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的回忆
第一节 西湖与东坝 儿时的天堂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村。村子的周围没有山,只有村子的东边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土丘子,座落于村子的东边,我们称之为“东岭”。东岭上遍布生产队时间种植的果园,有苹果树、桃树、梨树、板栗树。
在东岭和村子之间有一片湿地,面积大约有个几平方公里,至于到底有几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没法丈量了,因为现在大部分都被开发成了农田。在湿地中有南北纵列四个池塘,池塘是是由几条极短的小河沟连在一起的,北面三个池塘和最南面的池塘之间被一面石坝子隔开。处在村子东边,又有一条石坝子,村里人就把整个湿地称之为“东坝”。东坝里有鳙鱼、鲢鱼、鲤鱼、鲫鱼、鲶鱼、黑鱼、黄颡、黄鳝、泥鳅、甲鱼、河蚌等各种鱼。由于东坝里几个大水坑常年被人承包,所以鱼不能随便乱抓。
“西湖”泛指整个村子的西部,超过二分之一的面积也是生产队时期种植的果园,我家的山楂园和桃树园就在西湖。西湖的果园中间有几个泉眼常年流水,形成了一些小河沟和小水泡子,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条河的源头,也是一片湿地。西湖的水泡子里经常有鲫鱼、鲶鱼、麦穗、鳑鲏,偶尔有黑鱼、甲鱼等野生鱼种。每年夏天,只要下大雨,西湖的水沟里就会发大水,下游的鱼就会顺水而上,上游的被承包的水汪里养殖的鱼也会被冲下来一些,那时各种各样的网鱼的网民就会整体出动。
东坝里捞河蚌,西湖里抓鱼,偶尔碰到一个稀缺的甲鱼,玩累了可以摘树上的果子吃,渴了有清澈的泉水。。。。。。童年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美好。
第二节 水缘 鱼缘
在老家有很多种抓鱼方法。
第一种是用大口玻璃罐头瓶张鱼。在瓶口上拴好绳子,瓶子里放上花生饼。此方法只能在岸边浅水用,会弄到一些小麦穗、白条、鳑鲏等。当时村东和村西都有一片湿地,经常和小伙伴们提着玻璃罐头瓶子转战各个湿地的小水坑搞一下小鱼。这种方法经常血本无归,因为瓶子一不小心就会被水底的石头硌破。当时,80后的农村生活很不富裕,偶尔能吃上一个罐头也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罐头瓶子基本上没有存货,一旦罐头瓶子破了也是一件令人很懊恼的事情。
第二种是用小架网捕鱼。一块方形的渔网两边各拴上一根长度一米半左右,直径3-4厘米的木棍,底宽上窄,中间程兜状,利于窝鱼,底部拴着几个铁质的坠子。小架网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固定式的,一种是移动式的。所谓固定式的就是在小河沟中垒水坝子,把小河沟拦腰截断,然后再水坝子中间留一个比小架网宽度稍微小一些的豁口,然后把小架网插在豁口上,再从上游往下赶鱼,受了惊吓的鱼自然而然的就顺着水流游进小架网里。移动式的就是找一有鱼的小水泡子,把出水口和进水口堵住,然后在小水泡子里疯狂的“折腾”,待到水彻底搅浑,鱼被浑水呛的都游进岸边或者水草里,过上两三分钟,一人两手驾着小网或者两人合作用网开始捞水边和水草底,只要有鱼,此法屡试不爽。
幼时由于家教严格,对于玩的东西控制的很严格,看着小伙伴们人手一个小架网我只有眼馋的份。后来机缘巧合,在外公家的柴房里发现了舅舅小时玩的小架网,虽然已破烂不堪,网上也破了好几个洞,但是好在两根架竿还完好无损,网底的铁坠子大部分还在,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把破的洞补好,把铁坠子重新固定,待到周末果断到西湖小沟沟里去捞鱼。
虽然渔网上的破洞被我补好了,但是由于年岁太长了,整个网全部老化,用了一会就不断出现新的破洞,无奈只好手工。为了我的小架网,我省下了所有买冰棍的钱,五分五分的攒,终于攒齐了两块钱,背着家人偷偷的徒步5公里到镇上的集市买了一块网和几个铁坠子,把我的小架网重新修整如新。
