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试一下刚买的民间艺人鲫鱼漂,到经常去的一个混养斤塘开钓。本来钓的好好的,抽出窝子后餐条小鲫鱼连杆!漂相也给的比较清晰,顿口和顶漂都能打到,基本没什么假动作!作钓2个小时以后出现阴漂现象,漂到位后过一会就慢慢的沉,本来是调5钓3的,最后能降到1目左右甚至没目数。我的漂是纳米的,怀疑吃水还是半水又目测了一下,还是原来的调目5目,改成钓5目也还是那样!水深1米左右,小鲫鱼餐条密度比较大,大鲫鱼和草鱼青鱼不多,而且钓猾了基本不吃!有9百多斤的鲢鱼!钓场就是这么个情况!还希望老司机们指点迷津!
瞎子螃蟹闹窝,
要是调目跟钓目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根据你的描述首先考虑是鱼的密度大,在浮漂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顿口截杀的漂相,再次就是有可能是饵料状态不好导致鱼吃口困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底没有找准,浮漂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缓慢下沉直到没有目数应该是没有到底!(排除有暗流的情况况)
从新找底
有淤泥
有虾?
塘底酱层
把1.2.3楼说的情况过一遍,问题就能解决了。还有一种情况想了解一下,你的主线多粗?漂吃铅多少?要是吃铅量少主线粗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前面鱼口好漂到位后等待时间短你没感觉到。
漂小线粗,你换支大漂试试。
浆层(就是淤泥)松,饵球比重大,把钩拉入浆层了。
没到底
起风了
没到底或走水
饵料的比重变了
截口
首先我个人根本就不认同酱层埋没钩饵这个说法,饵再重,密度不可能大于酱层密度,同时又有水的浮力作用,再说钩饵是缓慢下层,又不是迅速砸下去的,所以我认为饵团是不可能陷下去的。那么问题来了,窝里的鱼多了之后来回游动,抢食,势必会造成水底酱层翻涌,这倒是掩盖钩饵。同时也会在局部行成小坑,小洼,而造成钓目的逐渐变化。比方说,你刚开始钓的时候水深是2米,钓着钓着可能变成202cm,203cm了····我觉得这个因素,有可能导致钓目的变化。
重新找底,你的底跑了。
我是来学习的
走水
漂有问题。
饵料重量在发生变化,饵料开始没到底,后来重量变化后才真正在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