂一点儿鱼食,根据鱼口的好坏来判断适不适宜出钓。
3,惊吓扰鱼。一般经常钓鱼的人都会明白钓鱼时要安静的道理,在钓场上高谈阔论、大声接电话、东游西走的人大都是新手,一旦出现就会得到别人的鄙视和制止。然而,扰鱼的因素可不只包括声响,还包括光影和动作。老钓手们大都习惯向阳或者侧阳而坐,这样人影和竿影不容易出现在鱼窝附近的水面上,以免惊吓到准备开口的鱼。同样,在手抛打窝、补窝时也要注意,不能大块大块地往水里扔,否则鱼群会被直接吓跑,甚至一两小时内都不靠近。除此以外,钓鱼时有大鱼上钩,一定要先把它拖出鱼窝一段距离之后再开始遛鱼。鱼没有那么蠢,它们看到同伴吃了饵料开始挣扎,即便不被吓跑也不会再开口,窝子也就废了。
4,没有耐心,不讲“渔”德。钓鱼是一项需要有耐性的运动,胖哥从来都不是很推荐没耐心的人钓鱼。我周围有这样的朋友,开钓后十来分钟不见动静就开始焦躁,急着换钓位、换钓饵、补窝料……最后折腾几个小时颗粒无收,再发脾气摔竿子。说真的,十几分钟都坐不住还是甭钓鱼了,胖哥我钓鱼十来年,一两个小时没鱼影的事情遇到多了。有钓友会问,那半天不见鱼口不就应该考虑换位换饵吗?是,这话没错,可是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打窝子后一般窝子“活”起来都要二三十分钟以上,下竿后半个小时才开始有反应是正常现象,即便是真的没鱼口,换饵料也必须要换种类和味道接近的饵料,突然从清香转到腥香,鱼敢吃才有鬼了。另外,更换饵料不能太频繁,因为自然界并不会频繁出现太多味道前后差别极大的饵料,换的频繁了会让鱼不敢开口,那样你就只能更换钓位重新打窝再来了。此外,不讲“渔”德的情况在钓场里也很容易遇到。对于一些好奇观摩的人,胖哥素来有好脾气,互相小声聊几句还是可以的,说不定还能成为朋友。可是偏偏有一类人非常令人讨厌,比如那种看到别人上鱼好就凑过来蹭窝子的人。如果我钓完走了,窝子你随意用,可人家正在钓着呢,你把鱼竿凑过来是什么意思?胖哥见到过很多次为这种事吵架的情况了。钓鱼原本就是一种有修养的活动,既然想玩儿,就要守规矩嘛,为了几条鱼败坏自己的人品,与他人交恶,真的犯不着!这样就算你成为了绝世高手,也只能是人见人厌的欧阳锋,绝不可能成为人人赞颂的洪七公。
私人赠送![忌大动作]起竿大动作,钩变型!溜鱼大动作,断线,钩变型,断钩的立马用同一牌子的钩全部打窝,对引大鱼有神奇吸引力!
兄弟,上车!咱爆车去!
文才不错,顶一个……还是沙发
好!
楼主装备强大。
路过,学习下
强大的楼主这是要干啥
我学习了,觉得有用就分享给钓友啦,大师请无视
我还是学徒
頂你。
有鱼没鱼,来了一坐就是一天。。
的确,新手必备
牛比透了
有理
我最恨那种你钓鱼他就在旁边大声乌气说话的人,你说他他还不高兴。
分析的有道理
每次必坐八小时以上的路过,最长时间下班后睡三小时钓二十个小时。台钓!
这不是刘胖吗
不见口也能坐七八个小时
昨天一下午没口,愣是坐了一下午,心里还想呢:钓鱼的都是自己玩自己,这不,一钓一线一竿一个人玩了一下午,不是自己玩自己吗
为娱不为鱼,钓品为上。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