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三钓二到是能理解的,没饵有三目,挂饵后就变两目。但是调三钓三目半就不理解了……
钩到底了就是3目半至4目
空钩半水调三目,然后双钩挂饵入水并上拉浮漂直至露出三目半,即完成调漂。此时为双钩躺底状态,属钓钝
就是钓顿阿!
渔漂和水面平,钓顿
是饵料太清压不下去浮漂,比如红虫蚯蚓,怕不到底,所以选择调几钓比你调的目数在加个1目2目。
就是调三目!找底空钩三目半!钓钝口!
这样空抢几率小点
调三钓三,不灵不顿,钓的目数多,反之顿。
钓顿,这样基本不空杆
钓钝,没问题的
司机只管开车别管造车,你这问题确实把我郁闷的一地。
没饵料是3目半有饵料还是3目半
明白了,假设湖底是斜的,离岸越近,水深越浅。调三目时,是空钩离底很近但没触底,如果饵料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那么在调三目的同一地方,挂耳后是不会出现调三钓三目半的情况的,因为饵料会拉浮漂下沉。如何出现调三钓三目半的情况呢?这时候就是兄台所说的,把浮漂向案拉进一些,这时如果一饵触躺底,另一饵离底,而另一饵的重量刚好和鱼钩重量一样,就会出现调三钓三的情况(一饵躺底后,浮漂就不需要为该饵提供浮力了,因为水底替浮漂托住了鱼饵)。如果在往岸拉一拉,出现两饵躺地,那么鱼漂就不需要提供两饵的浮力,相对调三目时,就是少了两个鱼钩重量,所以鱼漂上浮,所以出现调三钓三目半的情况(此时如果饵料化了,那么通过浮漂是看不出来的,如果是调三钓二,那么饵料化了后,浮漂会从二目变成三目)。如果假设水底是平的,那就不会出现调三钓三目半的情况,除非饵料比水轻,比如蚱蜢,要靠铅坠把蚱蜢拖下水,才会出现调三钓三目半,但是此时的情况不属于钓顿,因为蚱蜢没触底。
兄台说的好像有道理,实际不是。红虫没用过,不过蚱蜢用过,比水轻,浮于水。如果用蚱蜢做饵,会出现调三钓三目半的情况。但是这是和我们熟悉的钓钓顿不同,由于蚱蜢比水轻,所以蚱蜢不会触底且蚱蜢的位置比铅坠的位置还要高。
兄台的精神值得学习啊
那调5钓5呢?
钓鱼一般分为钓水皮,钓半水,钓离底,钓底,钓鱼的对象不同用的浮漂不一样调的目数也不一样,但是饵料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钓底的情况下都是在所调目数的基础上把浮漂往上拉1到2目,是为了让饵到底。
确切的应该是徐清华的三目一线钓法吧
浮漂向上撸
就是钓顿,越高越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