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中:“调标灵好呢还是钝好”,他们的本意是指如何才能更多、更快地上鱼!而与调灵调钝有着本质的区别。抛开上鱼率而言的,有鱼触饵即有标相为灵敏,反之为迟钝。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气候、水温、饵料、钓点、钓手的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靠标相的灵钝来钓鱼已经不可取了。
那我们对铅坠进行调整以改变调目,究竟又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改变标、水、饵之间的平衡关系,使之在不同的调配方法下产生许多不同的平衡点,而这些平衡点就是我们上鱼的依据。只有打破这些平衡,标子才有动作,我们才有起竿的时机。而打破平衡点的,恰恰就是贪嘴的鱼儿。

平时我们半水调标,是为了找到浮标平衡的基准点,只有看懂这个基准点的变化,才能准确地抓住鱼吃饵入口的瞬间机会。而由于调标方式和习惯的差别,反映在浮标上的问题就是你可以在浮标上找到多个基准点,这些基准点都能在鱼吃饵时产生标讯,并对应一个上鱼率。标讯与上鱼率几乎对应的平衡点,才是最佳的,也就是我所说的“灵”,而标讯与上鱼率不能很好对应的平衡点便谓之“钝”。
首先,我们把鱼吃食的过程划分为四个过程:
一、鱼的试探,我称之为“探口”;
二、鱼的吞食,称之为“吞口”;
三、鱼吃食后转身或抬头,称之为“走口”;
四、鱼转身(抬头)后游开,称之为“死口”。
明确了这四口之后,我再继续拿调四目来说明,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半水基准,即调4目,那么对应鱼的吃口就会有4个平衡点。假设钓1目就是钓鱼的“探口”的平衡点;钓2目就是钓鱼的“吞口”的平衡点;钓3目就是钓鱼的“走口”的平衡点;钓4目或更多就是钓鱼的“死口”的平衡点。要强调一下,上面说的都是假设的前提。自然许多朋友会说:“你这种分法中,钓1目最灵,依次渐钝。”的确如此!可到底是钓灵上鱼多还是钓钝上鱼多钓几目最合适凭我多年的钓鱼经验来看:若钓1目,空竿率多于中鱼率;若钓2目,上鱼与跑鱼的比例各半;若钓3目,标动即中;若钓4目,口慢易跑鱼。
由此可见,选钓2、3目的朋友肯定居多。我举上面这个例子,虽有些牵强,但我的本意就是想说明:调灵不见得上鱼就多,调钝不见得上鱼就少。曾有人提出钓“小顿口”等观点,其大概意思就是放弃鱼的“探口”和“吞口”而抓鱼的“走口”和“死口”,这未免又有些武断。钓鱼应从“探口”抓起,随鱼情而变,逐渐找到最佳上鱼点。我所认为的“灵”就是指标相与上鱼率基本对应的那个平衡点,也就是上鱼最灵点——标动即中鱼。而此时却不必考虑你钓的是灵是钝。
鱼吃食的力度、状态也是一个制约钓获的因素。鱼小、口轻以及老滑鱼多可采用降低调目或增大钓目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抛开鱼本身来谈调标是不可取的。脱离实际来谈理论是很容易进入误区的。钓鱼靠的就是经验和审时度势,随鱼情而动,随机应变。
辛苦了!但我想说,钓无定法,只要上鱼,管他妈的灵顿!祝新年快乐!
接受教育
调钓于大灵大顿之间;根据实时的实际垂钓情况不断调整。
钓无定律
大湿好牛逼
今天在淘宝上看到一篇文章跟楼主的一模一样
顶你上去
看了你的好文章,让我长见识了。谢谢你的心得体会!顺祝你大鲫大鲤!年年有鱼!鸡年财源滚滚!生意四通八达!
钓鱼钓得是感觉,钓得经验,不能一概而论是灵好,还是钝好,要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钓上鱼,就是好,但要做到这点,不容易!有好多好多知识要你去认真学呢!
迷思个毛,这文章我看你发两遍了,下次让本大师给你润色一下再发
俺不识字,那么多的黑点是(⊙o⊙)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