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回帖赚贝壳】非常见淡水鱼的钓法

喝稀饭钓鱼2013-08-16 10:05:29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img]http://img9.itiexue.net/1658/16587237.jpg[/img][img=600,816]http://img1.itiexue.net/1660/16605349.jpg[/img]钓马口,我一般用小白条切成段挂钩上,傍晚较安静时,上鱼率很高。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桃花鱼,山鳡,坑爬,宽口,大口扒,扯口婆,红车公。[ 转自铁血社区 ]中文学名: 宽鳍鱲拉丁学名: Zacco platypus别称: 桃花鱼,双尾鱼,红车公,红翅子,白糯鱼,快鱼,石鮅鱼二名法: Pale chub界: 动物界这两种鱼的区别在嘴。马口鱼的嘴大,,上下颌边缘凹凸。红翅子嘴尖。大马口可长到3两以上,大红翅2两以下。http://img5.itiexue.net/1666/16667597.jpg[img=800,616]http://img5.itiexue.net/1666/16667597.jpg[/img] [img=600,1]http://img7.itiexue.net/1658/16587235.jpg[/img]钓棘鳅,用蚯蚓,他常常躲在石头缝中,因为谁比较清澈,能看见其出没,扔下去咬死嘴,很容易钓,只是数量很少。棘鳅为初级澹水鱼类。长吻棘鳅喜好栖息于河川中、下游略缓流区,或是小沟渠及池沼中较清澈、低污染的水域中。常躲藏于砂泥底中。杂食性小型底栖鱼类,以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等为食物来源。通常为8~15公分,最大可达25公分。这种鱼在北京叫刺膳,其实是鳅类的一种。

很久以前

这两种鱼生活在水质比较好的水域,在北京在怀柔的溪流中可以钓到。[img=600,816]http://img2.itiexue.net/1666/16667606.jpg[/img][img=600,816]http://img0.itiexue.net/1666/16667604.jpg[/img][img]http://img1.itiexue.net/1649/16496557.jpg[/img]

很久以前

鲫鱼 酒米打窝,商品料垂钓,通常使用3.6或4.5的杆子。也可用蚯蚓垂钓

很久以前

除了这些说过的常见鱼,我们这好像只有马口了。一种方法是台钓钓浮另一种方法就是路亚

很久以前

我只学习啊

很久以前

经典 经典 等什么时候去试下

很久以前

鳡鱼应该算不常见的鱼类了,因为鳡鱼对水质要求极高。鳡鱼是凶猛的捕食性鱼,主要在水体中上层游动,可以弄一些银白色的小鱼,挂鱼嘴。主要采用浮钓。当然路亚肯定是极好的选着,鳡鱼基本上不怎么到底部觅食,所以路亚也要选择半沉水系的米诺,或者其他拟饵抽到半水或者上层水面寻找攻击。

很久以前

围观!!

很久以前

钓草鱼附近什么植物多用什么钓,其他鱼也可试用

很久以前

鳜鱼!地方不一样有很多种叫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请大家百度)。用路亚,亮片或挂上小鱼苗。此鱼非常好吃!

很久以前

鲴鱼特征:体侧扁,无腹棱,头小吻圆,口下位,横裂,下颌具发达的角质边缘,生活时背部呈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条均灰黑色.生活水的底层,以有机碎些和附生藻类(住要是附着硅藻)为主食. 鲴鱼钓法:1.因为鲴鱼的上颌比下颌长很多(口下位),鲴鱼吃食时,都是头下尾上的去吸食物,然后抬头游走.如果子线很直,鲴鱼的上颌先碰到子线,浮标就有动作,提竿不中鱼.所以让子线稍弯曲是关键.调标时可调0钓2(空钩半水),调1钓3等等.送2目.3目提竿成功率50%.充分送上来就可100%.黑标也可100%.2.饵料可用各类鲫鱼饵.介绍几组配方:(1)南北(桂花香)80%+冬鲫20%+鬼5.水较肥的河里.(2)疯钓鲫鱼1#70%+2#20%+拉丝粉10%.水较肥的水库(3)速攻60%+野战91830%+拉丝粉10%.水较瘦的水库3.双钩距1-2钩就行,鲴鱼常结群抢食,中双尾很多.4.鲴鱼出水时挣扎力较大,如果大体型的鲴鱼多,可考虑用有倒刺钩,小鲴鱼(200克以下)用1和2#袖钩.如果水较深,建议用鲤竿。

