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鳅,客家话叫猪麻锯,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植物为食,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布很广,体重可达0.5公斤,肉质细嫩,味佳。现在这鱼很少了,在靠近岸边下钩,用蚯蚓,一个下午就收获一条,半斤重.
以前小时候最喜欢用蚯蚓钓这种鱼,很容易钓,选点要选树根或者石缝附近.
没见过啊
我也没见过这种鱼
钓过这种鱼,我们叫锯鱼。
近些年 我们这 生态破坏得 简直钓鱼的比鱼还多 ---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代价
估计楼主系梅州平远人哦 看地方 有滴像热柘 ?
楼主系梅州平远人 在热柘 ?
开眼界了,从没见过这种鱼。
我们这边叫剪刀泥鳅
这鱼非常的好吃哦。不知道学名叫什么。我们广西涨水的时候就有.平时非常少见。小时候就已经是一斤几十块了
单凭这条鱼,我敢肯定楼主下钓的地方水质非常好,可以说无污染,这种鱼在我们这里叫“沙锥钻”,怀念我们以前这里的水质及鱼类。
我们这边叫刀鳅。不过一直都是说这东西不能吃。。。这东西没有见过大的,最大的也不过10厘米长。。
钢鳅啊
奇怪了,我们老家也叫钢鳅
貌似学名叫沙鳅
叫 刀鳅!!!
怎么有这么多钓鱼的地方
这种麻锯只能有水质非常好的条件下才能生存的,小时候特多这种鱼,可是现在没了。
早两天吃饭的时候从一盘泥鳅里面还吃出来一条
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