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八几年,三五个小朋友,找水稻收割后的水田(一般水深二三十厘米)。如果从田埂上走过的时候,能看见水田内有鱼急奔翻起的涟漪,就这个水田下手了。卷裤腿下田,两个人距离5、6米,在田埂水深的地方双手捞起稀泥砌“围堰”(田埂做为一道墙),另外一人在离田埂4米左右、事先设想的围堰中间开始挖泥砌埂。注意,从水深的地方往水浅的地方砌,不然鱼要跑出你设想的区域。几分钟过去,就砌起一个“田中田”了,呵呵,小腰有点酸了,休息下。几分钟过后,把“田中田”内的水往外排,具体做法是:两个人在水最深的地方把两个小手并拢,形成勺状,往外舀水,其他小伙伴就观察哪里的稀泥埂不够坚实,如有坍塌,立即下水补砌。10来分钟过去,稀泥埂内的水排去一半,哈哈,可以看到鲫鱼四处乱窜了。不要急,继续排水。如果这时抓鱼,有难度,而且鱼会跑到你走过留下的泥坑内躲起来,收成就差了,就只有采取“暴力”手段了,几个人拿小腿在水里划来划去,把水弄得足够浑,让鱼受不了,自行冒出水面透气,然后进行“抓捕”。水排得只有几厘米深最佳(当然,泥埂要砌得扎实),让鲫鱼露出鱼背了,这时鱼在圈内啪啪乱窜,一目了然,一抓一个准。水不能排干,排干了由于埂外水的压力,往往发生泥埂四处坍塌的后果。一般,一次能捉1、2斤鲫鱼,大的巴掌大,小的都扔回田里(说真的,那时候还没有放小留大的放生概念,只是无意识的行为),除了鲫鱼,还有几条白条、菜板鱼(有些地方叫“庞皮鱼”,音)、小麻鱼,运气好时能碰上半斤左右的鲤鱼。可惜现在农田施化肥、打农药,稻田内很少有鱼了,连青蛙也基本永远冬眠了!那时候,晚上逮青蛙,一二十只是随便的,剥皮,去内脏,抹盐,挂在农村的柴灶口上方,熏个两三天,然后蒸来吃,啧啧,难得的美味啊!!!唉呀,这些回忆,真的是甜美啊,虽然没有奥利奥、没有薯片、没有肯德基,但能捉鱼、捉知了、抓小鸟、掏鸟蛋、摘桑泡、摘刺霉、扇烟盒、滚铁环、借连环画,趣味无穷啊!!!
站2楼,做过的,吹纸人把小人书上骑马拿兵器人物减下来吹。等等。。。。[童年趣事]
当你经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自己童年的事情的时候,请你注意,你已经老了。哈哈
没图你说个鸟!
还有收了谷子抓泥鳅黄鳝,美味呀!
做过做过,还做过在水稻开花的时候把人家田里的水放了,用簸箕接鱼!
我们那里稻田里的鱼都是放养到里面的鲤鱼,一般都是一边收割水稻一边捉鱼的,
被楼主的文章一“勾引”,少年时代农村的回忆又历历在目,这样的情景已经远离了现代,只能当做历史回忆了,真的好怀念那时候农村的生活。
哈哈突然发现自己快30出头了
小时候捉过,不过现在没有了,现在灌溉都用抽水机了,河里的鱼进不到田里了。
怀念
在这里发言的,都在40左右吧?
小时候。童年。真好。
呵呵,我也是四川的。楼主的经历我也曾经有过,真的怀念小时候呀!可惜现在的农村已经没有那时候到处是鱼虾的景象了!
我也是四川的呢。小时候也是会在稻田里捉鱼。尤其是涨水过后,稻田里会想起噼噼啪啪的声音,就是鲫鱼因为水少在拼命呢。有时候那些比较深的脚印里,一抓就出来一条鲫鱼。顺便说一下,以前在河边的田里劳动累了,直接就舀河里的水来喝。现在不敢了,河里在网箱养鱼,水脏得要命,连下河洗澡的人都没有了。
我也是四川的 还有晚上拿把手电照黄鳝 正宗土鳝鱼 决不是避孕鳝
真的没人下河洗澡了,我家乡那条河,水都褐色的了,鱼都没了!照黄鳝,有时遇到菜花蛇、乌梢蛇,一并逮捕。晚上听到哪里有青蛙惨叫,一般都是被蛇咬住了。
是呀是呀,那时捉鱼是最好玩的事了。几乎附近所有水荡荡都留下我和伙伴的足迹。一对大门牙为此在捉鱼时磕在青苔石上,差点断了。我过去也是四川的。现在叫重庆!
让偶回到童年时光!
我也是四川的,上个月还回去老家夹了次黄鳝!哈哈哈哈 ,本来是打算娱乐一把的,没有想到意外收获了大约一斤,可惜剖开发现里面好多线虫 只好丢弃了……
我在黑龙江小时候这事没少干,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