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用 台钓方法钓鱼的请进

zl1155112014-09-12 15:36:26

  前几天在此网站看到钓友“海竿钓鱼”发表的关于台钓杆艄(竿稍)插入水中的文章,深有感触,我举双手赞同这位钓友的观点!现在我来完善一下此观点:

  自从88年台湾台北萧春平到大陆传授台钓技艺至今已有20个年头,鄙人有幸成为他的第一代弟子 ,台钓传承至今造就了如 程宁 化绍新 等一批“大师” ,也推动了一个产业-钓具的发展,使大陆钓鱼推上一个高潮。

  台钓,由于其方法(钓法)新颖、奇特、上鱼率快高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钓者接受,全国各地的钓鱼(台钓)比赛更是狼烟四起,鄙人在这20年中一直用台钓方法钓鱼 。

  萧春平到大陆传授台钓技艺已有20年,20年作为划分一代人足矣,在这20年中台钓技术从师傅带徒弟,大徒弟出师又带徒弟,恐怕没人能统计已传了多少代!反正比鱼繁殖周期快 !在一代一代相传中都是对台钓技艺中不管好的与不好的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照单全收!到了迷信的地步!(中国钓民太纯朴了!)要知道萧春平只是发明了台钓的先行者,说到底他的台钓技法还是从小日本人 的钓法作为参考提炼的,所以,他不是圣人,他发明的台钓法中就有一大的弊端-抛钓饵后将竿梢插入水中 …

  鄙人只参加过全国书画大赛(得过7次一等奖),从未参加钓鱼比赛,但与钓友们去钓鱼十次中起码有八次我钓得最多,而且中大鱼概率最高!这不是我手艺比他们精,而是-我从不将竿梢压入水中 …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说过:"万物互竞,适者生存."

  野外的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

  陆地上所有动物的毛色都是为了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而生长…经过很多很多很多年的进化,动物的毛色己与周围环境的颜色溶为一色,比如说深山野地里的熊是深灰深棕色的,而北极熊的皮毛是雪白的,将自己皮毛的颜色进化到和周围的环境接近,以便更好迷惑敌人隐蔽自己,达到保护自身目的,一但有风吹草动,便逃之夭夭 …

  陆地动物如此,而水中动物-鱼,也是如此,不知您注意没有,浑水中钓出的鱼它的颜色是白中泛黄色的,而清水中钓出的鱼是青(黑)色的,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

  鱼,特别是野生鱼,作为动物之一,随时都在防备着天敌,杆梢插入水中,鱼感觉水面出现了异物,遇到了威胁会不会受惊下呢 ?

  所以,台钓杆梢要插入水中,(虽然理由是为了风线也没入水中,能使浮漂相对稳定,)个人认为是绝对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荒谬的!鱼突然看见一根黑乎乎的移动的秆子插进来,那还有心思吃你的鱼饵! 越大的鱼越鬼精 !

  前几天我与一小伙子带他儿子一起去钓鱼,他那6岁儿子对旁边一拋竿后将竿梢压入水中的钓者说:“叔叔,你把棒棒放进水里 鱼鱼都跑了矣…” 补充说明:我也在丁将“风线”压入

  唉!六龄童都明白的道理…

  补充说明:我也在拋竿后将风线“压”入水中,说准确点是“摆”入水中,拋竿与将竿至炮台步骤一样,不同的只是在将鱼竿放到炮台后不是将竿梢压入水中,而是竿梢离水几公分距离往左或往右稍为轻摇(摆)一下,风线就会在鱼竿的弹性弹力作用下自然入水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