第三种就是钓鱼了。那个年代的钓鱼就是一根线,拴一个钩,再拴上一个漂,直接手线钓鱼。线也不知道是几号,估计能有现在的7、8号线那么粗,好像是2、3毛钱一根,根本不知道漂座什么的,都是花1毛钱买个漂直接拴到线上。我用这种方法曾经上过三条“巨物”,两条黄鳝、一条小草鱼。
(1毛钱一个的浮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节 钓获“怪物”
在一个秋天,和家里人到玉米地里掰玉米,那时身上天天装着线和钩。玉米地就在东坝边上。掰了一会玉米就耐不住心,偷偷溜到石头坝子上钓鱼。当时看着水下石头缝里有一条像鲶鱼的“怪物”一会出来一会进去的,赶紧去抓蚂蚱,想用蚂蚱当饵把它钓上来,但是抓了半天蚂蚱也没抓到,突然傍边有一声青蛙叫,于是就抓了一只小青蛙当鱼饵挂在了钩上。由于青蛙是活的,可能是被鱼钩给扎疼了,遇水就往下钻,非常的巧合,青蛙一下钻到“怪物”跟前,“怪物”毫不犹豫的一口把小青蛙给吞了下去。看见“怪物”吞了钩,奋力的给拉了上来,上岸后的第一反应是“我的神!蛇啊!!!”完全慌了神,扭头就跑,线还在手里攥的死死的,都不记得扔掉!于是一手牵着“怪物”,一路疾跑回了玉米地找家里人。家里人一看乐了,一条有小孩子手臂那么粗的黄鳝!家里人把黄鳝从钩上摘下来放在竹篮里拿回了家。我
又偷偷溜回了坝子上,趴在岸边仔细搜索着水下石头缝里的动静,功夫不负有心人,又一条黄鳝露出了脑袋。我提着鱼线慢慢的把挂好了小青蛙的钩轻轻的下到了黄鳝脑袋前边。只见黄鳝脑袋一闪,鱼线立马蹬直了!再次奋力的拉了上来。这次没有那么恐惧了,也没摘钩,用线提着直接回家了。回家用称一称,第一条一斤三两重,第二条不记得多重了,两条长度差不多,只是第二条没有第一条那么粗。
这两条黄鳝当时在村里很轰动,很多人都到我家看,小伙伴们也都很羡慕。后来,老爸出差回来,就成了他的下酒菜。
第四节 精美线组
老爸在县城的一家工厂跑业务,经常出差。有一次到南方出差,给我带回了一套线组,线是彩色的,非常的软,上边有一个小钩,钩柄上有一个小铅块,主线上有七粒白色的类似鹅毛管壁的浮漂,在一个专用线轴上缠绕着,和透明的两三毛钱一根的线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应该就是一套传统钓线组,那个柄上带铅块的钩应该是卧底朝天钩。当时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线组,非常羡慕。
由于我得到一套这么好线组高兴过了头,带到学校去炫耀,上课时也禁不住拿出来把玩,结果被老师发现后给没收了。。。。。。好在老师也知道小孩子玩心重,在放学时故意落在了讲台上,我等到小伙伴们都走了之后,又放在书包里带回家了。
周末和小伙伴们就去东坝钓鱼,蚯蚓做饵,挂在钩上直接扔进水里,只见浮漂一会下去二三粒,一会又顶上来一二粒,但是每次提钩都是空的,反而小伙伴们用罐头瓶子弄了很多的小杂鱼。
传统钓线组(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五节 意外钓获小草鱼
大概在94年由于老爸工作的原因,我们全家从老家搬迁到了县城里。虽然搬了家,但是心底甚是怀念老家的小伙伴们!也怀念老家里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和水里的鱼儿!哦,不好意思,我们老家村里没有山。于是,每个假期我都会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当然,这段时间主要就是用来下水钓鱼、摸鱼,顺便抓个知了和知了猴。
在老家村子南北各有一个大口井,北边的大概有7、8米深,面积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程圆形。以前都是有人承包,用来养鱼,但是捕鱼的时候很麻烦。由于水太深,岸边直接是齐边竖直到底的,每次捕鱼都要费力的把水抽干才能捕鱼,渐渐的后来就没人承包了。我的第二条巨物就出自这里。说是巨物,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也就是一条一斤左右的草鱼(我们称之为混子)。记得当时看见过别人钓鱼,鱼漂竟然是在水里站着的,而不是像我们的一样横躺在水里!我和小伙伴研究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也可以让浮漂站在水里。