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随着不断下降的气温,近岸的鱼儿陆续游向深海,寻觅适合越冬的栖息地,夏秋两季爆箱爆护的矶钓盛宴,在严冬到来前徐徐落下了帷幕。近海水冷鱼稀,几次出钓都渔获寥寥,但一次偶然的深场探钓,却给封竿之行带来了意外惊喜。
11月26日,农历小雪节气后五天,天气晴好,气温 -5—6度,西南风5—6级。望着窗外随风飘摇的细柳,只感觉像是水面摆动的钓线,不时撩动着钓鱼的念头。钓鱼人的心思,有一半在水里;另一半才在身上。心里总惦念着;那片蔚蓝的海里,海鸥是否在飞,水中是否还有鱼可钓。
翻开饵盒,密制的南极虾依然清亮新鲜,散发出特有的海鲜味道,慵懒的身体在钓鱼的意念的支配下,瞬间变得灵活又充满力量。管他有鱼没鱼;出去走走,天冷了再想钓,鱼不会等你,早游走了。
人还走在路上,脑子里就想着哪个钓点背风、向阳、水深、流缓,会不会还有鱼留在钓场。路过一片桃园时,看见一群珍珠鸡在悠闲觅食,莫不是预示着出钓大吉?
到了海边,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奔外海,在一处废弃的军用雷达站平台上停好车,远远望去,海景竟有几分神似魏武帝的诗境,“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钓鱼人没有诗人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为了钓鱼;埋头弯腰踩着过膝深的枯草,跌跌撞撞地走下山来,海边早有更痴迷的钓鱼人,挥杆占据了我中意的钓位。
这处钓点当地人把它叫做“外口”,湾内三面环山,避风无浪,水深流稳,是难得的秋冬钓场,只是礁石孤零突兀,仅容得下十几个人做钓,来晚了,只有看别人钓鱼的份。
座在钓友们的身后,见十几个人不断打窝提竿,钓上的大多是小的黑鱼,偶尔有一两条黄鱼中钩,也是不上手的放生货,呆了有半个小时左右,只见到零星的几条海鲋中钩。钓友们的惨淡渔获打消了我开竿的念头,换钓点吧。重新背起鱼包钓箱,气喘吁吁地又爬回山上,驱车来到中交一航局围堰。
围堰正对着风口,强劲的西南风裹挟着白头浪,砸在防波桩上轰隆作响,飞溅起的水花越过6米多高的挡浪墙洒落到围堰大坝上,湿淋淋的一地海水。潮湿的水汽透过厚厚的矶钓服,激起身上一阵阵的凉意,在围堰上来回走了很远,只有排水口里侧风浪小些。
围堰排水口施工时,考量了潮汐、海啸、腐蚀、沉降等自然灾害因素,为了基础稳固,围海挖了一个几十米深的大坑,浇筑好混凝土结构后填埋了大量石块、防波桩。这些石块、防波桩的空隙,成了鱼类生息繁衍的乐园,只是水下地貌错综复杂,涨潮落潮时海水进进出出,排水口内无法站人,只在海水稳流的几小时内可以施钓。鱼情好时,几乎无人光顾这里,近海无鱼可钓时,才有人来这里试钓几竿。由于频繁挂底,许多人都是带着缺钩断线失望离开。
别无选择的我只能把希望寄予这湾深水。开竿找底一测,水深在8米左右,又在周围测了几个点,最深处近10米,心里一阵窃喜,这个深度定会有鱼藏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把深场的鱼儿诱到钓层!
一改往日重窝聚鱼的钓法,定点抛投后小勺勤打窝料,将深水处的鱼儿慢慢诱到预定钓棚,钓中水层!这样还可以减少挂底和跑鱼的机会。下竿后,低水温下的海鱼并不像淡水鱼那样咬口木讷迟缓,它们在水下踊跃地抢食着冬季里最后的晚餐。由于钓棚设定在中水层,吃饵的鱼都向下钻向海底,几乎每一口都是黑漂。海鲋、花鲅子、马面鲀、黑鱼、黄鱼,排水口下的水湾里像一个微缩的鱼类生态圈,鱼种丰富惊喜不断,临近满潮时,沉甸甸的一个弯弓,然后;卡住了!
水下的鱼儿钻进了石洞,放低竿头,鱼线立即被鱼拉紧,还好,石洞该有周旋的空间,僵持了一会儿,力乏的鱼儿被拉出石洞,快速收线!黄色的鱼身浮出水面,哈哈!是一条30厘米长的六线鱼!这样的货色,在深海还不够鲨鱼打打牙祭,但在冬季的近海钓场,已经算作是惊喜的封竿鱼了。
潮位线渐渐涨高,天气也冷,竿梢的过线环上挂满了冰絮,该收竿了。一位垂钓的老者划着小船,乘着潮水慢慢驶来,在岸边系好缆绳,一脸笑意提着鱼兜从海边走过,宽大的脚板步履坚实,身板硬朗。斜阳下渐行渐远的身影像一幅古旧的油画。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宋人的词意与海钓人多么契合。愿我们到了那个年纪,还能像老者一样,有心力做自己喜欢的事,钓自己喜爱的鱼。
楼主属于浪漫主义湿人
文采不错的
写得太好了,顶。
精华的节奏
是钓鱼“湿人”谢谢钓友观贴回复
谢谢钓友支持
谢谢钓友鼓励
谢谢钓友赏帖
剧本写的很好,鱼获也很好赞
南极虾保存特好,能交一交吗?,
能告诉在什么位置钓的,诗情画意,智慧钓鱼。高手
1:1南极虾拌糖,腌制1—2天,沥干水分后加入蜂蜜,浸渍几小时后晾干,不粘手就行,然后装入保鲜盒放冰箱冷藏,随用随取,可保存几个月,与鲜饵无异。
西中岛“拉脖子”围堰,现在不能钓了,开春后可以来玩玩
谢谢你交我一招,每次虾都放不好,在次谢谢了,
谢谢秘方和美文,文笔功力深厚,学习了...
膜拜!不紧鱼钓的好文采也很好
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多多上鱼
谢谢钓友点赞支持
收藏了
钓点免费?具体位置在哪啊?不属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