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竿因各自的强度不同,所以单节的长短也略有区别,但钓竿拔出后的总长度相差不大。长节拔节竿的尾节长度一般在100~115厘米上下。为了使竿体能依次收缩进尾节,所以拔节竿同插节竿相比要粗一些。9.插口:拔节竿连接上节的接口。插口壁厚薄是否一致,插口的横断面是否平整,是反映插节竿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检查插口的方法,是将上节缓慢地插入下节,此过程中不能有忽松忽紧的现象,应该是越插越紧。插紧后接口处不能出现晃动,抖动钓竿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节与节之间没有因松动造成摩擦而产生的杂音。拔出各节时真空嘬力越大,说明上下插接得越紧密。10.插接量:插节竿上节插入下节的长度。各节应该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插接量,一般首节(竿梢)的插接量不小于6厘米。平时使用插节竿时,要从竿梢开始依次插入,插时要缓慢并确保插到底部,插得过快会加快竿体内外壁的磨损而造成松动。每插入一节到位后要把插入的那节逆时针方向稍加旋转一下锁死插口,旋转角度不要过大,5度左右为宜。退出时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开锁之后再拔出上节。 初学钓鱼者,因控竿能力较差,在使用插节竿钓上大鱼时,容易造成拔河现象,或突然用力过猛,拉断钓竿,所以要特别注意。
11.搭接口:指拔节竿节与节之间衔接的部位。3.6米的手竿,其竿梢和二节的搭口一般在4厘米以上,二、三节在厘米左右,三、四节在6厘米上下。搭口过短,容易造成拔节和断裂,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搭口会变短,所以买手竿时要挑选搭口稍长一点的。 12.上下口:拔节竿每节的上端为上口,下端为下口。上下口的壁厚是否相同,横断面是否平整,拔紧内节后,外节同内节是否处于紧密接触,这都是确保质量和耐用性的重要之处。另外插节竿只有上口,没有下口。13.竿堵:手竿收回后防止内节外滑的塞子,也被称为堵头。拔节竿有一个上堵(橡胶或木制品),一个下堵(一般是塑料制品),下堵带有通气孔,可以散发竿内的水气。3.6米的插节竿有两个被连在一起的上堵,没有下堵。 每次钓完鱼回到家中,尽量拔去竿的上堵,让竿内的水气挥发掉,免得竿内长期潮湿,捂坏了漆面。14.活底把:用于减短手竿长度用的可拆装的底把。一支5.4米的手竿,可以配三个活底把,这样可以变成4.5米、3.6米、2.7米三种长度的手竿,起到一竿多用的目的。购买活底把。一定要用钓竿当场配试。 15.辫梢:竿梢尖上粘接的软辫管(一种化纤织物),用于固定大线的。新钓竿买回后要加工一下辫梢。从竿梢头算起,在辫梢一厘米长的位置打个死结,剪掉多余的辫梢,再用打火机把辫头烤化,让它自然熔成一个小球。这样打的结就不会再脱落。然后用耐水性好的快干强力胶,在辫梢原来的粘接处再点上一小滴胶水,并让胶液向辫梢上方渗透一点,约5毫米左右。这阵做,一是加固辫梢同竿梢的粘结度,二是保护辫捎不被竿梢头磨断。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胶一定要少滴,如果辫捎全浸了胶,变得通体僵硬,那钓线在辫梢上很难勒得紧,使用中容场造成大线脱落。 16.绝缘把套:由一种绝缘热缩橡胶制成的,套在手竿底把上能起到绝缘作用,俗称防电把套的橡胶套。购买防电把套,一定要比钓竿的底把长出5厘米左右,粗细尽量合适。如果原底把是缠了一层线的那种,最好先把线拆掉后再装防电把套,这样装出来的效果更漂亮,也可以不增加底把的直径。安装时考虑到把套的热缩性,套上绝缘把套后,把套要和钓竿的底把端面齐平。然后用1000瓦以上的电吹风依次逐渐加热,直到把套收缩包紧底把,再用裁刀把多余的部分切掉。直接放在明火上加热也可以,但动作要快,免得烧坏了底把。