很久以前

呵呵!我也参与! 裂腹鱼 ,我们这边俗称:“滚子”;代表种:南方裂腹鱼;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鱼类的通称。主要是用活饵垂钓,包括红虫、蚯蚓等。但红虫效果显著;我一般用钓鲫鱼的商品饵配点钓鲤鱼的香料,效果也是杠杠的。 资料介绍:裂腹鱼 ,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或裸露,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1条裂缝,因而名为裂腹鱼。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由于高原地区冬季冰冻时间长,即使夏季,水温也很低,因此裂腹鱼类多蛰居杂食,以至体鳞逐步退化,下咽齿行数趋于减少,口须也因丧失作用而消失。身体裸露的种类分布于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缓流之中;另一些具须和细鳞、下咽齿3行的种类则生活于高原周围的江河急流中。在这种严峻环境中生活的裂腹鱼生长缓慢,性成熟较迟,繁殖力低。个体较大的种类,需经6~9年体重才能达到0.5千克,一般要3~4龄才能性成熟。裂腹鱼虽然生长慢,繁殖力低,但由于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简单,敌害少和种间竞争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种群还较繁盛。

很久以前

旁皮 蚯蚓饵料均可

很久以前

淡水鱼白条最好钓,半个大米饭粒上小钩,轻坠钓浮,频频双飞很过瘾,虽没有什么油水,但油煎了下酒也很不错一道菜

很久以前

我个人钓法:白天鸡食料打重窝!晚上再去钓!用钓鲫鱼的线组,钓鲫鱼的饵料!3.6米的竿子!因为鲮鱼吃口跟鲫鱼差不多!如果还能钓起鲫鱼或者其他鱼表示鲮鱼还没进窝!如果能钓一起一条,就可以保证窝里还有十几条到几十条不等!鲮鱼资料:鲮鱼俗称土鲮、鲮公、雪鲮,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鲮鱼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已有好几百年的养殖历史。鲮鱼是杂食性,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小型枝角类。孵出后10天,体长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动物外,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以后,吃浮游植物越来越多,直到孵出后40天左右,体长4厘米以上时,便以吃浮游植物为主。同时,鲮鱼喜欢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长的藻类。此外,还吞食少量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花生麸等饲料。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5℃至30℃时,食欲旺盛。当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而水温低于14℃时,就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鲮鱼为底层鱼类,对溶氧的要求不高,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在20℃至28℃时,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还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时还没出现窒息。因此,它可高密度放养,一般可亩放1000尾左右。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家鱼慢,特别是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长得更慢,1龄鱼体重约70克,2龄鱼体重约250克,3龄鱼体重约350克,4龄鱼体重约500克。但是,鲮鱼的群体产量高,鲮鱼的食用规格要求又不大,体重200克左右就可上市,放养鲮鱼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夏季繁殖的鱼苗,当年份两阶段在鱼苗、鱼种塘培育成体重5至10克的鱼种,年底或翌年放入成鱼塘套养,养成50到100克的中等规格的鱼种,第三年在放入成鱼塘混养,养成200克的商品规格上市。夏季上市的是2周年鱼;秋季上市的,则经历三个秋季,叫"三秋鲮",一般体重在250克左右。由于鲮鱼的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池塘养殖的必养品种。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是鳜鱼的适口饲料。通过提高鲮鱼复养指数对池塘产出率有明显作用。详解鲮鱼图片:

很久以前

过山鲫 一般在南方小河流里面的鱼,凶猛生命能力极强可以几个小时不用水一样生存下去。身体坚硬,浑身都带硬鳞,每次钓上我都用擦布抓住,不然赔了手了。 这种鱼不偏食,什么饵都可以 是属于中下层鱼类(前提是需要用小钩上鱼率才比较大)。它可以在任何水域生存,只要不是污染的水。 顺便说下,肉质比较老 ,鱼刺多 所以就不爱怎么吃 就养了几条 上几个图给大家看:

很久以前

地处中原,非常鱼难见。贝壳无望啦!

很久以前

回复 15楼休闲钓鱼a的帖子补图来了

很久以前

钓桂花鱼,在急水弯,在电站堤坝下,必须有石头多的水域,先钓河里的地虎,再用这种小鱼,要不用小泥鳅,用重铅,不用漂。桂花鱼,抢食很猛的,看杆稍有无明显动作。。。。

很久以前

淡水鱼红眼,腥味商品饵钓底,离底都可以

很久以前
上一页2/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