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竿是垂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扬好竿却是个难题?各人有各自的看法,现结合本人的实践(我习惯用左手钓鱼),谈谈我认为正确有效的扬竿姿势及基本要求,与广大钓友分享。
一、基本要求
【1】设定好钓点的水深,调好漂。
【2】设定好钓竿与线的长度,即线与竿长度是否相等,还是线比竿略长或略短。
【3】选好钓位、钓点。钓位的座椅要调到钓者坐着舒适为佳,而钓点则要选在钓位正中央,参照物可以是水库(池)、堰塘对岸的树、房屋等,设定好钓点以后一般不要随意改变。
二、操作步骤
【1】左手握竿,握竿处为离竿尾30-35厘米之处,食指伸出搭在竿体上,其余手指紧握竿体,竿尾在肘部下方。
【2】轻松抛竿入水,不要急于往回拖竿压水,待浮漂站稳后,轻轻平抬竿体稍稍后拖,让浮漂露出水面达到设定的目数,或者抛出钓线后,左手握竿迅速搁到在膝盖上,让钓竿与膝盖的高度平行,待浮漂翻身站立达到预定的钓目即可。这时翻转手腕,让手背向上,握竿搁在左膝盖上,竿尖轻压水,扯直钓线,让钓线自然下沉。需要说明的是:钓者坐在座椅上两脚自然分立,竿子搁在左膝盖上,钓点在正中,这样竿尖与漂尖之间有140-160度的夹角。从远处看,钓者、钓竿、漂成一个自然锐角三角形。
【3】扬竿用轻抬手臂法。不要抖动手腕扬竿(长时间抖动手腕扬竿很容易伤小臂),且力道不好撑握,线与竿、线与线、线与钩易相缠。扬竿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刺鱼(又叫称鱼),若有漂体语言时,左手臂轻轻一抬即可,使漂体露出漂肚(脚)或横躺在水面即可,一句话,不要使大力,钩组不能出水面;如果中鱼,凭感觉判断鱼的大小;第二步为取鱼。第一步完成后,根据鱼的大小采取飞鱼、遛鱼的不同方式取鱼。注意,此时竿尾一直压在左大腿上,两步动作完成后,也就是换饵和取鱼时,竿尾才能离开大腿。
三、优势明显
【1】减少体力透支。因为动作上体现一个“轻”字,可以极大的节约体力。其一,竿尖—漂尖—钩尖不紧不松,有鱼汛时,轻抬手臂即可,锋利的钩尖能迅速扎进鱼嘴,无需大力扬竿;其二,竿尾搁在大腿上,有一个较好的支撑点,遛鱼、飞鱼时可以减少体力支出。
【2】减少跑鱼的概率。因为钩尖锋利,温柔刺鱼时,鱼不会马上感觉到疼痛。特别是大鱼。刚刺中时,大鱼一般会随着鱼竿的扬起而慢慢上浮,这样给钓者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时间,或挂失手绳或打开放线开关,若操作得当,大鱼一般是很难跑掉的。
【3】减少线与线、线与竿、线与漂相缠、线与外物(如钓者后面的树等杂物)相缠的概率,有利于保护线组。
经验技巧,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