17.钓线: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盒装钓线,以尼龙线为主。竞技钓在用线的搭配上非常讲究,而且粗细的变换,往往是在加减0.1个号之间进行的。举个例子,某场比赛根据鱼情状况,最佳线组为0.4号大线,0.2号子线,如果你用的0.2号子线涨号,实际是0.5号线,这套组合就起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子线粗于大线的"倒拉牛"配置还会造成大线切断。 买钓线时,除了看牌子和标号外,还得亲自检测线的直径和强度。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供钓鱼人专用的检测工具,只能用外径千分尺和弹簧秤去检测。检测钓线时,先凭手感检查线体的平整度、复原性和柔软度。在光亮处观察线体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后再测线的直径和拉力。如果线径和拉力同此标号的规定值相比出入不大,线径不超过正百分之十,拉力不超过负百分之十,此线还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市场上没有比标号细,比标准拉力大的钓线出售)。 鲫鱼胆子小,警觉性高,所以钓鲫最好使用透明线或无影线,而且在强度够用的前提下,线越细越好,这样可以降低鲫鱼的警觉性。***线:也称为主线或母线,指连接竿梢和8字环的钓线,栓钩的子线不在其中。大线有两种拴法:一种是先从线头10厘米处折回,紧靠线头打一个死结,再从对折后离头部1厘米处打一个双扣死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掏一个剪刀扣,系在竿梢上,量出比钓竿长15厘米的线剪断,然后按以下顺序穿上配件:先穿两粒太空豆,第一粒用于浮漂复位,第二粒用于限制浮漂上移。穿上插漂座后再穿上一粒或两粒限制浮漂下移的太空豆(如太空豆很紧,穿一粒就可以)。再穿一粒限制铅皮上移的太空豆,一个铅皮座、一粒限制铅皮座下移的太空豆,最后量出齐竿线长度栓上8字环,剪去多余穿的线头,大线就制作完成了。 另一种栓线是,先不量线,按上面的顺序先把全部配件穿好后,以8字环为头,量出比钓竿长出10厘米的线,剪断后按上面的方法打结就完成了大线的制作。19.风线:垂钓时,从竿梢到大线入水之前这一段漂于水面或空中的大线,被称为风线。有人把风线同大线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20.水线:水线由部分大线同子线组成,从浮漂脚到水底钓钩的线被称为水线。
42.摘鱼器:装在鱼护护圈上细长的不锈钢钎,将带着鱼的钩挂在钢钎上,拉住子线向下转动鱼钩,使钩尖朝下,鱼从无倒刺钩上自动滑落到护中。 43.拉饵盘:盘中央贴有经过电镀处理的强力磁片或磁条,能分开吸住双钩便于拉饵的辅助用具。拉饵盘种类繁多,因比较简单也可以白己制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拉饵盘只贴一根5厘米长短的强磁条。有些钓手不用拉饵盘,也照样能拉出漂亮的饵粒。44.鱼护:竞技钓鱼护,要求护口大,护长两米上下(确保各种赛场鱼护都能入水),护网眼不大于l厘米。护的颜色不要太鲜艳,以免惊鱼。45.抄网:竞技钓使用的抄网,口不要过大,30厘米左右即可。网兜不要过深,否则容易拉断子线,另外取摘鱼也费事。抄网全长在l.8~2米最适用。有些抄网把做得很精致但太短,遇上水面低的赛场,抄鱼就不方便,影响比赛。 46.钓鱼镜:钓鱼镜虽说也是大阳镜,但它一定要有偏光作用,这样才能尽量把水波的反光滤掉,便于在阳光下观漂。
