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
都知道鱼是一种很机敏的动物,线的大小、色彩对鱼食饵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用线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保险系数,最小警觉干扰。但线径与强度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矛盾。
主线线经大,虽然上鱼时更有把握,但线粗了,鱼咬时浮漂信号就没有细线那么灵敏,信号也会相对滞后。
子线线径大,上鱼后把握性更大,但同样也加大了不上鱼的可能性,因其目标明显,鱼容易察觉,不敢吃食。
另外,线径大也会相对硬些,鱼吸饵时,异感明显,会很快吐钩,而且线粗必硬,鱼吸食也会费力些。
总之,线径大了,会有许多不利因素。
可是线径小了,虽然在水中相对隐蔽些,鱼吃食的时候也易于入嘴,但线细强度自然不够,上大鱼时容易断线跑鱼。
虽然现在有强度很高、线径很细、透明度好、柔软度强的高强力钓线,但在垂钓时,还是应多准备几副不同号数的主线和子线。
垂钓时根据鱼的种类大小再决定用几号主线与子线。
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细,将钩线对鱼吃食的不良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除了线径的大小,钩线的色彩对垂钓也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选择色彩隐蔽的钓线。
2、钓线选择原则
1)钓线的拉伸强度要低于钓竿的承受力,即宁断线勿断竿。
2)子线的号数要低于主线。一般而言,在选用1.2号线以内的主线时,子线号数应低于主线一倍。
如选用1号主线钓鲫鱼,子线则选在0.4-0.6号线为宜。
钓大鱼用稍粗的线时,子线应低于主线0.5号以上。
如主线选3号,子线应选2.5号或以下。
3)对子线的要求是:
结节强度、透明度(最好水色一致)、折射率(尽可能接近水的折射率)和柔软性。
4)对主线的要求是:
结节强度、拉抻强度、吸水率尽可能为0。
3、养护
每次出钓回来,都要检查线是否有硬伤、毛丝、劈线,如有,就必须更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年都换新线。
钓线与其他高分子材料一样,都有老化问题。
如何存放、保养才能缓解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呢?
首先,每次钓鱼后,应用干净的湿布或者软纸将线擦拭干净,避免钓线附着污垢油渍使之发硬老化。
其次,应轻轻将主线整齐有序地缠在线板或线轴、线轮上。
最好略有松弛,钓线在常温下会收缩,太紧容易变形。
如果不经常用,则应隔一段时间,将线退出来擦一擦,再重新缠绕,让线与线板、线轴的接触点换个位置,避免长时间叠压伤线或变形。
绑好钩的备用子线则应放在密封的子线盒中,挂好钩住,不要让子线与其他钓具发生摩擦,避免造成毛刺或便伤。
应存放在阴凉、干燥、清洁处,不要放在露天,不要让阳光照射。
当然,以上方法只能延缓老化时间,定期换线才是真正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