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完全原创,手竿长江钓鲫鲤。

norwof2014-09-19 15:05:11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attach]344018[/attach]

很久以前

跨年神贴 膜拜了

很久以前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长江里(或其他地方)钓底钓起来的底水白条,都很大很肥。而且,经常是其他小鱼闹的很欢,突然来了一群底水大白条后,小鱼就不闹了。然后窝子里开始翻鲤鱼泡了,可是底水白条还是会继续咬钩,似乎一点不怕鲤鱼的样子。然后不久后就钓上了一条2,3斤的大鲤鱼。或者说,在窝子里有鲤鱼而没有其他鱼的情况下,有没有发现底水的大白条却不受影响?底水大白条似乎和鲤鱼有着一种共生关系。反正鲤鱼一般也不吃它。为什么大白条爱下底水呢??俺认为。。。。[attach]344019[/attach]

很久以前

一边看一边疯狂的做着笔记 太受教了

很久以前

钓鱼界中漫画最好,漫画界中鱼钓的最好!膜拜,学习中!

很久以前

终于看完了,好帖好帖,不顶对不起楼主的努力啊

很久以前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会没有哥的出现? ——独眼龙

很久以前

饵料是什么?

很久以前

精彩纷呈,学习中

很久以前

[attach]344020[/attach]

很久以前

[attach]344021[/attach]

很久以前

不管是江边,还是哪里。安全总是第一位的。[attach]344022[/attach]

很久以前

论【窝子】------此论不完全和江钓有关。个人认为窝子味道的传播是利用【液体】散味。(本人观点)在水中,液体味道的传播速度和距离以及浓度必然要高于固体的慢慢析出。不管看似多静的水中,也是有水流交换的,风的影响,鱼活动的影响等。流水中就体现的更加明显了。因此有些窝子需要“泡”。具体细分的话,泡窝子的“泡”又分为“泡出来”和“泡进去”。第一类窝子成分,是天然的,包括中药,和各种植物型的东西,它的诱鱼成分和味道存在于其内部。但是这些东西本身是干燥的固体,如果是临时加了水或酒拌一下马上投入到水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泡出味,这样效果就来的慢,由于味道分子太过稀释,远处的鱼短时间内可能是感觉不到的。如果提前泡它一段时间,就能把它内部的味道浓浓的泡进用于调制它的液体里。这样的窝子入水后,这些带有浓烈成分的液体随着水的液体运动,短时间内就传播的很远。鱼远远感受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味道,必然会快速追寻源头而至。此为“出味”。另一类成分,人工合成类的,XX香精,XX奶,XX酒,牛BX,XX水。。。等等香精入水即全溶,小药和中药药酒本身就是一入水马上就能快速散播的液体。够浓烈了吧?但这样的快速传播又太过了,因为它瞬间流失的太多了,特别是流水。流失以后,窝子里本身存留量就很少了,鱼即使进了窝子里,其感受也不强烈。所以也需要泡它一段时间,利用吸收能力好的大颗粒的如大米,小米,麸子,玉米等天然食物颗粒作为载体,把这些香精,药酒什么的,深入的泡进载体里去。这样既能保留这些液体的精华在水中传播,同时又能利用这些载体存留很大一部分味道,使其成分在窝子里存留时间更长,使鱼到了窝中发现,哦,原来就是在这里呀。此为“入味”。干干巴巴没有液体的窝子,一定不是什么太好的窝子。其所谓的“穿透力”只能吸引很近的鱼。

很久以前

[attach]344024[/attach][attach]344024[/attach]

很久以前

什么是二次集中呢?就是利用小型鱼类(鲫鱼也是)喜欢追饵的天性,用视觉补窝来进行的二次聚鱼的方法。[attach]344025[/attach]

很久以前

高!实在是高!

很久以前

[attach]344026[/attach]

很久以前

好贴必须要顶[attach]344027[/attach]

很久以前

小手一抖,经验到手,为了升级,到处游走, 纯属路过,请勿放狗,高抬贵手,立马飘走……

很久以前

好帖,必须顶一目

很久以前
上一页9/27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