(3)抛砣法配各式各样的自动化竿架,以及土法制作的自动化三用插座、绷子竿配上盘子钩、豆饼饵,加挂活饵,均能收到较好效果。唯抛砣时易被线拉伤手和遛鱼不易掌握。由于造价低廉,携带轻便,一人可同时操管若干根竿,且适用于夜钓,所以也是钓鲤鱼不可少的工具。
(4)渔线、渔钩、渔坠。由于鲤鱼的个体大,上钩后挣扎力强,应选用强拉力线。主线以大于0.4毫米粗的花线为宜,而脑线以大于0.3毫米粗的花线为宜。如用串钩或单钩时,以伊势尼7~10号钩为宜。若用集团钩或集束式炸弹钩,则以5~7号伊势尼圆底短柄钩为好。铅坠,以扁平梯形、拽拉时能离开水底的为佳。不论什么形状的扁平铅坠,必须中心部位有孔,能沿线自由滑动,反应灵敏。死砣即砣在前、钩在后的组合方法,多配串钩或单钩使用,反应灵敏。有些特殊组钩,如豆饼钩、盘子钩,均不需加砣。
(3)抛砣法配各式各样的自动化竿架,以及土法制作的自动化三用插座、绷子竿配上盘子钩、豆饼饵,加挂活饵,均能收到较好效果。唯抛砣时易被线拉伤手和遛鱼不易掌握。由于造价低廉,携带轻便,一人可同时操管若干根竿,且适用于夜钓,所以也是钓鲤鱼不可少的工具。
(4)渔线、渔钩、渔坠。由于鲤鱼的个体大,上钩后挣扎力强,应选用强拉力线。主线以大于0.4毫米粗的花线为宜,而脑线以大于0.3毫米粗的花线为宜。如用串钩或单钩时,以伊势尼7~10号钩为宜。若用集团钩或集束式炸弹钩,则以5~7号伊势尼圆底短柄钩为好。铅坠,以扁平梯形、拽拉时能离开水底的为佳。不论什么形状的扁平铅坠,必须中心部位有孔,能沿线自由滑动,反应灵敏。死砣即砣在前、钩在后的组合方法,多配串钩或单钩使用,反应灵敏。有些特殊组钩,如豆饼钩、盘子钩,均不需加砣。
4.鲤鱼上钩后的特点及其对策。用海竿钓鲤鱼时,首先要根据拉力线的强度,把绕线轮上的拽力头调到最适宜的松紧度——拽线时绕线盘倒转又不断线。一般要稍松点,不要过紧。这一点十分重要,不可掉以轻心。有的钓者往往在大鱼上钩后,把逆止阀打开,用摇把的手柄来控制收或放线的速度。但手控远不如自动放线来得快,特别是鲤鱼外窜时,初次要线速度跟不上,就有断线、折钩或拉豁鱼嘴的危险。自动控制的核心是拽力头的松紧度。
(2)鱼原地打转。鲤鱼上钩后若拉力不大,竿梢弯曲度也较小,抖竿深刺时鱼转动的距离很小,近似原地打转。此时,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弹动主线,造成它轻度脑震荡,有利进一步降伏。二是用抖竿办法加剧刺痛,逼它起游。无论它如何挣扎,都要把竿绷住,并保持足够的弯曲度,借以消耗鱼的体力,绝不给它任何自由和喘息的机会。被刺痛的鱼起游后,按前述方法进行遛鱼。这种原地打转的鱼,绝大多数是妊娠后期尚未甩子的雌鱼。这种鱼虽个体较大,但其挣扎力与体重不成正比,显得比较笨拙,挣扎力较小,只要操作得法,很少跑鱼。
(3)回线。这是上钩鱼向钓者方向游来的现象。表现为主线松弛或出现程度不同的弯曲。如在海竿的第一、二导线环之间的主线上,串入一个大号钥匙环,就容易发现回线现象。当近在咫尺的钥匙环下降时,肯定是回线所致。此刻应果断而迅速地大幅度提竿,将渔钩深刺挂牢。当有手感时,大致可估计出鱼的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见机行事。
