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大半个月终于把本地几位钓友要的漂做好了,这段时间除了睡觉,上班,空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我滴小工作室里倒腾,这几位钓友是我多年的朋友,这次做的漂的型体脚尾长度都是他们指定的,说什么我以前做的短脚细长身中长尾的漂型早淘汰了,现在要用就是枣核漂。“上御风浪,稳中求胜;下抗紊流,鱼讯清晰”我想说的是浮漂只是整个钓组的一个部分,还是要根据鱼情选择用漂才是上上之策,比方说小杂鱼多我肯定会用短尾细长身浮漂,为什么呢?因为细身下沉阻力小到位快啊!如果用大肚子的长尾枣核漂,大肚子下沉的阻力大钩饵到底的时间就会延长,漂尾又长翻身又慢到底的行程也会加长,两点并一条原本快速到底躲过小杂鱼的那口是鲫鱼可以吃到的但用了大肚子枣核漂你就留给了小杂鱼截口的时间,好了恭喜你小杂鱼给你鲫鱼是我的了,但凡事都要分正反两面看,要是没有小杂鱼而且底层鱼又少,那我会选择枣核漂翻身慢钩饵到位就会慢些也就相当于多了个诱鱼的过程,至于浮漂灵敏度我还是那句浮漂只是整套线组得一部分,再灵敏的浮漂如果你不注重一些细节哪怕窝子里的鱼多的都打架了你的漂仍然会是定海神针一枚,我不是夸大,所谓的细节无非就是你的浮漂调钓是不是和饵料比重大小相匹配,打个比方你用比重大的饵料调平水钓一二三四目,饵料都陷进酱层里了,鱼都找不到饵料有动作也只是鱼体蹭线,钓不到鱼你能说是浮漂不灵敏吗?你把饵料和的雾化的太好了还没到底饵料就没有了,窝子有鱼没口你能说浮漂不灵敏吗?所以我认为浮漂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调整饵料在水底的状态,然后就是向你提示何时能扬杆中鱼的作用,浮漂的灵敏度还是要和鱼情,饵料的比重以及水底情况相结合才可以完美的体现出来。有钓友来淘漂看都不看直接说来个2号的,锅啊!三个人比身高一号一米六,二号一米七,三号一米八,一米七排第二,但是在一米五,一米六,一米七,那他会排在第三,所以号数大小只是相对于这整套漂,应该要说大概的漂克重或者是吃铅量噻!也许我说的您不赞同,也许您有自己的体会,但没关系千条大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高手
漂脚和漂尾是多少号,1.5还是2.0
谢谢
1.5--2.0太粗了,用好点的1.0碳脚玻纤即保证了浮漂的最大载铅量又可使强度有所提高
牛B,大师怎么卖啊
你说的太对了。现在太多的人追求广告的宣传或什么大师的推荐。我记得化绍新说过一句话:钓无定律,灵活运用。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漂,什么几号的漂我从来不去看,只选择适合这个环境的漂。咱们是喜好做漂的,不谈食,杆什么的。
怎么卖啊
做工精细。理论到位。学习了。
不是一般的高手,理论和动手能力都不一般。长知识又长见识了!
同心度有什么好方法吗
饵料状态不好和鱼不开口还有漂调不好。牛逼也没用
想买一套,多少大洋?
微信 ws1102836330 平行线
谢谢钓友,钓鱼钓鱼最后的目标是鱼,所做的一切都应该适合鱼的需求,鱼要吃软饵我就一定不开硬饵,鱼要吃腥饵我就绝对不会用香饵,所谓的顾客就是上帝
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钓友指点
谢谢钓友夸奖了,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难啊!非常耗时间脚尾只有一点点的推进,手工制作能把同心度做到机制漂同心度的百分之八九十就已经很好了,钓友可这样认为?
嗯,钓友说的极是,这就好比一个手艺高超的大厨,没有好的食材灶具他是做不成诱人的美食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能满足鱼老爷的需求,绝对是会影响最后的鱼获
微信ws1102836330
微信110283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