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本身就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再加上冬天到处都是低温的影响,冬天野钓要想通过某些途径将渔获量明显的加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绝不是几个朝夕就能够有起效的。
所以,在平时多了解一些有经验的钓客在野钓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之后加以活学活用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一些野钓找底的“套路”,以供各位选取精华部分为自己充电。
首先来看看有经验的钓客常用的冬天野钓找底方法。有好多刚刚开始接触野钓的钓客,都偏爱用铅皮裹在鱼钩上找底,虽然这样做在速度方面确实快了不少,但是好多情况,这样找到的“底”,不一定是真正的我们要找的那个底。
要想提高上述方法找到底的可靠性,钓客需要在作钓的时候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在鱼钩处于空着的状态下找底,钓客只需要牢牢记住原本的调目,然后在具体找底的时候让鱼漂比调目略大,鱼钩自然而然就能触到水域底部了。
假如说最开始调的是三目,让鱼钩空着入水之后,鱼漂呈现三目一线的状态,就说明鱼钩已然找到底了。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好多情况下是不适合运用的。像有风有浪的时候这种弊端就十分明显了。
所以这里建议大家,最好要用反向方式来找底。即要试着把鱼漂从下方调起,这样的话钓客可以准确地把握鱼饵距离水域底部之间的距离。再加上自己对鱼饵的了解,想要野钓找底就相当容易了。
其次来看看有经验的钓客在面对不同水域底部状况的时候,具体都怎么应对。如果水域底部有着很多的浆泥,就很容易出现饵料被没入到泥层之中的状况。
一旦饵料进入泥层,钓客就要采用往下推适当距离的鱼漂,或者说适当减少铅的成分。如果水域底部有很多的杂草(杂草包括沉落的枯树枝和一些水生藻类)存在,而且我们不可避免地非得在这个区域作钓, 钓客应该尝试着在窝子旁边打一些窝来作钓。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要找对鱼窝的出口地带。如果此法不通,钓客可以试着让饵料更加接近水草的稍部。如果水域底部有不少的石头类的物质,有经验的钓客一般会选择先将钩饵弄到与水域底部轻触的状态,这样的话当饵料雾化之后鱼钩就会及时悬浮起来,从而进一步减少挂底现象的出现。
最后来看看有经验的钓客都会采取哪些方式来摸清水域底部的鱼情。如果水域底部相对干净,再加上鱼类天生的趋利避害性,所以鱼儿自然而然不会特别集中。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鱼也会比较容易发现饵料。所以大多有经验的钓客都会选择钓底。
如果水域底部有好多泥质的沉淀物,水质一不小心就会变得很浑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鱼钓客也很难看清。这时候有经验的钓客大多都会采用在窝旁边作钓,或者浮钓的方法来作钓,并且饵料的颜色多用浅色。如果水域底部比较杂乱,钓客一般会选择把饵料抛投到水草分布处。如果水域底部是比较硬的石头底,一般有经验的钓客都会选择将饵料投在鱼儿必经的途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钓位最好设在石头边边上逆流的那边。
以上这些找底的小技巧和小方法,都是有一定野钓经验的钓客亲身尝试过的,效果都还不错。各位如果在野钓中遇到类似问题,不妨加以借鉴。
举报
你的绝技就是复制粘贴
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