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秋季夜钓技巧

XXX菜菜2014-09-29 12:07:17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一年中垂钓的两个黄金季节,其获鱼量是其他季节的数倍甚至更多,所以被广大钓鱼人所认同。 然而,秋天垂钓的“黄金季节”,具体指的是“仲秋”,即“三伏”天过后的公历9月份。而“初秋”仍处在“三伏”之中,并且“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骄阳似火,酷热难挡,气温常在30多度居高不下,全天侯,全泳层都是马口、白鲦、爬地虎等小杂鱼唱主角,一鲫难求,鲤、草、青等大型鱼类则潜藏深水,踪迹难寻。唯有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水温适宜时,鲫、鲤、草、青等目标鱼,才从深水区游向近岸的浅滩寻觅食物,适时抛竿必有所获。可是,清晨有效垂钓时间短,9时以后气温、水温升高,又是小杂鱼的天下。而傍晚19时之后,日落西山,暑气散去,气温逐渐下降,水温渐凉,价值夜里安静、无干扰,早已是腹中空空如也的大小目标鱼,便迫不及待地游向岸边的浅滩搜寻可食之物,此时,正是钓者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不仅或鲫鱼多,还不时与大鱼过招,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妙不可言。但是,要想完好初秋的夜钓,务必掌握好以下几点,方能奏效。一、钓近不钓远初秋时节,由于气温、水温高,水生动植物繁殖快,数量多,以及风吹、下雨冲刷入水中的昆虫、草籽、落叶等天然食物,大多聚集在济南浅滩,加上白天钓者抛入水中的不少残饵,因此岸边食物丰富,而深水食物匮乏,故而大小鱼类都会齐聚岸边索食。所以,夜钓一定要舍远求近,千万别犯“水深大鱼,水浅鱼小”的认识错误。钓近的另一原因是,近岸水浅,白天经日照升温最快,曳力降温也最快,上下水层的交换也最快,水活鱼欢,是鲫鲤等目标鱼的最佳觅食活动场所。二、钓竿用硬调忌软调夜钓发窝快,上鱼多。近窝之鱼无论是鲫鱼,还是鲤、草等大型鱼类,其数量、个头都胜过白天,尤其是钓大鱼的几率远远高于白天。原因是白天气温高、水温高,光照强烈,钓场环境嘈杂,而大鱼怕强光趋弱光,且天性胆小、机警,因此白天极少靠边。当夜幕降临,光线暗淡,钓场安静,大鱼这才大胆地游向岸边觅食。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夜钓用竿最好是三七或八二调的手竿,其腰劲足,弹性好,钓中150克以下的鱼,可以直接飞鱼入护,喜逢大鱼,可以快速卸掉鱼的体力,迫鱼就范。如果用四六或五五钓软竿,钓中大鱼后,容易形成人鱼对抗,遛鱼时间长;倘若附近有水草,鱼会乘机入其中,成功脱逃,还将导致其他进窝鱼受到惊吓,甚至逃之夭夭,减少鱼获量。三、钓线宁柔勿硬,宁粗勿细1.钓线宁柔勿硬。强调钓线的柔软度,主要指的是脑线,过去垂到者使用的钓线,十几元钱能买上百米的一卷,可是线的品质低,脑线僵直,抗弯曲能力差、拉力值小,鱼吸饵挡嘴、阻力大异物感强烈,一吸即吐,中鱼率低。随着制线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的钓线品质高,脑线不仅柔软度佳,而且抗弯曲能力好、拉力值大,鱼吸饵时顺畅、阻力小、入口深。至于主线硬些倒无妨,主线稍硬可使信号的传导更加及时、清晰。2.宁粗勿细。初秋夜钓时,鲫鱼不仅上钩率高。而且大,还不时中1.5-3千克的鲤、草等大鱼,因此,线组可适当放大些。如白天主线用0.8-1号,脑线0.4-0.6号,夜钓的主线则可用1.2-1.5号,脑线0.8-1号,大小兼顾,减少脱大鱼之痛。每年夏天开始,为躲避烈日的暴晒,又能满足钓瘾,我基本上都是夜钓。主线用1号,脑线0.6号,获30-100克的鲫鱼无数,1千克以下的鲤、草鱼不少。进入初秋钓获鲫鱼的数量多且个头大,在50-150克之间,隔三岔五还会喜中1.5-3千克的大鱼。但因线组偏小,人鱼对抗,最多两个回合,皆以断线跑鱼而告终。遂换成主线1.5号,脑线1号,之后再无脱鱼之憾发生。初秋夜钓容易跑鱼的原因是,初秋白天的气温虽然居高不下,可是夜幕降临后,水温气温较之夏天的夜晚有2℃左右的下降(这就是初秋与夏天的明显区别),更加适宜大鱼的游弋索食要求,于是大鱼纷纷靠近岸边活动、摄食,线组细了扛不住大鱼前“三板斧”的冲撞。因而,此时夜钓的线组宁粗勿细,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四、钓钝不钓灵夜钓,周围环境安静,鱼的安全感增加,进窝之鱼如入无人之境,胆大,吸饵顿感强烈、顶漂有力,因此钓钝比钓灵的中鱼率高。如搓饵调5目,钓4-6目,拉饵调5目钓5-6目。调3目钓3-4目。下钩饵躺底,上钩饵完全触底,双脑线弯曲,但下钩饵脑线弯曲弧度大鱼上钩饵,可屏蔽掉一些弱小的无效信号,当有效信号传来,饵入口深,扬竿即中鱼,还不时中双鱼。调灵钓灵,如搓饵调5目钓2-3目,拉饵调3目钓1-2目,当鱼口不好时,入口浅,容易产生有漂亮的信号却难中鱼,或老是脱鱼现象。原因有几下几点:白天30多摄氏度高温,夜里无风、闷热,鱼虽有进食欲望,但开口小,吸饵浅,有时是鱼撞线碰饵,或鱼鳍擦线所为;有的大鱼刁滑,进窝后线围着饵转,或用鱼唇触碰饵或用尾巴扇饵,待确保安全后,才吸饵进嘴,掉头扬长而去...五、弃草钓亮水区水草在白天时,经与太阳的光合作用,能不断释放出氧气,使水草周围的溶氧量增加,并且水草上依附着大量的微生物、水生昆虫和小虾之类的食物,水草处的水温又低于亮水区,因此,水草处既是鱼类的“粮仓”、纳凉、避暑之地,又是躲避天敌的“避难所”。故而有“钓鱼不钓草,等于是白跑”之说。可是到了夜里,水草不但不能产生氧气,反而需要不断吸取水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比亮水区的溶氧量低,水草茂密处溶氧量更低,所以,夜钓时应当弃草,选择1.8米以下的亮水区下竿,忌钓深水。因为夜风的吹拂(尤其是风吹浪涌),与浅水的表面接触,能给水体带来一定量的氧,使水体的的溶氧量增加,同时试图的上下水层交换快,水活鱼欢,咬钩勤。六、钓饵的选择有鱼初秋仍处在三伏之中,气温高水温也高,且空气湿度大、闷热,致使水体氧气不足。鲫、鲤等目标鱼喜吃素食,饵料的选择应以清淡和本味型粉饵为主,辅之以适量的果香或草莓香饵,调动起鱼的摄食欲望(使其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攻击),提高咬钩率,从而多上鱼。连续的阴雨降温天,用香型饵加奶香添加剂效果不错。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骗分的 支持了

很久以前

来学习一下

很久以前

欣赏并支持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我来学习一下

很久以前

不错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赞一个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支持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