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钓鲢鱼(一)
时间:公元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
地点:九龙镇后大王邑北迟家屯村
天气:晴转阴,局部地区有雷阵雨,东南风3到 4
级,最低气温22度,最高气温28度
前几天到日照同学那钓鱼,他又给我介绍了钓鲢鱼的拴钩、漂、铅坠的方法,我才恍然大悟,钓不到鲢鱼的原因竟然在鱼漂、坠和钩是否落底或在水的中层上。
情况是这样的。今年春天,在某渔具店听人家谈起钓鲢鱼的配料及钓法,我就买下网状碗钩和鱼饵配料(鲢鱼饵料、大蒜粉、臭豆腐等),海竿是原来就有的。马上到家居东面的小洛戈庄水库去实践,钓了半天,一条鱼未果,还搭了一套钩,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明白了,是鱼的饵料甩进水中没有悬起来,而鲢鱼是中层鱼,当然钓不到了。
想起这些年来自己的钓鱼,只是敢于实践,但确实是不会钓瞎钓。从另一角度来说,钓鱼是一门知识,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与骄傲,一定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方能进步。
之后,我到经常光顾的老张渔具店讨教钓鲢鱼的方法。
老张是个当过兵的人。九零年退伍,之后任过乡镇党委副书记,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二零零一年离岗。为了摆脱寂寞,和老伴开起了这家渔具店。天气好,他去钓鱼,老伴看店;天气不好,他就看店。这时候,聚集一些钓友,七嘴八舌,谈天说地,神侃钓经,却也惬意。他是个热心肠,待人忠厚老实,乐于助人。
这不,我说明来意,他说:“这好办,明天是周二,天气不错,考虑你的电动车跑不远,就到你居住附近的迟家屯村去钓。饵料我都预备,你只要准备好钓竿就行了,六点准时赶到”。还是军人作风,只几句话,就把任务安排得明明白白。我说我连竿都不会拴呢?“那我就指导你在我这里自己拴一把,回去就会拴了”,他强调了必须“我自己拴”。
第二天早晨六点我准时赶到时,老张已经在水边和料了。我照葫芦画瓢,用爆炸钩团饵料,团的越紧越好(我是这样想的),然后沾些臭豆腐汁,抛竿入水,依此往复,到最后,用三副海竿,只钓到两条小鱼且放生了。而老张那里用六副海竿,同样往复着一样的程序,却有大鱼咬钩八次,拽跑了两条,钓上来六条。其中最大的一条(5-6斤)给了鱼池主人,老张带了三条,我带了两条(都是近3斤的)。
近12点收竿,野餐。边喝、边吃、边唠,又学到了不少钓着。
之后,各自打道回府,约定再到东湖东面的云聚山庄钓场钓一次。
此次观察总结:
1•钓鲢鱼主饵料:地产鲢鱼饵料和痴巴姜饵料;辅料为:豆粕、阿魏(剂)、蒜粉、白粉、枣泥、臭豆腐汁等。
2•饵料团不宜过大,下水前沾臭豆腐汁。
3•要根据地形,天气、风向选钓位。钓位的上空和后面最好无障碍物。
4•抛竿要远、准;若多把钓竿,要集中。根据鱼讯情况选择钩位的“方阵型”还是“一字型”。
5•第一批竿投好后,一边观察鱼儿咬钩的情况,一边用备用的钩团饵料,最低预备三把备用钩,随时替换空钩。一般情况下是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一换食。感觉网状碗钩不如爆炸钩。
6•注意钓场周围的环境保护。
雪域钓翁
2008.7.30于青岛九龙山苑
下面的图片是钓鲢鱼时用手机抓拍到的。
张师傅准备摘鱼
张师傅在摘鱼
抄网中的鱼
准备抄鱼
我带回的两条鱼(其中白鲢、花鲢各一,总重为5.4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