就是把小伙伴的粘网上的小铅坠取下来拴在钩上边的鱼线上。粘网上的小铅坠是个细长的长方体,当时为了把这个小铅坠怎么才能拴到鱼线上还费了半天的脑子,最后实在没想出好办法,还是在鱼钩上边拴了死扣,才把铅坠拴上。现在想想自己怎么就那么笨,要是剪一小块气门芯把它套在线和铅坠上不就行了!第一次用站着的浮漂钓鱼,由于是手线,钓的离岸边也就三四米远。饵是蚯蚓,钓多深不记得了。那时候每次钓鱼也都只能钓得一些小麦穗和白条等小杂鱼,从来没想过能正经的上一条鲤鱼或草鱼。当时一个小黑漂,由于水太清,漂下去了半米都还能清晰的看得到。心想肯定是小鱼闹的,没理它,但是一转眼,漂竟然看不见了,随后线也被拉直了!这才慌张的起身,连忙往岸上扯鱼线。鱼在水里扑腾出很大的水花,慌张的我脚底一打滑,差点没掉进水里!鱼上岸后,那叫一个激动!从来没这么正儿八经的钓上过正儿八经的鱼!赶紧把鱼放进随身带着的小网兜里,扎紧口,放在水里养着,继续钓。可惜之后再也没见浮漂有动静,直到天黑。
第六节 偷掉鲢鳙
村子南边的大口井是村里为了抗旱在90年之前举全村之力人工挖出来的,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长方形,7、8米深。蓄水之后也是承包给村民养鱼,主要养鲢鳙。当时,在这个大口井里,小伙伴们偷钓了很多的鲢鳙。
第一个在这里钓上大鱼的人是一个放牛的,他用手线挂树叶为饵,钓上了一条大草鱼。由于这里没放养草鱼,估计是野生的。至于是怎么开始偷钓鲢鳙的不记得了。当时为了防止岸边的泥土坍塌,在岸边上种植了很多的灌木,这给小伙伴们偷钓提供了天然的掩护,躲在里边太阳晒不着,人在远处还看不到。一到暑假,小伙伴们一个个都猫在岸边灌木丛里,全部用手线,以面粉或者槐树上长的一种虫子,我们称之为吊丝猴的虫子为饵,钓的深浅不一,有钓一米左右的,有钓两米左右的。鲢鳙的个头也都不小,大的有四五斤重,小的也有两三斤重,有的小伙伴一天能钓四五条。而我也加入了他们的偷钓大军,我一直用吊丝猴做饵,可是最好的记录是一天钓了两条十多厘米长的麦穗,从没钓上过鲢鳙。记录最好的是我本家的堂哥,他前后钓了11条。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毕竟是放养的鱼,虽然从来都不喂。鱼被偷钓的事情传到承包人家里之后,他就来抓偷钓的小伙伴们。第一次来抓,小伙伴人都没当回事,结果承包人走到跟前了开始张口大骂(说骂有点过头了,都认识,就是大声的批评而已)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赶紧往背后的玉米地里跑。当时的现场非常壮观,有的正在聚精会神的钓鱼,发现情况来不及收鱼线就赶紧跑,结果一跑鱼钩都挂在了草上或者玉米杆上;有的鱼钩在水里放着,线在岸边的草上拴着,人却在水里游泳,赶紧爬上岸,光着小屁屁,撅着小“红虫”就跑。。。。。从此之后,就很少再有小伙伴去偷钓了。但是仍然有极个别的不自觉的依旧去,承包人只好找到人家家长,至于最后什么结果不想而知。从此,岸边的灌木丛全部被砍掉了,承包人站在自家的平房顶上就能看到有没有人在偷钓。
再后来,此处由于是死水,没有泉眼,水质越来越差,甚至变得恶臭。我和小伙伴们也曾经弄了一些浮生的水草放在里边,但是都没长活,后来慢慢的就不再有人承包了,只剩下它唯一的作用,蓄水、灌溉。
老家的湿地现在都被开发成了农田,果树和杨树林被砍了个精光,现在只剩下几个泉眼,几条小河沟和几个水泡子了。
[attach]355184[/attach]
[attach]355185[/attach]
火钳留名
这个要射精的节奏
[attach]355186[/attach][attach]355186[/attach]
[attach]355187[/attach] 坐等更新
[attach]355188[/attach]
[attach]355189[/attach]
勾起了些许回忆。这些差不多都用过
都是这么过来的
先顶,再看。
还有吗继续啊写的真给力
楼主继续,上瘾了
顶一个再说。
我能说我现在用十八块钱一根的小稻穗吗
写的很好,不错
顶一目!会火!
如果我说我现在都还在用这些,你信不?
这是要火的节奏.
顶一个吧 ,让我想起儿时了 ,很多情节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