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松花江哈尔滨段由于大顶子航电枢纽截流,松花江的水位始终很稳定,加上水质的改善、渔政的投入,水中的鱼儿数量、品种较前几年大为增加。可喜坏了为数众多的野钓发烧友。
我依仗着地利优势(家离九站码头几分钟路程),上个月也加入了战团。道里这段钓友大体可分成“气宗”、“剑宗”两派:老头湾附近水深流急,大多钓“闷杆”,九站码头附近水流近乎静止,大多钓浮漂。反正是各有所好,各有所获。彻夜垂钓的不在少数。
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鱼获寥寥。后来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家人也能吃到鱼了,呵呵!特别是最近两周,在“工会码头”附近,经常钓到半斤以上的“江鲤子”,甚是有些满足。
言归正传,说说最近几天的鱼获吧,十一日晨(我每天钓到七点多就得走,还有工作呢),获鲤鱼两尾(一半斤、一三两),小鲫鱼十数尾。十二日获鲤鱼一尾,得八九两,和一些小鲫。老婆很是高兴,打包给丈母娘送去做了节日礼物。十三日,小长假的第一天,风和日丽,以为能有好收成,准备大干一天。谁知道,靠到中午仅获“吉花”一条(三两多),鲤鱼一条(半斤多)。走人、回家、熬鱼……第二天得知,我这些收获还是“头子”呢,看来天越来越凉了,鱼也越来越难钓了。十四日,中秋佳节,秋高气爽,以为能有些收获,谁知从早上四点钓到中午,仅获小鲫数条。杆也不抛了,看旁边的一高手钓鲫。这老师傅的水品甚是可以:三号快钩,蚯蚓饵,钓鲫的速度竟如同拉饵钓白条,让人目瞪口呆!而且钓上的鱼比拉饵钓的大很多,多是七八公分长的。羡慕之余,也有些不服气:数量是挺多,可没有太像样的!看了一会,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老师傅突然说:“这条大,帮忙抄一下”,靠!水中露个大鱼头吓了我一跳,赶紧跑到旁边的钓友那借了抄网回来,帮忙抄了上来。乖乖,大鲫鱼足有六七两!不到十分钟,这老师傅竟又上了一条,似乎还大些。不看了,回家,打击太大了……
回家后,和老婆讲了一番所见,真掩人呀。发誓,赶明个也整个像样的回来。赶快给我烙仨糖饼……
十五日早上三点多就起来了,看看外面,云掩星月,凉风习习,加之天气预报有雨,真有些不情愿。可想想今天是最后一天假,还有大鲫的诱惑……出发!到了钓点,有几位已经先到了。由于我前几天当了几次“日冠军”,好心的钓友竟然给我留着“老窝子”呢。试水、调漂、打窝、抛杆……真是信心十足。5.4的长杆上玉米粒,闷个鲤子,补救昨天的“损失”,4.5的杆子上三号小钩、蚯蚓,学昨天的老师傅,钓个大鲫,捞个吹牛的资本。可到了八点,仅仅上了数尾小鲫、大眼、船钉子……唉,又要空军!将近八点时,天空乌云压顶,电闪雷鸣,大雨要来了,我掏出雨披准备继续鏖战,一些没准备的钓友已经准备撤退了。好在风向一变,雨云飘向了江北呼兰方向。这时,三号小钩又挂底断线。不由长叹:真他妈倒霉!旁边的哥们好心送我几只二号的小钩,绑好、上饵、抛钩入水,不到两分钟,漂缓慢下沉,我一提,死沉。塑料袋?钓到塑料袋是经常的事。拽边上再说吧。水中物体一露头,下了我一跳,大鱼头!!!立马把鱼放了下去(二号小钩呀!),大喊一声:抄罗子!由于大部分人准备开路,所以现场竟没有现成的,一位老兄赶快组装了一把,送我钩的哥们帮忙抄了上来。大家一看,半斤多的大鲫!当场赞声一片,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啥食儿呀?”,“曲蛇、小钩”,立即就有人跑到旁边市场去买去了。谁知好事成双,半个小时后,多数钓友还没什么收获时,我的装玉米粒的长杆,漂上下窜动几下后,缓缓下沉,“鲤子来啦!”我先得意地叫了一声,抄起杆子,操!好沉,水草?不是,会动!“老曹,帮忙,抄罗子!”溜到岸边,抄鱼上岸,大家又是一片惊呼:上斤了!又是一条大鲫。一些要打退堂鼓的钓友,见此情景,纷纷重新加入战团。“这是啥食儿上的?”我的答案让大家有些为难了,“肯德基的粟米棒,真是又嫩又甜呀,连鱼都爱吃”!我也立即给老婆打电话:钓到大鱼了,快给我送些酒菜来,饿啦!过了一会,老婆带着女儿送吃喝来了,天气也好转了很多。酒足饭饱后,准备再弄几个“像样的”,可是天不遂人愿,风平浪静了,鱼儿却不咬钩了。十二点多了,收拾回家。在周围钓友的一片羡慕、感叹声中打道回府。今天又是头子了!
回家借邻居卖菜的称称了一下,小的半斤,大的一斤二两,足有三十一公分长。查了一下《黑龙江鱼类》,黑龙江水系的鲫鱼,六年龄的平均体长还不到三十公分呢,我这条可真是鱼爷爷啦!
大家看图吧,等有时间介绍一下这段时间野钓的心得,当然是针对松花江哈尔滨段钓浮漂而言。