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水温在不断下降,而鱼类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也会随着水温的降低而下降。当鱼的体温降到十度以下后,它们身体的肌肉会变得僵硬,活力会大幅下降。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冬季钓到的几斤重的鲤鱼,几乎感觉不到怎么挣扎,就可以很轻松地遛鱼上岸,这说明鱼的活力很小。而鱼吃饵一般都是通过张嘴吸饵入口,当它们的肌肉僵硬时,其嘴张的幅度会变小,力度也会降低。为了保证在冬季垂钓时能让鱼轻松吃饵,要注意做到“三小一钝”。
一是饵球要小。由于鱼难以张大嘴,只有把饵球做小才能方便鱼吃饵。因此,冬钓时,一般不用搓饵,最好用拉饵,而且拉饵也要拉得尽可能小。有的钓友会说,拉得太小,到底后钩上饵就会没啦。在冬季,由于水冷,小杂鱼都躲进大鱼群抱团取暖了,它们根本不会出来追饵抢饵,只要你的饵开得状态合适,即使拉得饵球小,到底后钩上也会有饵。同样挂红虫、蚯蚓也要把饵做小。整条的蚯蚓就不要再用了,挂整条的蚯蚓鱼是难以吸进嘴里去的,除非鱼个体足够大。
二是钩要小。为了能保证把饵救做小、拉小,尽量用小号的钩。拉饵可用伊势尼一号、二号最大不能超三号,伊豆2、3号都可以。钩太大了,挂上饵后,饵球就会变大,会造成鱼吃饵困难。
三是子线要细和柔软。细而柔软的子线可以减小饵的运动阻力,方便鱼把饵吸进嘴里去。用0.4~0.6号的线就可以了,这是因为鲫鱼的个体一般都不大,超过一斤重的就很少了。而且冬季鱼的活力小,这样的细线足以保证把鱼钓上来。
“一钝”是指钓组尽量钓得钝一点,要让饵尽量着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鱼吃饵时,不需要拉动浮漂向下运动,鱼可以轻松把钩饵吸入嘴中。有的钓友担心钓组钝了,信号反映慢,鱼会把饵吐出来。其实在冬季,由于鱼嘴部肌肉僵硬,其吃饵大都吃死口,很少有把饵吐出的,大可不必担心。
在冬季,只要注意了这几点,上鱼率会有很大提高。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