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如何应对钓鱼断竿问题

狼虎2017-02-07 12:53:10

很多钓友在垂钓过程中都遇到过断竿的情况。一般来说,钓友往往会把断竿的原因归结为鱼儿过大、过重,或者是鱼竿的质量不好等。

因此,不少钓友在处理断竿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就会选择换钓鱼竿或者是选择垂钓其他种类的鱼儿。

鱼儿的体形大小或者是鱼竿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鱼竿使用寿命的长短,但是这并不是鱼竿断裂的唯一原因。鱼竿断裂还有很多钓友在垂钓操作方面操作不当的原因,而这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避免的。

第一,钓鱼者在提竿的时候要注意提竿的力度。

很多钓友在发现浮漂发生一定位移的时候,往往不能控制内心的洪荒之力,就会突然提起鱼竿。这样一来,由于鱼竿本身承受不了钓友的这种突然而来的洪荒之力,很可能就会出现断竿的现象。

想要纠正这一现象,钓友在提竿的时候,就要注意手腕的发力点,不能过急或过猛,而是应该合理使用手腕的力量,减少鱼竿受到过重压力的可能。

同时,钓友在提竿的时候,也要注意抖竿和提竿这两个不同动作之间的差异。在一开始提竿的时候,钓友要抖竿,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鱼儿溜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突然钓鱼者突然给予鱼竿的力量。

抖竿之后,钓鱼者就可以开始提竿,需要注意的是,钓鱼者在提竿的时候,动作要尽可能地平缓、柔和一些,降低鱼竿断裂的可能性。

第二,钓鱼者在提竿的时候要注意提竿的角度。

常去钓鱼的钓友都应该知道,虽然鱼竿有着不同的软硬度,但是无论何种软硬度的鱼竿,其自身的承受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这就要求钓鱼者在提起鱼竿的时候,要根据鱼竿本身的承受力,把握好提竿的角度,以便可以在鱼竿的承受力范围之中,成功钓到鱼儿。

但是,不同的鱼竿又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性能状况,因此钓友在选择某种鱼竿进行垂钓的时候,要了解并掌握到其选择的鱼竿的相应特性,尤其是其本身的承受力,是否和垂钓者想要垂钓的鱼种是一致的。

当钓友在确定了垂钓时所使用的鱼竿之后,钓友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就要好好把握鱼竿提起的角度,尽量避免直上直下的提起鱼竿,以免这种角度超过了鱼竿本身的承受力而发生断裂。

这主要是因为鱼竿是和线组连接在一起的,而鱼钩上所钓到的鱼儿又是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摇晃的状态之下,再加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鱼儿本身产生的力量就已经超过鱼竿本身的承受力,就非常容易发生断裂。

若此时钓友还直上直下的提起鱼竿,那么无形之中又会增加鱼竿本身的承受力,也就增加了鱼竿断裂的可能性。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种是钓友在垂钓的时候根据鱼种及鱼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鱼竿;另一种是钓友在提竿的时候,避免直上直下地提竿,减少鱼竿的承受力。

第三,钓鱼者在选择和鱼竿相匹配的线组。

我们知道,物极必反。对于钓鱼来说,由于鱼竿和线组承受了在提起鱼儿时的全部重量,因此若鱼竿和线组之间不匹配,那么就极易可能发生鱼竿断裂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把撑得特别直的直线继续撑的时候,它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肯定高于那些撑得还有一定弯曲的直线。这同样适用于鱼竿和线组之间的关系。

钓鱼者在确定子线及主线的长短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在提起鱼竿时的角度和力量,即钓鱼者要避免当鱼竿提起的时候,线组呈现出直线的状况的发生,而是应该确保线组还有一定的缓冲力,这样不仅鱼竿提起的角度能更大,而且鱼竿断裂的可能性也会相应降低。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