(4)鱼不动。鱼上钩后躺着装死,一动不动,使钓者感到好像把渔钩挂在了树桩上,抖不掉拽不脱。对这种“挂钩”假象,要善于判断,只要出现竿梢低头或连连点头、渔铃作响等信号,就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此刻,要当机立断,做好它外窜的准备,双手扬竿,绷紧主线。当大鱼醒悟后会突然向深水逃窜。此时降伏它的一套办法见前所述。 (5)鲤鱼跳龙门。这是在浅滩、水深不足2米的情况下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上钩后的鲤鱼,在刚提竿或在摇轮收线时,突然跃出水面,往往弄得钓者措手不及。跳龙门的鱼,一般不大,通常为1000~2000克重。此时,钓者要保持镇定,稳操钓竿。在浅滩水域,常有杂草等障碍物,在鱼起跳的瞬间,迅速将其牵落至无杂草等障碍物的明水区,防止鱼窜草丛,造成挂钩跑鱼。只要掌握了这两点——调好拽力头,防止窜草丛,再大的鱼也能降伏。
钓鱼技巧总结应为四字:精、熟、巧、活。精:就是精通钓鱼知识和鱼的生活习性。熟:就是熟习鱼的分布、品种环境、水情及各种鱼类的钓法。巧:就是投饵巧,指的是落钩点
5.手操线遛鱼。用抛砣法,配合自动化多功能海竿插座,或用绷子竿钓住大鱼怎么办?其关键是必须掌握好双手操线的遛鱼技巧。凡是用上述钓具上钩的鱼,在竿被弹起的同时,渔钩已深刺入鱼,故不须再抖线赘刺。抓住主线后,经手腕、掌面(掌心向上)到拇、食、中三指之间,轻轻捏住主线。鱼要线时,可从指间费点劲抽出——相当于调好绕线轮拽力头的松紧度。鱼不要线时,双手轮流一小段一小段地往岸边倒。 当快到岸边能看见人时,鱼必然调头外窜。此时持线的手可稍加捏紧,但又不能捏死与鱼形成“拔河”状态,让鱼消耗一定的体力,使点劲才能将线抽出。这时,双手或一手持线的三指,轻轻捏线不离手,加力捏又不形成“拔河”。当在倒手来不及、突然要线外窜时,由于线始终不离掌心,可立即满把握线,让鱼费点劲仍可拉出,形成自动放线。唯鱼的个体大、冲拉劲大时,手有可能被主线拉伤。所以,用手操线遛鱼,一定要戴上细线手套,既能保护双手不受伤,遛起鱼来又能得心应手。 手竿遛鱼。当渔漂下沉——闷漂时,立刻用腕力的猝劲抖竿,使渔钩深刺,待钩穿牢后,再估计鱼的大小,采取相应措施。大鱼用“持久战”将鱼的体力消耗殆尽;小鱼用“速决战”将鱼直提上岸。手竿遛鱼比抛砣法手操线容易掌握,操作较为灵活。基本方法是:自始至终要把竿绷住,并保持一定弯曲度。鱼大,必须根据岸边的地形地物,或左右牵遛,跟着鱼游方向左右大幅度晃竿,借此消耗鱼的体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竿身固有的弹力,让其随便外窜。由于无法放线,不怕渔竿拉折,鱼挣扎力可能被竿的弹力所抵消。重3000克左右的鲤鱼,用绷竿法,历经约40分钟即可翻白上岸。手竿很少能钓到大鱼,在秋天,于陡坡下或大坝下的深水区打立体窝时,可偶尔遇到大鱼。一般情况下都是钓500~1000克重的小鱼。偶遇上钩大鱼,多数会因钩小或线细,造成脱钩或断线而跑鱼。所以,在深水区或大鱼所在的水域垂钓时,应换上大钩、粗线。 无论是用海竿、抛砣或手竿施钓,在遛鱼的全过程中,都要千方百计地防止鱼往草丛或其他障碍物中窜,并力求避免和大鱼“拔河”。在这方面,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才能把鱼遛疲降伏。决不可为了抢时间,特别是在比赛时,把没有遛翻白的大鱼抄跑了,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应坚持的原则是,宁肯把大鱼遛死,也决不把没有遛疲的鱼抄跑。
注明,此贴转至化绍新钓鱼学校需要全部下载文章链接 http://dl.dbank.com/c0271fm7pr文本格式 文件大小:290 KB
你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标准的十五字
学习了。好贴啊,顶一下
看完用了2个小时,长见识了。
好贴 必须顶[attach]416957[/attach]
[attach]416958[/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